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狐狸,还真阴损!”
“居然跟我们玩心理战术?”
邵青一下楼就忍不住低声抱怨。
刚才他们质问张博近期的行踪,对方却尽扯些打麻将、玩门球之类的闲事。
这种说辞骗小孩还行,想糊弄他和孙凌?
简直可笑。
“哼,刚死了儿子,又丢下省委办公室一堆事务不管,他张博要是真有这种闲情逸致,倒真是个奇人。”
孙凌冷笑,眼中闪过厉色,“以前倒是小看他了,这老东西还真有点意思。”
“他不肯承认,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邵青面露忧色,“情报显示,汪国江确实已经到了江陵,还去了王家村。”
“走一步看一步吧。如果老爷子真叫我们回去,我们也只能撤。”
孙凌倒是干脆,但随即语气转冷,“不过走之前,我不介意先送张博上路。”
邵青神色微变,终究没说什么。
他知道孙凌的性子,劝了也是白劝。
“就凭你们这两个眼高于顶的废物,也敢来试探我?”
阴影中,张博缓缓走出,望着远去的车尾灯,目光冰冷。
“不自量力。”
他忽然微微皱眉,心生疑惑:“奇怪,那个叫李宣的少将这次怎么没露面?”
“难道已经离开江陵了?”
……
清岩会所内,汪国江正慢条斯理地品尝着几样小炒。
年纪大了,虽然不挑食,但对饮食却越发讲究,毕竟身体要紧。
“汪书记,饭菜还合口味吗?要不要再添点?”
胡有财在一旁笑着问道,“听说您来,婉儿特意下厨做的,您别见怪。”
“怎么会见怪?”
汪国江放下筷子,满意地点点头,“小杨的手艺,比那些饭店厨师好多了。”
“厨师做菜讲究排场,却忘了食物本真的味道。我虽然不是什么美食家,但也能尝出这份用心。”
“汪爷爷,您这次来南唐,还有其他安排吗?”
一直沉默的徐浪忽然开口。
这话听起来像是委婉的逐客令,胡有财和汪国江都愣了一下。
徐浪也知道这话不妥,但想到陈胜斌等人的恳求,只好硬着头皮问出来。
“是那几个小子让你问的吧?”
汪国江似笑非笑地夹了块瘦肉,“我就知道我在这儿,他们浑身不自在,好像我是个来监视他们的细作。”
“唉,现在能让长辈省心的年轻人,可不多了。”
他看了看徐浪和胡有财,语气欣慰:“你们两个很不错,方家那小子也让人省心。”
他说的是方文轩。
徐浪清楚,在南唐这批年轻人里,方文轩确实出众,很受老一辈赏识。
若不是徐浪异军突起,恐怕方文轩早已成为南唐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
“汪爷爷,您其实可以多住几天,看看江陵这些年的变化。”
胡有财笑着给汪国江斟了半杯酒。
“不住了,再待下去,那些小子真要以为我是个贪嘴的老头子了。”
汪国江笑着抿了口酒,“明天早上我去世纪大道看看,听说那条商业街要打造成国际化的标杆,我倒要见识见识。”
他忽然意味深长地看向徐浪:
“那篇论文是谁写的?别打马虎眼,我既然问你们,自然有我的依据。”
胡有财下意识瞥了徐浪一眼,见对方气定神闲地把玩着酒杯,便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个小动作没能逃过汪国江的眼睛。他心里已然有数,那篇《论城市建设与工业化污染》八成出自徐浪之手,即便不是他亲自执笔,也与他脱不了干系。
难怪陈文太如此重视那篇稿子,力挺江陵市改革。
汪国江原本怀疑是徐国立的手笔,但时间对不上——论文出现在徐国立上任前五个多月。
若不是他,又能让陈文太如此重视,且身在江陵的,就只有眼前这个不断给人惊喜的年轻人了。
是的,在汪国江看来,徐浪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徐先生,外面有人找您。”
一名服务生气喘吁吁地跑来。
“是谁?”
“对方说是从港城来的。”
港城?
徐浪心中一动,难道是港城时尚周刊的人?
算算时间,应该是送来那本关于防癌治癌的书籍了。
那是上辈子陈美悦多年的心血,如今也算是物归原主。
虽然还有部分内容回忆不起来,但以陈美悦的才智,重现甚至超越前世的研究成果并非难事。
“董事长。”
来人竟然是周元浩,徐浪有些意外。
作为公司执行官,周元浩平日工作繁忙,很少亲自外出。
“怎么劳你亲自过来?”
“董事长,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重要,我担心途中出什么闪失,辜负您的重托,只好亲自送来才能安心。”
周元浩额头还冒着汗,显然是日夜兼程赶来的。
“天晚了,先在这里住下吧。”
见周元浩要拒绝,徐浪补充道,“工作再急也要缓一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我需要的是一个健康清醒的执行官,而不是只会工作不懂休息的机器人。”
“董事长,我......”
“就这么定了。”
徐浪不容分说,叫来服务生安排客房,随后才问周元浩,“公司最近没什么问题吧?”
“一切正常,而且销售额还增长了十个百分点。”
周元浩笑道,“您可能不知道,现在不仅港城市民,连内地观众都对《功夫》这部贺岁片充满期待。”
“王导决定将所有拍摄进度和幕后花絮交给我们独家报道,让同行眼红得很。”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杂志销量和栏目收视率都大幅提升。”
“最关键是,现在有不少广告商想要追加广告投入。”
他顿了顿,神色认真起来:“这次来,还有件事需要董事长定夺。”
“什么事?”
“有三家大公司想和我们合作,都想在娱乐无极限栏目的黄金时段投放广告。”
“但他们是竞争对手,合同要求不能接受同行广告,所以很难选择。”
周元浩面露难色,“一家是可口可乐,国际知名度最高,但广告费最少。”
“第二家是百事,知名度次之,广告费适中,但愿意签买断合同。”
“最后是健力宝,广告费最高,还承诺只要栏目保持热度,每三年提价一次。”
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后两者,追求利益最大化。
但徐浪不这么想。
健力宝可以排除,因为他知道这家公司几年后会出现经营危机,所谓的三年提价承诺很可能无法兑现。
百事的买断协议也不可取,徐浪有信心让港城时尚周刊的知名度持续提升,买断意味着无法提价,也不能另选其他饮料供应商。
“如果让我决定,就选可口可乐。”
这个答案正合周元浩心意,他露出赞同的神色:
“董事长,我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