“莱茵兰。”
波兰现任总统莫希齐茨基合上地图,对着同坐一辆车的墨索里尼开口道:
“这次会议的重点绝对是莱茵兰,德国能外扩的领土已经走到了尽头,再往前英国不会退让,而莱茵兰是组成德意志的最后拼图。”
墨索里尼望着窗外的高楼,感慨德国发展之快的同时问道:
“莫希齐茨先生你的想法是?”
不比其他国家,
墨索里尼清楚的明白自己的权力来源,他已经和民众保证过要在两年内拿下阿尔巴尼亚与希腊。
但很不凑巧,
这两个国家看到了潜在的压力和德国靠的很近,开战势必会得到德国的援助,那事情就麻烦了....
新罗马,一定是建立在德国的尸骸之上。
要是当初是希尔掌权就好了,
墨索里尼如是想着。
莫希齐茨沉默片刻,他也察觉到了德国的威胁,苏德和解更给他提了个醒:
“这次会议我们可以妥协让德国收回莱茵兰,也可以给予德国奥运举办权,让他们放松警惕,等奥运结束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问题是墨索里尼先生,您有勇气面对德国人吗?”
墨索里尼想也没想的开口道:
“当然有,但我们的法国朋友呢?”
“我和达拉第先生聊过,战争一开始他们不会介入只会提供物资援助,但如果战事发展不利...法国军队将直接让德国面临三面夹击。”
莫希齐茨望着门口被侍从带入大门的达拉第,缓缓说道。
“英国人不用担心,谁赢他们帮谁。”
敲定下计划后,
墨索里尼推门前问道:
“那就定在1936年十二月吧,趁着圣诞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半个小时后,
各怀鬼胎的众人很快在会议室落座。
同莫希齐茨猜测的一样,
罗曼用莱茵兰问题给会议定调,给法国施压,声称莱茵兰是插入德意志的芒刺,只有能在自己领土边界部署军队,德国才能消解危机感。
张伯伦帮着唱腔,达拉第没有表态。
几轮发言下来,
会议像是得到共识般,同意德国朝莱茵兰开赴军队。
甚至张伯伦的军备削减共识书,
都得到了全票通过。
德、法、英、波、意五国领袖尽数在共识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本来张伯伦都做好了费尽一番口舌的准备,但出奇顺利的会议让他震惊的同时十分高兴。
甚至还准备在会议结束后,由他请客,拉上众人一起吃顿饭。
殊不知,他以为浇灭的炸弹的温水,其实是一泼滚烫的汽油。
“罗曼,我就先走了。”
望着窗外远去的汽车,
罗曼微笑着朝张伯伦点点头,等他迈出房门的一瞬间,脸顿时冷了下来,朝着候着一旁的伊森说道:
“去国防军,计划要提前了。”
“魁首,会议不顺利吗?”
伊森问道。
“顺利....也就是因为,太顺利了。”
......
1934年年底,
随着德军累积四个师进军莱茵兰。
拿到五国承诺,张伯伦否决军事扩大化的同时,在电视新年演讲中掏出了五国共识书,挥舞着那张白纸声称带回了欧洲一代人的和平。
但对其他四个国家而言,这就是张擦屁股都嫌墨多的废纸。
军事扩张还在继续,
而德国最甚。
德国军队突破了一百一十五万,这其中还不包括正在训练的预备役,
而是从老兵俱乐部中征召的、已经形成战斗力的正式军队。
海军,
第三航母作战群的大西洋演习以顺利收场,潜艇规模突破到了两百五十艘以上。
陆军,
拿到西班牙战场的数据后,实验性三号坦克被淘汰。
同时也看到了搭载斜面装甲四号坦克的弊端和优点,批量生产的同时,零部件能随时替换的非斜面四号坦克也没有放弃生产。
重坦实验项目也初具成果,最重要的是,v-2导弹试射以完美落幕。
海森堡的核试验基地拿到了超过三千万马克的季度经费。
新核武器研究中心,在捷克斯洛伐克某个秘密矿场边浇筑水泥。
空军,
西班牙战场中实验的飞机得到了肯定,考虑到其他国家暂时难以跨越技术上的鸿沟。
空军没有在现有飞机上雕花,制定好衍生型号后,将精力放在亨克尔与奥海因的涡轮发动机项目上。
当然这些欧洲民众不清楚,
伴随着意大利、波兰收回对柏林奥运会的抵制,加之1935年二月上映为奥运预热,更是为德意志宣传的《帝国的胜利》上映。
欧洲民众认为英国的调解起到了效果。动荡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欧洲会重现20年代的和平。
随着三月圣火传递方案,得到奥运组委同意。
这种欧洲将和平下去的想法传到了世界,罗曼并没有沿用前世欧洲从希腊开始,长达3187公里路程的方案。
而是采用了约瑟夫制定的世界圣火传递方案。
美国成为了圣火的第一站,
横跨太平洋来到东亚后,再由华、日两国运动员传递到印度,由英国运动员接过火炬后,跨过阿拉伯海来到阿曼、沙特,最后穿过土耳其来到欧洲,横穿雅典以及周边国家,最后将在1936年八月一日抵达柏林。
这项浩大的工程,
罗曼其实没怎么出力出钱,东亚日本极其高兴收到了邀请,迫不及待捧起了欧洲大爷们的臭脚,东亚基本都是日本在花钱出力,甚至连同美国运动员的花费都全包了。
印度以及半个阿拉伯地区则是英国在花钱、出力,依靠这种方法来彰显他们对殖民地的统治力。
毕竟让英国运动员穿过殖民地的土地,传播名为文明的火炬,能极大程度满足上议院那些老顽固的征服欲。
而正当世界的关注点聚焦于火炬传递时。
柏林,
德国总参谋部内,进攻法国的方案议论的火热。
红砖大楼,
曼施坦因拿起指挥杆敲了敲黑板上的比利时中部开口道:
“我不怀疑将领、士兵有正面进攻取胜的信心,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做两手准备,不一定要和法国人在马奇诺防线上硬碰硬。”
说着,
曼施坦因指了指阿登山脉开口道:
“我们可以绕过去,来一场登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