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
她沉吟片刻,眼中渐渐聚起光,“我们不该追求一步到位的完美分割。”
“就像画素描,先定大体轮廓,再刻画细节。”
她拿起粉笔,在白板空处画起来,“我们能不能分两步走?先用一个计算量小、抗噪强的算法,快速提取出最稳定的全局轮廓——比如心脏的大致形状和腔室位置。”
她画了两个相连的方框:“然后,基于这个粗糙但可靠的轮廓,再动态地引导第二个更精细的算法,去重点关注瓣膜、心壁运动这些关键区域,避开大部分噪声背景。”
“这样层层递进,每一步目标明确,也许能抗干扰。”
这个“分层渐进、动态聚焦”的思路,巧妙地将复杂问题分解,再次展现了她跳出常规的思维能力。
李泽川挑眉,眼底掠过一丝欣赏:“啧,像剥笋壳,一层一层深入,还能动态调整重心?有点意思。”
他难得没有直接泼冷水。
陈知行快速在心中推演,点了点头:“可行,能降低单步计算的复杂度。”
“关键要设计好层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
他的肯定简洁而有力。
周炽立刻振奋起来:“好!我来搞定第一步的轮廓提取!保证又快又稳!”
新的方向让团队重新注入了活力。
苏想的回归和她带来的新思路,像一剂强心针,驱散了之前的阴霾。
在紧张的工作间隙,苏想的目光不经意间再次掠过陈知行那张堆满资料和书籍的桌子。
那份之前瞥见过的、印着“University of oxford,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牛津大学心脏病学系)抬头的信函,大半被军绿色水壶压着,但露出的部分,隐约能看到“Summer Research...”(暑期研究……)和“prof. James...”(詹姆斯教授……)的字样。
牛津大学?心脏病学?暑期研究?
她的心蓦地一动,一个猜测悄然浮现——他私下里在关注心脏医学的前沿?甚至联系了牛津的权威?是为了……她吗?
这个念头让她的耳根微微发热,别瞎想!她赶紧收敛心神,专注于眼前的代码。
经过通宵的奋战,分层动态特征提取算法初步实现。
效果立竿见影!
模型准确率开始稳步回升,甚至超过了之前的最高水平!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进行最后的大规模训练时,周炽突然发出一声惨叫:
“我靠!不行!计算资源又不够了!新的模型参数更多,更复杂!咱们的丐帮网络扛不住了!需要真正的超算资源!怎么办?!”
刚刚解决的技术难题,再次被残酷的现实资源卡住了脖子!
进度再次停滞。
距离决赛提交只剩两天多时间。
“能不能再优化一下模型?减少参数?”
苏想尝试问道。
“很难了,”
陈知行摇头,“再压缩会严重影响效果,失去创新价值。”
“妈的!难道要去求组委会?或者租用商业云?那得多少钱啊!”
周炽烦躁地抓头。
李泽川冷笑:“现在申请也来不及了,流程走完比赛都结束了。”
绝望的气氛再次弥漫。
明明找到了技术突破口,却倒在了最现实的“算力”门槛上。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陈知行沉默了片刻,忽然站起身,拿起手机走向了阳台。
“老陈你去哪?”周炽疑惑。
陈知行没有回头,只是淡淡说了句:“我打个电话试试。”
阳台的门被轻轻关上。
实验室里的三人面面相觑。
“打电话?打给谁?这时候还能变出超算来不成?”
周炽嘀咕。
李泽川眯着眼看着阳台上陈知行模糊的背影,若有所思。
苏想的心却莫名地提了起来。
阳台上,陈知行低声对着电话说着什么,语气是罕见的郑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请求?
几分钟后,他走了回来,表情依旧平静,但眼神中多了一丝确定。
“搞定了。”
他言简意赅。
“搞定什么了?”
周炽愣住。
“计算资源。国家超算中心,银河系列,一个小型队列的临时使用权限,12小时。”
陈知行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实验室里瞬间死寂。
国家超算中心?!“银河”系列?!
那是只在教科书和最前沿的科研报告中才会出现的名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之重器”!
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计算技术的顶峰!
别说他们学生,就是很多重点科研项目想用都要排队审批很久!
陈知行一个电话,就搞定了临时权限?!还是12小时?!
周炽的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结结巴巴地说:“老…老陈…你…”
李泽川也收起了所有的漫不经心,第一次用极其认真的目光上下打量着陈知行,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冷静的队友:“陈知行,你藏得可够深的。”
语气复杂,带着震惊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苏想的心跳更是漏了好几拍。
她知道陈知行背景不简单,是校长之子,学识渊博,资源广阔,但一个电话就能调动国家超算资源,这依然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陈知行推了推眼镜,避开了周炽关于“怎么搞到”的追问,语气平淡地解释,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是通过学校和我们项目导师刘教授联合申请的特批通道。
因为这个模型在医学辅助诊断上展现出的潜在价值,符合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服务民生的大方向。
机会只有一次,12小时后权限自动收回。我们需要立刻制定最有效的计算方案,最大化利用这12小时。”
他没有居功,将原因归结于项目和学校,巧妙地化解了周炽的刨根问底,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对!对!必须争分夺秒!”
周炽瞬间被点醒,兴奋地搓着手,“妈的,银河机啊!老子这辈子还能摸到银河机的边儿!值了!”
李泽川也立刻行动起来:
“我去准备数据迁移和任务提交脚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陈知行看向苏想:“苏想,你和我一起,最后确认一遍模型结构和超算环境的适配性,优化计算图,减少不必要的通信开销。”
“好!”
苏想重重点头,压下心中的波澜,立刻投入工作。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四人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高效运转。
在陈知行的指导下,他们通过一条保密电话线,将优化后的模型代码和预处理好的数据,通过复杂的指令和文件传输协议,小心翼翼地提交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国家超算中心。
当屏幕上终于出现“任务已提交至银河系统,开始排队”的提示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随即是更深的紧张——接下来,就是等待“神谕”般的计算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