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鸿却像没事人一样,该上课上课,该去轧钢厂帮忙就去帮忙,只是晚上的灯亮得更晚了。
他不是不紧张,只是知道紧张没用——与其焦虑,不如把时间花在查漏补缺上。他特意把高三课本里涉及的大学预科知识也翻了翻,确保知识点没有遗漏。
考试那天,他走进考场时,迎面撞上几个高三的学生,对方看他的眼神带着明显的轻视:“小朋友,走错地方了吧?这里是高三考场。”
刘光鸿没说话,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监考老师检查准考证时,也忍不住多打量了他几眼,像是在确认这张稚气未脱的脸是不是真的属于考生名单上的名字。
铃声响起,笔尖划过试卷的声音在考场里此起彼伏。刘光鸿审题很快,笔尖在纸上流畅地移动,遇到难题也只是稍作停顿,便有了思路。
他甚至有闲心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易的电风扇结构图——昨天去第一机械厂时,钱爱国跟他提了句想研发民用小风扇,说现在市面上的风扇要么笨重要么耗电,要是能做出轻便省电的型号,肯定受欢迎。
提前半小时,刘光鸿放下了笔。
交卷时,监考老师翻了翻他的试卷,惊讶地发现不仅写得满满当当,字迹还异常工整,连最难的物理大题都写了两种解法。
成绩出来那天,李老师拿着成绩单冲进教室,声音都在发颤:“刘光鸿!五门总分587!年级第三!”
全班瞬间安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议论声。要知道,去年的高考状元总分也才592,一个高一学生能考出这个成绩,简直是天方夜谭!
教导主任亲自找刘光鸿谈话,笑着拍他的肩膀:
“好小子,给咱们学校长脸了!跳级的事,没问题!不过高三的课你可以不用天天来,跟你班主任说的一样,按时参加考试就行,保证前五十名就行。”
刘光鸿知道,这是学校给自己开了绿灯——既想留住他这个好苗子,又不想让他因为课程重复而浪费时间。他连忙道谢:“谢谢主任,我一定不会让学校失望。”
走出教务处,阳光正好,刘光鸿深吸一口气,感觉浑身轻快。多出的时间,终于可以用来做更重要的事了。他第一时间骑车去了第一机械厂,找到钱爱国。
“钱工,我能经常来厂里了。”刘光鸿把跳级的事一说,眼睛亮晶晶的,“您上次说的电风扇项目,咱们可以正式开始琢磨了。”
钱爱国正在画图纸,闻言猛地抬起头,眼镜都滑到了鼻尖:“真的?你小子可以啊!高一跳高三,还考了年级第三?”
他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口茶,语气兴奋起来,“正好,我刚从部里申请到一笔研发经费,就缺个机灵的助手。你要是不嫌弃,就当我的工程师助理,怎么样?”
“求之不得!”刘光鸿笑了,“我这就去车间熟悉材料性能。”
接下来的日子,刘光鸿成了学校和机械厂两头跑的“空中飞人”。
每周一、三、五上午去学校听几节高三的重点课,其余时间就泡在机械厂的实验室里。钱爱国给他安排了张靠窗的桌子,旁边堆满了各种电机、扇叶和图纸,俨然成了他的专属领地。
他没辜负这份信任。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和扎实的物理知识,他很快就发现了现有风扇的症结:电机效率太低,扇叶设计不合理,导致风量小还费电。
他提出把电机的铁芯换成硅钢片,减少涡流损耗,又把扇叶改成流线型,用轻质铝合金代替厚重的铁皮。
“你这想法太大胆了!”钱爱国看着他画的图纸,又惊又喜,“硅钢片成本高,铝合金在民用产品上用得少,厂里未必会批。”
“成本可以通过批量生产摊薄,而且铝合金扇叶更安全,万一打到人也不容易受伤。”刘光鸿指着图纸上的参数。
“您看,这样改动能节省至少30%的电量,风量还能提高20%,性价比肯定比老款高。”
钱爱国越看越觉得可行,当即拍板:“就按你说的做!我去跟可行申请,你负责做模型,咱们争取年底做出样品!”
实验室里的其他人看着这对“老少搭档”,眼神从最初的怀疑变成了敬佩。
那个传闻中“靠关系进来的厨子”,不仅能看懂复杂的机械图纸,还能提出连老工程师都没想到的点子,这本事,不服不行。
刘光鸿却没在意这些目光。他沉浸在研发的乐趣中,计算参数、打磨扇叶、测试电机,忙得脚不沾地。偶尔抬头看向窗外,能看到机械厂的烟囱冒着白烟,远处的工人们正在搬运钢材,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前途,更是在为这个时代添砖加瓦——哪怕只是一台小小的电风扇,也能让无数家庭在炎热的夏天多一份清凉。
而此时的四合院里,易中海正吊着胳膊坐在门口晒太阳,听二大妈说刘光鸿跳级成了高三学生,还在机械厂跟着钱工搞研发,气得差点把手里的茶杯摔了。
“一个毛头小子,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易中海咬牙切齿,“我倒要看看,他能得意多久!”
他心里清楚,刘光鸿越是出色,就越显得他这个“一大爷”无能,还有躺赢的二大爷。
那股嫉妒像毒藤一样缠绕着他,让他坐立难安。他开始琢磨,是不是该给刘家村的亲戚们再加点“料”,让他们早点来城里,给刘家添点堵。
秋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飘过四合院的青砖地。
刘光鸿推着自行车走进院门时,正好撞见易中海怨毒的目光,他没像往常一样打招呼,只是平静地看了对方一眼,便推着车往自家走。
秋天的风卷着枯草掠过刘家村的打谷场,场边的老槐树叶落得只剩光秃秃的枝桠,像一只只伸向天空的枯瘦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