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0. 收服交趾 兵发大理

(一)新政落地,民心归宋

交趾码头的晨雾裹着咸腥气,在木桩间缠成白纱。刘云踩着露水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高台的木板还带着新锯的木香,是昨夜拆了元军的刑具棚改的。台下黑压压的百姓里,有半数光着脚,脚趾缝里还嵌着红河的淤泥——这些人多是被元军强征的佃农,去年汛期丢了田地,此刻手里攥着的田契边角被汗水浸得发皱,墨迹却依旧清晰。

“从今日起,”他扯开嗓子,声音撞在码头的铁皮棚上弹回来,惊飞了檐下的海鸟,“大宋治下,丁男分田二十亩,妇人十五亩,三年不纳粮。但有一条——各家出一丁从军,守得住田,才吃得稳饭。”

人群像被投了石子的水面,瞬间泛起涟漪。前排有个瘸腿老汉猛地把田契往额头上拍,枯瘦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俺那娃去年被元军拖去修船,要是能找着尸首,俺替他去军营!”旁边的妇人抱着个瘦得只剩大眼睛的孩子,孩子手里攥着块米糕,是今早分粮时领的,米香混着妇人的眼泪味,在风里飘得很远。

郑虎正指挥士兵往牛车上搬铁犁,犁铧上的红漆亮得刺眼——是用元军的血旗熬的颜料。“将军新定的‘保甲法’真神,”他弯腰将一把铁锄扛上肩,锄柄还留着老木匠刻的防滑纹,“昨晚清点户籍,连深山里的瑶民都背着竹笋来登籍,说元军在时,连他们采的蘑菇都要抽三成。”

刘云摸着腰间的铁牌,边缘被体温焐得发烫。牌上刻着十七个名字,已被红漆划得透底——都是通元的土官,家产全充了公。他转身走进临时衙门,案上堆着新造的鱼鳞图册,每页都用朱砂画着田亩形状,旁边注着农户姓名,字迹歪歪扭扭,却是文书们熬了三夜赶出来的。“让木匠铺连夜赶制木牌,”他对文书说,“每块田头插一块,用桐油浸过,写上户主和亩数,雨水泡不烂。”

三日后的祭旗仪式上,两万交趾青壮站成方阵,手里的长矛缠着红布,布上还沾着昨夜缝补的针脚。为首的阮小五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脊梁上有道月牙形的疤——是上月给元军运粮时被皮鞭抽的。他举着“宋”字旗跪在地上,旗角扫过脚背的旧伤:“将军,俺们船队闭着眼都能摸透北部湾的暗礁,愿领大军去大理!”身后的青壮齐声呐喊,声浪掀得码头的帆布棚簌簌作响,连桅杆上栖息的大鸟都伸长脖子嘶鸣。

(二)整军扬帆,舰阵扩编

交趾港的船坞里,木屑混着桐油味在晨光里蒸腾。工匠们正给缴获的元军大船换铁桨,铁锤敲打螺栓的“叮当”声,惊得水面的鱼群直跳。郑龙踩着吱呀作响的跳板跳上“独眼龙”号,这船原是元军的巡逻旗舰,船尾被炮弹炸出的窟窿此刻已补上三层铁皮,用手指敲上去,闷响里带着铁骨的沉实。

“将军您瞧,”他用铁锥往船板上划,只留下道浅痕,“这船底加了六道龙骨,比咱们的‘破浪’号还能扛撞。前几日试航,撞碎了三块礁石,船板愣是没裂。”

郭龙的三十艘大船已增至三十九艘,新添的九艘桅杆上都挂着“练”字旗,旗面是用元军的帐篷布改的。他正弯腰给士兵演示铁桨踏板,粗布裤腿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狰狞的伤疤——是去年在泉州港被火铳打中的。“这批交趾水兵真机灵,”他踩着踏板,铁叶在水里搅出漩涡,“教三天就会走‘雁行阵’,比去年泉州招来的渔民少挨一半鞭子。”

刘云站在“惊涛”号的船楼,望着码头上渐渐成型的船队。来时的三十六艘船已扩至九十六艘,三十艘改造的元军大船上,船帆被海风扯得鼓鼓的,“宋”字在阳光下红得像团火。“让斥候队再探下龙湾,”他对传令兵说,指尖在海图上敲着密密麻麻的岛礁标记,“那片海域有一千六百多个岛,最适合藏船,别让元军占了先机。”

出发前夜,阮小五领着七个渔民摸黑登上“惊涛”号,怀里揣着用油布裹的海图。图上用贝壳粘出浅滩位置,牡蛎壳代表暗礁,海螺壳标记漩涡。“元军的船不敢进月亮湾,”阮小五指着图中央的漩涡标记,指甲缝里还嵌着海泥,“那里的水流能把船舵拧成麻花,俺们用竹筏才能过,竹篙得绑着铁锚才撑得住。”

