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的食堂在后院,小灶是一间单独的小屋,里面摆着两张方桌,墙角的煤炉上炖着一锅肉汤,香气四溢。
负责小灶的王师傅正围着围裙忙碌,见厂长带着人进来,连忙擦手打招呼:“厂长,菜快好了,就等您呢。”
就在这时,王师傅转身拿酱油时,脚下一滑,整个人撞在灶台角上,“哎哟”一声捂着胳膊蹲在地上,脸色瞬间白了。
“老王!咋了?”张建国赶紧上前扶起他,只见王师傅的胳膊肘磕出了一片淤青,疼得直咧嘴:“厂长,动不了……这胳膊怕是抬不起来了。”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可是今天小灶还准备了招待上级检查的菜,食材都是精挑细选的——五花肉、新鲜的鲫鱼、刚上市的冬笋,还有一篮子水灵的青菜。
可除了王师傅,食堂的其他师傅都只擅长做大锅菜,炒个青菜还行,要做一桌像样的宴席,根本拿不出手,这是要出事情。
张建国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这可咋整?过不久检查组就到了……”
刘光鸿扫一眼食材,觉得没问题,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当大厨。
刘光齐看了一眼弟弟,犹豫着开口:“厂长,要不……让我三弟试试?”
“你弟弟?”张建国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光齐,我知道你想帮你弟弟,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检查组的领导都是吃过见过的……”
“厂长,我不是说大话,看我表现。”刘光鸿摆弄着案板上的食材,眼中闪过一丝意味。
这段时间他为了给刘光福打基础,自己的厨艺早已今非昔比,三级大厨的水准可不是盖的,“王师傅备的食材很新鲜,我能做几个菜试试,要是不合口味,您再想别的办法。”
王师傅在一旁疼得直抽气,却还是强撑着说:“厂长,让……让小伙子试试吧。我看他刚才修机器那么利索,说不定……说不定厨艺也不差。”
张建国迟疑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行,小伙子,那就让你露一手。需要啥帮忙尽管说,后厨的师傅都听你调遣。”
刘光鸿挽起袖子,先走到水池边洗手,目光快速扫过食材:“五花肉做个红烧肉,要带点焦香的;鲫鱼做奶白汤,加冬笋提鲜;青菜清炒,再用剩下的肉馅和豆腐做个酿豆腐。”他语速平稳,条理清晰,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后厨的师傅们面面相觑,见厂长没反对,便赶紧按他的吩咐备料。刘光鸿拿起菜刀,“哐哐哐”地切起肉来,刀工精准得惊人——五花肉被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每块都带皮,厚度不差分毫;冬笋切成薄片,鲫鱼被片去内脏,在背上划了几刀,手法比王师傅平时还熟练。
“火再旺点!”
刘光鸿把五花肉倒进烧热的铁锅,不用油,直接煸炒,很快逼出油脂,肉皮渐渐泛起金黄。他舀出多余的猪油,加了两勺白糖炒出糖色,再放入肉块翻炒,瞬间香气弥漫了整个小屋。接着加酱油、八角、桂皮,倒上热水没过肉,盖上锅盖焖煮。
另一边,他在炒锅里放了姜片,将鲫鱼两面煎至金黄,倒入沸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原本清澈的水渐渐变成了奶白色,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带着鱼肉的鲜甜。
张建国和刘光齐站在门口,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只知道刘光鸿会修机器,却没想到他颠勺的手法如此老练,调味时甚至不用尝,凭着手感加调料,那股子从容不迫的劲儿,比酒店的大厨还像样。
“这……这真是高中生?”张建国喃喃自语,眼里的惊讶变成了浓厚的兴趣。
半个多小时后,四道菜陆续出锅。
红烧肉色泽红亮,肥瘦相间,颤巍巍地泛着油光;鲫鱼豆腐汤奶白浓郁,飘着翠绿的葱花;清炒青菜嫩绿爽口,酿豆腐则金黄饱满,肉馅的香气混着豆腐的豆香,让人垂涎欲滴。
张建国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瞬间被那软糯的口感和醇厚的味道征服——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带着恰到好处的甜咸,比王师傅平时做的更有层次感。
他又尝了口鱼汤,鲜得眉毛都快掉下来:“好!好!小伙子,你这手艺,比专业3级大厨都强!”
刘光鸿笑了笑:“厂长过奖了,就是平时在家瞎琢磨。”
正说着,门口传来脚步声,检查组的人提前到了。
为首的是市工业局的李科长,一进门就被香味吸引:“老张,你们食堂今天这菜够香的啊,是不是请了外援?”
张建国连忙把菜端上桌:“李科长尝尝就知道了,这可是我们自己人做的,还是个高中生呢。”
李科长等人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尤其对那道红烧肉赞不绝口,说比大饭店的还地道。
饭桌上,李科长不住地打听刘光鸿的情况,得知他不仅会修机器,厨艺还这么好,更是来了兴趣:“小伙子,有没有兴趣毕业后来我们局里的技术科?或者去咱们市的招待所?那里正缺你这样的多面手。”
刘光鸿礼貌地婉拒:“谢谢李科长厚爱,我还想考大学,学更多知识。”
“有志气!”李科长更欣赏了,“去考大学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边上班,边学习,先入职吗?”
刘光鸿说还是等考上哪个大学,再就业,这些不过是个人爱好,他学着玩。
“好吧,以后有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李科长这才放走他。
午饭后,张建国硬是塞给刘光鸿一张五十元的奖金和十斤粮票:“小伙子,这是你应得的。以后厂里机器有啥问题,还有做席,我还得请你帮忙。”
回家的路上,刘光齐还在感慨:“三弟,你今天可真是长脸了!连李科长都想挖你,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刘光鸿看着手里的粮票,心里却在盘算着另一件事——纺织厂的食堂显然有提升空间,要是能让刘光福来这里学厨,既有稳定的环境,又能避开院里的是非,说不定是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