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不断的风波,让整个沪上都笼罩在一层看不见的阴霾之中。医院的神秘爆炸事件、重要物资运输途中离奇被劫、多家日资企业接连遭遇不明袭击,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背后,实则暗流涌动。虽然表面上没有任何证据指向陈默,但组织经过缜密分析后判断,敌人必定已经加强了监控力度,原有的联络渠道风险系数直线上升,必须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这天清晨,秦雪宁在住所收到了一份加密的紧急指令。她熟练地用特制药水显影后,纸上清晰地显示:立即启用新的联络点,地址附后。她将纸条焚毁,灰烬撒入窗台的花盆中,然后开始精心准备外出的装扮。
按照组织提供的详细指示,她来到了法租界靠近霞飞路的一条僻静街道。这里远离闹市喧嚣,道路两旁栽种着整齐的法国梧桐,茂密的树冠在街道上空交织成绿色的穹顶。沿街多是些颇具欧陆风情的精品店、古董铺和高级公寓,来往的行人衣着考究,步履从容,整个街区都弥漫着一种优雅闲适的氛围。
她的目光最终锁定在街角一家新开业的咖啡馆上。这家名为静谧时光的咖啡馆门面并不张扬,整体装修采用时下最流行的欧陆复古风格。原木打造的招牌上,用烫金的花体法文书写着店名,在阳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橱窗里陈列着精致的咖啡器具和手工甜点模型,处处彰显着店主不俗的品味。
确认无误后,秦雪宁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镶嵌着彩色玻璃的厚重橡木门。门楣上的铜制风铃随即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仿佛在欢迎每一位到访的客人。扑面而来的是现磨咖啡豆的醇香,混合着新鲜出炉的甜点气息,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店内光线经过精心设计,既明亮又不刺眼,留声机里播放着慵懒的爵士乐,几位衣着得体的客人或独自阅读报纸,或三两轻声交谈,整个空间弥漫着令人安心的氛围。
一位身着笔挺马甲、系着丝质领结的年轻侍者立即迎上前来,他微微欠身,露出恰到好处的微笑:bonjour, mademoiselle. Une personne? par ici, sil vous pla?t.(法语:您好,小姐。一位吗?这边请。)
秦雪宁回以礼貌的颔首,跟随侍者穿过几张空桌,最终被引导到一个靠窗但被一盆茂盛的龟背竹半遮挡的位置。这个座位视野极佳,既能观察到门口和店内大部分区域,又不会太过显眼,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绝佳位置。
她优雅地落座,接过侍者递来的皮质封面的菜单,用戴着蕾丝手套的纤指轻轻翻动。一杯黑咖啡,不加糖。另外请给我一份提拉米苏。她的声音轻柔却清晰,每个音节都像是经过精确计算。
侍者熟练地记下点单,又贴心地询问:需要为您推荐今日的特调吗?我们新到的哥伦比亚咖啡豆非常不错。
下次吧,今天先尝尝你们的经典款。秦雪宁婉拒的同时,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整个店面。吧台后方,一位身着深灰色三件套西装的中年男子正在专注地操作着锃亮的意式咖啡机,他动作娴熟,举止沉稳,应该就是店主。而刚才引座的年轻侍者虽然动作麻利,但眼神清澈单纯,不像是受过特殊训练的特工。其他几位客人也都在自然地享用着各自的饮品,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约莫十分钟后,侍者端着一个精致的银质托盘回来了。您点的黑咖啡和提拉米苏,请慢用。他将骨瓷咖啡杯和甜点碟一一摆好,又补充道:我们店的方糖很特别,是店主特意从意大利带回来的,建议您尝试一下。说着,将一个描金的小瓷碟放在桌上,里面整齐排列着几块印有复杂花纹的方糖。
秦雪宁心头微动,这正是组织约定的接头暗号。她不动声色地取过一块方糖,慢条斯理地剥开印有特殊暗纹的包装纸,将糖块轻轻放入咖啡中,用银质小勺缓缓搅动。随后,她看似随意地将那张特殊的糖纸折叠成精巧的方形,压在咖啡杯碟的下方。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就像一位讲究的淑女在享受下午茶时光。
又过了约二十分钟,秦雪宁优雅地用完点心,抬手示意结账。那位沉稳的店主亲自走了过来,他接过钞票时,手指不着痕迹地掠过杯碟,那张折叠好的糖纸瞬间消失在他宽厚的掌心中。
merci beaucoup. Au revoir, mademoiselle.(法语:非常感谢。再见,小姐。)店主微微欠身,目光与秦雪宁短暂相接,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心照不宣的默契。
秦雪宁拿起放在一旁的手包,起身离开。当她再次推开那扇橡木门时,风铃又一次奏响清脆的乐章,她的身影很快融入了街道上的人流之中。
这次接头顺利完成。静谧时光咖啡馆,这个看似普通的休闲场所,实则是组织精心打造的新联络点。
店主是潜伏多年的资深同志,而那位年轻侍者可能只是普通雇员。
这里环境优雅,客人多为外国侨民和上流社会人士,不容易引起76号那些粗鄙特务的注意。
更重要的是,它位于法租界核心区域,日军的直接行动会受到条约限制,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从今往后,这个弥漫着咖啡香气的空间将成为秦雪宁与组织,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与陈默传递情报的重要枢纽。
那些看似平常的咖啡杯、甜点碟、方糖包装,都可能隐藏着关乎生死存亡的重要信息。
秦雪宁沿着林荫道缓步前行,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有了这个更安全、更隐蔽的新联络点,她和陈默的地下工作将如虎添翼。
秋日的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落,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然而她并不知道,就在她离开后约半小时,一个身着米色风衣、头戴软呢礼帽的修长身影推开了咖啡馆的大门。这位客人选择了一个能同时观察到吧台和门口的角落位置,点了一杯拿铁,看似在等待友人,实则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店内,特别是那位正在擦拭咖啡杯的店主。
南造云子从未放弃对陈默的追查。她布下的监视网络正在不断扩张,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任何与陈默可能产生关联的新地点、新面孔,都会立即进入她的调查名单。这家新开业的高档咖啡馆虽然表面上毫无破绽,但凭借特工特有的直觉,她还是派出了得力干将前来探查。
新的联络点已经建立,但与此同时,暗处的较量也进入了更加复杂危险的阶段。在这座看似平静的城市里,真正的斗争往往就隐藏在一杯咖啡、一张糖纸、一个眼神之中。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最为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