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U盘里的方案像一套无形的盔甲,被林小溪悄然穿戴在身上。她严格按照指示调整工作流程,数据存放更加分散和隐蔽,核心文件的处理也多了几道验证环节。每一次谨慎的操作,都让她感觉与那个远在总裁办公室的男人,多了一丝隐秘的联结。
几周过去,风平浪静。那部加密手机再也没有响起,那个陌生的Ip也仿佛从未出现过。办公区里,同事们依旧忙碌,偶尔的闲聊也多是关于项目进度和生活琐事,之前那种被窥视的紧绷感渐渐淡去。
然而,林小溪并未放松警惕。她知道,这平静更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假寐。但奇怪的是,这种知情下的等待,反而让她比最初那种纯粹的恐慌要镇定得多。因为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
这天周三,临近下班,林小溪正在整理一份不太紧急的市场分析报告。内线电话响起,是顾言琛助理周铭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林组长,顾总请您下班后,到他办公室一趟,关于‘晨曦计划’下阶段的一个细分方案,需要当面沟通一下。”
“好的,周助理,我马上过去。”小溪应道,心里却划过一丝异样。细分方案?这类讨论通常会在项目组会议上进行,或者通过邮件往来。单独叫她过去……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袋里沉默的加密手机。
收拾好东西,她深吸一口气,走向那间象征着权力与距离的办公室。敲门,得到应允后推门而入。
顾言琛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没有摊开的文件,笔记本电脑也合着。他似乎在等她。夕阳的余晖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圈柔和的金边,淡化了几分他平日里的冷硬。
“顾总。”小溪站在办公桌前,保持着下属该有的距离。
顾言琛抬起眼,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比平时似乎长了零点几秒,然后移开,落在对面的会客沙发上。“坐。”他言简意赅。
小溪依言在沙发上坐下,脊背挺得笔直,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像个等待老师提问的小学生。
顾言琛却没有立刻谈论工作。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她,望着窗外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城市天际线。办公室内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墙上古董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
“这几天,情况怎么样?”他突然开口,声音不高,依旧背对着她。
小溪愣了一下,才意识到他问的不是工作,而是……那件事。她斟酌了一下用词,谨慎地回答:“按照……之前的方案在执行,暂时没有发现新的异常。”
“嗯。”他应了一声,依旧看着窗外,“保持警惕,但也不用过度紧张,反而容易露出破绽。”
“我明白。”
又是一阵沉默。这次,他没有让她等太久,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她:“还没吃饭吧?”
“……啊?”这个问题完全出乎小溪的意料,她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知道附近有家餐厅,私密性不错。边吃边谈。”他的语气很自然,仿佛这只是一个上司对加班下属再正常不过的关怀,但那句“私密性不错”,却让小溪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走到衣架旁,拿起挂着的西装外套,动作流畅地穿上,然后看向还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的她,眉梢微挑:“有问题?”
“没……没有。”小溪连忙站起身,心里像是揣了一只兔子,七上八下。谈工作……需要去餐厅吗?还是私密性不错的餐厅?
顾言琛没有给她太多思考的时间,已经率先走向门口。小溪只好跟上。
他没有叫司机,自己开车。是一辆相对低调的黑色轿车,内饰简洁,带着他身上那种熟悉的清冽气息。小溪坐在副驾驶,系好安全带,目光落在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上,试图掩饰内心的波澜。
车子驶离繁华的cbd,拐进一条相对安静的林荫道,最终停在了一家门面并不起眼的日料店前。店名是手写的墨迹,透着几分禅意。
顾言琛显然是常客,穿着和服的侍者恭敬地将他们引到一个独立的包间。包间不大,布置雅致,竹帘半卷,窗外是一个小巧的枯山水庭院,静谧而私密。
点菜的过程很快,顾言琛似乎很清楚她的口味——避开生冷,偏好熟食和汤羹。他点了几样,又加了一壶清酒。
“我……”小溪下意识想说自己不喝酒。
“清酒暖身,度数不高。”他似乎看穿了她的想法,淡淡打断,然后对侍者点了点头。
侍者躬身退下,拉上了包间的移门。空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和窗外隐约传来的竹筒敲石发出的清脆声响。
气氛一时间有些微妙的凝滞。工作还没开始谈,先坐到了吃饭的地方。
“最近……睡眠还好吗?”顾言琛拿起桌上的茶壶,为她斟了一杯冒着热气的玄米茶,动作自然,仿佛做过无数次。
小溪接过茶杯,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心里也跟着一暖。“还……还好。”她低声回答,其实这几周因为心里有事,睡眠质量并不算好,但她不想让他担心。
他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似乎能洞察一切,但没有戳穿。“‘晨曦计划’推进到这个阶段,压力会更大。注意劳逸结合。”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身体是自己的。”
这话语里的关切,与他平日里冷硬的工作指令截然不同。小溪握着茶杯,感觉那暖意顺着指尖一直蔓延到心里。
“嗯,我会的。顾总也是。”她抬起头,看向他。他眼下有淡淡的阴影,显然最近也休息得不好。
这时,侍者开始上菜。精致的料理一道道摆上桌,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顾言琛拿起酒壶,为她斟了一小杯清酒,琥珀色的液体在白色的瓷杯里微微荡漾。“尝尝,这家店的清酒不错。”
小溪看着那杯酒,犹豫了一下,还是端了起来。酒液入口,微甜,带着米香,确实不难喝,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
两人开始安静地用餐。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只有细微的咀嚼声和杯碟轻碰的声音。但这沉默并不尴尬,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安宁。
吃了几口菜,顾言琛放下筷子,状似无意地再次开口,这次的问题更加偏离了工作轨道:“这几年,在A市……还习惯吗?”
