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店门。志远拦了辆出租车,朝着民俗园驶去。
民俗园的陶艺工作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散落着陶土的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老板给两人各递了一块湿润的陶土,简单演示了拉坯的手法。
大丽兴奋地坐上高脚凳,双手捧着陶土,学着老板的样子轻轻按压。
可陶土却不听使唤,要么歪歪扭扭往一边倒,要么中间的洞越挖越大。
她皱着眉头,鼻尖沾了一点白灰也没察觉。
志远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走过去,轻轻握住大丽的手腕,“力道要匀,手指往里收的时候慢一点。”他的掌心带着薄茧,隔着陶土的湿润传来温度。
大丽的身体微微一僵,耳边只剩下陶轮转动的嗡嗡声,脸颊却悄悄热了起来。
在志远的帮助下,一个歪歪扭扭的杯子渐渐成型。
“像个小水桶!”大丽看着自己的作品,笑得直不起腰。
志远也跟着笑,他拿起工具,在杯身上轻轻刻了两朵小小的槐花,“这样就不一样了。”大丽凑近看了看,也拿起笔,在另一朵槐花旁边画了个简笔画的笑脸。
两人各自忙碌着,偶尔抬头对视一笑,陶土的清香混合着阳光的味道,在小小的工作室里静静流淌。
中午,志远带着大丽又吃了当地的特色小吃。饭间,志远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看着志远如此忙碌,大丽心里有些愧疚,
饭后,她以累了为由,支走了志远,先回宾馆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大丽起床后给志远发了条消息:“我今天自己去逛逛博物馆和老街,你不用特意陪我啦,店里肯定忙。”
志远看到消息时,正在帮顾客找配件,心里莫名空了一下,回复了一句“注意安全,有事随时找我”。
这一天,志远总忍不住看手机,可屏幕却安安静静的。
直到傍晚,他才收到大丽发来的照片,博物馆里的老物件、老街上的糖画、还有一碗看起来就很地道的凉粉。
配文是:“今天发现了好多宝藏,晚上请你吃饭呀!”
晚饭还是在第一次去的那家本地菜馆。大丽点了几个新菜,兴致勃勃地给志远讲着白天的见闻,说博物馆里的讲解员阿姨特别热情,还送了她一张老明信片。
说老街上的糖画师傅手艺超棒,给她画了一只小兔子。
志远静静听着,时不时点头回应,心里却在暗自盘算着明天带她去吃城南的馄饨。
直到大丽停下筷子,喝了一口水,语气轻轻的说:“志远,我明天要回去了。公司那边突然有点事,催着我回去处理。”
志远手里的筷子顿了一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张了张嘴,想问什么时候的车,想问事情急不急,最终却只说了一句:“好,那我明天送你去车站。”
大丽看着他略显失落的样子,心里也有些酸涩,她低下头,轻轻拨弄着碗里的米饭,“这两天,真的谢谢你。”
晚饭的气氛因为那句离别,悄然沉了下来。
桌上的菜还冒着热气,糖醋小排的酸甜味似乎也淡了几分。
志远拿起茶壶,给大丽空了的杯子添满水,指尖碰到杯壁,冰凉的触感让他清醒了些。
“公司的事急吗?要是需要帮忙……”话没说完他就停住了,两人不过是萍水相逢,这样的话未免唐突。
大丽摇摇头,抬起头时,脸上已经恢复了往常的笑容,“不算特别急,但得回去处理。”
她顿了顿,拿起桌上的小本子,翻到一页递给志远,“这是我记的,你推荐的那家馄饨店,还有民俗园旁边的糖水铺,都没来得及去。”
志远看着本子上娟秀的字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忽然想起母亲的话,“遇到合适的,该接触就接触”。可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这些地方,一直都在。”
“嗯,以后一定来。”大丽用力点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排骨放进志远碗里,“快吃吧,菜都要凉了。这家的排骨,我回去肯定会想着的。”
那一晚,他们聊了很多,从家乡的风土人情,聊到各自的爱好,唯独避开了“离别”两个字。
走出饭店时,夜色已经浓了,路边的路灯亮了起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志远送大丽回宾馆楼下,像前两晚一样。“那我上去了。”大丽站在台阶上,仰着头看他。
“嗯,上去吧,早点休息。明天……我来接你。”志远的声音很轻。
大丽点点头,转身走进了宾馆大门,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挥了挥手,“晚安。”
“晚安。”
一瞬间,志远的心里有些堵,想到老家还有给大丽准备的特产,他打了辆车回了老家。
回到家时,客厅的灯还亮着。秀玲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手里织着一件米白色的毛衣。
听到开门声,她抬头看了一眼,目光落在儿子手里的包上,眼神里带着几分了然。
“回来了?今天没陪大丽姑娘出去转?”秀玲放下毛线针,起身给志远倒了杯温水。
志远接过杯子,坐在沙发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她今天自己去逛博物馆了,晚上我们一起吃的饭。”
“哦?那姑娘自己出去转,胆子倒不小。”秀玲笑了笑,话锋一转,“我看你这两天回来,脸上的笑容都多了。”
志远的脸颊微微发烫,避开母亲的目光,“妈,你说什么呢。”他顿了顿,还是开口道,“她明天要回去了,公司那边有点事。”
秀玲织毛衣的手停了下来,看着儿子略显失落的侧脸,心里叹了口气。
她没有追问,只是轻声说:“那明天你可得早点起,送送人家。路上不安全,把她送到车站里面,看着她检票再回来。”
“我知道。”志远点点头,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母亲总是这样,不戳破他的心思,却在细节上处处为他着想。
秀玲拿起毛线针,继续织着毛衣,“还有准备的土特产,你明天一早都给她带上,可别忘了。对了,这两天,你们相处得挺好吧?”
“嗯,挺好的。”志远的脑海里浮现出大丽在陶艺工作室里鼻尖沾着白灰的样子,还有她吃糖醋小排时满足的笑容,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她挺喜欢咱们这儿的,还说以后有空再来。”
“那就好,那就好。”秀玲笑着点头,“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说不清道不明。有些事,不用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