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工坊的竖炉里,火焰烧得通红,亮白的火光映得工匠们脸上发烫。阿铁踩着鼓风箱,双臂青筋暴起,风箱“呼呼”作响,将炉火烧得更旺——炉温早已超过熔化生铁的温度,铁水在炉底咕嘟冒泡,可放在一旁的紫色矿石,却依旧冷冰冰的,连表面都没泛起一丝红热。
“再加柴!把‘黑金’(煤)全加上!”老石匠急得直跺脚,亲自把几块黑亮的煤扔进炉里。火焰窜得更高,热浪几乎要把人掀出去,可整整三个时辰过去,当工匠们用铁钳将紫色矿石取出时,所有人都傻了眼——矿石除了表面沾了点炉灰,竟完好无损,重量没减,硬度没变,甚至比之前更冰手了。
“这石头是铁做的?不对,铁早化了!”一个铁匠伸手摸了摸矿石,又赶紧缩回来,“比冰还凉!咱们的炉火烧不化它!”
现有的冶铁技术,在这紫色矿石面前彻底失效,工坊里一片沉寂,所有人都盯着那块顽石,满脸不可思议。
“或许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林岩走进工坊,看着那块毫发无损的矿石,若有所思,“泽说它是散落在河滩上的,河水冲了千百年都没磨碎,说明它极硬极耐磨,可能根本不是靠火能熔化的。”
他顿了顿,对老石匠说:“试试磨成粉末,看看能不能用在别的地方。”
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用最坚硬的钢凿顶住矿石边缘,再用铁锤轻轻敲打,费了整整一天,才勉强从矿石上敲下一小块。他们又用砂轮反复打磨,终于磨出了一小捧闪烁着紫光的细粉末,像掺了碎钻的沙土,在阳光下泛着梦幻般的光泽。
林岩把粉末分成几份:一份和黏土混合,放进陶窑烧制,出来的陶碗表面竟浮现出细密的紫色斑纹,比河纹老人画的图案还精致;一份和桐油混合,涂抹在兽皮上,兽皮瞬间染上一层神秘的紫辉,用手拉扯,竟比之前更结实耐磨;还有一份撒在钢铁武器的表面,虽然没改变硬度,却让武器泛着淡淡的紫光,看起来威慑力十足。
“这东西虽然不能熔炼,但粉末有用!”老石匠激动地说,“能做装饰,还能强化器物,是好东西!”
就在岩山忙着研究紫色粉末时,西方的斥候传回了坏消息。“那个高山部落的巡逻变多了,”斥候队长单膝跪地,向星汇报,“他们不仅在盆地周围巡逻,还往南部河谷的方向派了人,好像在防备什么。”
更让人不安的是,斥候还发现,有小股穿着类似高山部落服饰、但腰间挂着不同饰品的人,从更西方的隐秘小径进入盆地,停留半日就离开。“他们不是与世隔绝的,和西边还有联系!”
星看着斥候画的草图——高山部落的人腰间挂着石牌,而外来者挂着的是某种兽牙,她眉头紧锁:“他们在守护什么?是那种紫色矿石,还是怕别人从河谷进去?”
与此同时,巨木的商队也不对劲了。商队首领柔藤在市集上四处打探,专门找和勘探队有关系的人喝酒,旁敲侧击地问:“听说你们从西边找到了好东西,是能让武器更厉害的石头?”甚至有人看到,巨木的商人偷偷用珍贵的兽皮,收买工坊的学徒,想打听“紫色石头”的消息。
“年轮这是闻到味了。”林岩得知消息后,眼神变冷,“他贪婪了一辈子,绝不会放过这种稀罕东西。”
林岩给这种紫色矿石起了个名字——“紫辉石”。虽然不能熔炼,但它的粉末成了龙城的“宝贝”:河纹老人用它给英灵祠的壁画上色,紫色的龙图腾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显得庄严又神秘;工匠们用它制作“紫辉陶”,一摆上市集就被抢空,一枚紫辉陶碗能换五枚贝;战士们则把紫辉粉末和油脂混合,涂抹在鳞甲上,不仅好看,还能轻微防刺。
星立刻下了严令:“紫辉石的来源和特性严格保密,尤其是‘烧不化’的弱点,谁要是泄露,按叛族论处!对外就说这是西方来的稀有宝石,只能做装饰。”
可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悄悄传开了。巨木的柔藤几次三番向星提议,想“合作开发”西方的“宝石矿”,都被星以“路途遥远、危险重重”为由拒绝;西方的高山部落,巡逻越来越频繁,甚至在南部河谷的入口处,设置了用巨木和石头搭建的简易哨卡。
美丽的紫辉,没给岩山带来平静,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暗涌。高山部落的守护、巨木的觊觎、西方未知的联系,所有线索都缠绕在一起,指向那片神秘的西方山脉。星站在城墙上,望着西方的天际线,心里清楚:紫辉石的出现,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冲突,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