小溪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他……在问她的生活?
她抬起头,对上他看似平静无波,却暗藏探究的目光。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仿佛打开了一个尘封的盒子,里面装着他们分离的三年时光。
“还……挺习惯的。”她斟酌着措辞,避开了那些孤独和挣扎的细节,“A市机会多,也认识了一些朋友。”
“嗯。”他应了一声,拿起酒杯抿了一口,目光落在庭院里的石灯笼上,“听说……你之前住的地方,离公司有点远。”
小溪心里再次一动。他连这个都知道?是偶然听说的,还是……特意了解过?
“是有点远,不过后来搬了。”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现在住的地方,环境怎么样?”他继续问,语气依旧平淡,像是在进行一场随意的市场调研。
“挺好的,安静,交通也方便。”小溪回答,心里却泛起涟漪。他是在关心她的居住环境吗?
“一个人住,要注意安全。”他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她脸上,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认真,“尤其是晚上回去晚的时候。”
这句话里的关切几乎要满溢出来。小溪感觉自己的脸颊有些发烫,她低下头,用筷子轻轻拨动着碗里的米饭,低声道:“嗯,我知道的。”
接下来,顾言琛没有再问更深入的问题,但话题始终围绕着她的生活打转——平时喜欢做什么?有没有坚持运动的习惯?(他知道她大学时偶尔会跑步)A市有哪些她觉得不错的餐厅或地方?
他的问题都问得很有技巧,不会过于冒犯,却又精准地勾勒出她这三年生活的模糊轮廓。他听得很专注,偶尔会因为她提到某个熟悉的地名或爱好,眼神微微闪动一下,仿佛在确认着什么,又像是在回忆。
小溪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在他这种温和而持久的“盘问”下,渐渐放松下来。她发现,抛开上下级和过往的恩怨,仅仅是这样和他坐在一起,聊着平淡的生活琐事,竟然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安心。
他甚至还记得她不爱吃姜,在她夹起一块点缀着姜丝的寿司时,极其自然地用公筷将上面的姜丝夹走了。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小溪瞬间恍惚,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他也是这样,总是记得她所有挑剔的小习惯。
一顿饭,在一种微妙而渐趋缓和的气氛中接近尾声。工作的事情,他只在最后轻描淡写地提了几句,真的像是顺便一提。
离开餐厅时,夜色已经浓重。晚风带着凉意,吹散了刚才包间里的暖意。
顾言琛依旧自己开车送她回去。车上,两人都很沉默。但与来时那种紧绷的沉默不同,此时的沉默里,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流动的暖意。
车子平稳地停在公寓楼下。
“到了。”顾言琛解开安全带,声音在狭小的车厢里显得格外清晰。
“谢谢顾总……送我回来,还有……晚餐。”小溪也解开安全带,低声道谢。
他没有立刻回应。车厢内一片安静,只有引擎熄灭后细微的余响。昏暗的光线下,她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复杂难辨的意味。
她不敢看他,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安全带的带子,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
过了好几秒,他才开口,声音比刚才更加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上去吧。”
“……好。顾总再见。”小溪如蒙大赦,连忙推开车门,几乎是逃也似的下了车。
站在车外,冰冷的夜风让她打了个寒颤,也让她稍微清醒了一些。她转身,想对他道个别,却看到他也下了车,就站在驾驶座的车门边,隔着车顶,静静地望着她。
夜色朦胧,路灯在他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他的面容在光影交错中有些模糊,唯独那双眼睛,亮得惊人,像藏着旋涡的深海。
他没有说话,只是那样看着她。目光深邃,专注,仿佛要将她此刻的样子,连同这清冷的夜色,一起吸入眼底。
小溪被他看得心慌意乱,脸颊又开始发烫。她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
最终,她只是对他微微颔首,然后转身,快步走向公寓楼道。
直到走进电梯,按下楼层,背靠着冰凉的轿厢壁,她才仿佛重新找回了呼吸。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刚才他那个沉默的、专注的凝视,比任何言语都更具有冲击力。
她抬起手,轻轻碰了碰自己依旧发烫的脸颊。
这顿以“谈工作”为名的晚餐,几乎没有谈论任何工作。
他问她的生活,记得她的习惯,送她回家,然后在夜色里那样沉默地看着她。
这……算什么?
电梯缓缓上升,镜面墙壁映出她迷茫而带着一丝隐秘悸动的脸庞。她知道,有些东西,正在这危机的间隙里,悄然改变。那道横亘在他们之间,由身份、过往和现实构筑的高墙,似乎正在被一种无声的、缓慢却坚定的力量,一寸寸地瓦解。而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更猛烈的风暴,还是风雨过后的……微光?她不知道,但心底某个角落,却因为这短暂的宁静和那双深邃眼眸的注视,而生出了一丝连自己都不敢深想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