刘云展开海图,突然想起崖山海战——张世杰就是因为不熟悉水文,才让船队困在浅滩。他当下让文书抄了二十份,每艘指挥船发一份,连封蜡都用的是缴获的元军印泥。

(三)航途练兵,阵法初成

船队驶入北部湾时,刘云正站在“惊涛”号的甲板上看操练。刀阵队的士兵穿着交趾藤甲,甲片被海风浸得泛着青黑,挥刀时“呼呼”带风,把稻草人劈得棉絮乱飞。教头是个从崖山逃来的老兵,左腿从膝盖以下没了,拄着根铁拐,拐头被磨得锃亮。“记住了!”他用拐头指着地上的马蹄印,“元军的骑兵冲过来,前排蹲下砍马腿,后排直刺——去年在厓山,就是有人慌了神,才让鞑子冲散了阵。”

炮位上,阮小五正蹲在炮口旁教炮手看星象。他指着北斗星,掌心的老茧比炮身的锈迹还厚:“北斗星偏南三寸,船就往东漂半丈,这时候开炮得往左偏半尺。去年元军在这儿打偏三发,还以为是炮不好,其实是没摸透水流。”

旁边的炮手突然指着天空喊:“将军!鸟群回来了!”吴燕殊的大鸟群驮着竹筒俯冲下来,翅膀带起的风掀得帆布猎猎响。竹筒里的飞书上,斥候用炭笔写着:“大理元军在红河入海口布了二十艘船,船板包铁皮,炮口朝北。”

刘云展开附来的海图,上面用朱砂圈出“鬼门关”海峡,两岸的峭壁像刀劈过似的。“让船队变‘长蛇阵’,”他对郑龙说,令旗在手里划出弧线,“过海峡时首尾相顾,提防暗箭——元军最爱在崖壁上藏弓箭手。”

黄昏的操练里,船队突然演练“火鸦阵”。三十艘快船同时放出火箭,箭头裹着浸了桐油的麻布,在暮色里拖出红亮的尾痕,像群归巢的火鸟。阮小五看得直咋舌,手里的竹篙“咚”地戳在甲板上:“这要是打在元军船上,保管烧得连铁钉都熔了!”他不知道,这些火箭的配方来自刘云的记忆——比宋军常用的火药多三成硝石,爆燃时能把铁板烧出窟窿。

(四)北部湾险,下龙藏锋

第七日清晨,了望兵的喊声刺破晨雾:“看见下龙湾了!”刘云举起望远镜,镜片里的海面突然冒出无数青灰色山峰,有的像笔架,有的像驼峰,渔船在峰峦间钻来钻去,像穿行在石林里的鱼。“船队分三路,”他对旗手说,令旗在空中划出三道弧线,“左路沿东海岸,右路走西水道,中路直插月亮湾。”

左路的阮小五船队刚转过“笔架峰”,就撞见三艘元军巡逻船。那些船正靠在岛礁旁补网,网眼里还挂着没卸的鱼,见宋军船来,立刻起锚逃跑,船尾的狼头旗歪歪扭扭,像只断了翅膀的鸟。“追!”阮小五掌舵撞过去,快船的铁桨搅得海水发白,“砰”地撞在元军船尾,木屑纷飞中,元军士兵像下饺子似的往水里跳。

“抓活的!”阮小五甩出铁钩,勾住个戴笠帽的元军小校。那小校被拽上船时还在骂,直到阮小五撕开他的衣襟,露出里面缝的密信——上面写着“宋军船少,可固守”,墨迹被海水泡得发晕,却字字刺眼。

中路的“惊涛”号刚进月亮湾,就被暗礁挡住去路。郑龙却咧着嘴笑,让士兵放下竹筏:“元军以为咱不敢进,正好钻他们空子。”竹筏载着炮手登上附近的“独柱峰”,山顶有块平整的巨石,刚够架两门炮。“瞄准南边的元军水寨,”郑龙挥旗,声音被山风吹得发飘,“给他们来个‘天降横祸’!”

右路的郭龙船队在西水道撞见元军的补给船。三十艘货船正往大理运粮,麻袋堆得比桅杆还高,见宋军来,立刻往礁石群钻。“变‘口袋阵’!”郭龙令旗一挥,九艘大船像铁闸似的堵住出口,铁桨转动的“嘎吱”声惊得鱼群跃出水面,银光闪闪的,像撒了把碎银子。有艘货船想突围,被“破浪”号的实心弹打中船身,粮食袋“哗哗”掉进海里,引得无数海鱼疯抢,水面搅得像锅粥。

(五)岛礁合围,水寨破防

黎明的雾把月亮湾裹成团棉花,宋军的三路船队在湾心会师。刘云望着远处的元军水寨,寨墙是用珊瑚礁砌的,炮口对着海面,却没料到宋军会从陆路摸上来。“独柱峰的炮准备好了吗?”他问传令兵,昨夜派去的炮手已在山顶埋了炸药,导火索缠着防潮的油纸。

“放!”随着刘云一声令下,山顶的炸药轰然炸开,元军的了望塔像断了腰的树,“轰隆”一声砸进海里。紧接着,峰上的两门重炮开始怒吼,开花弹拖着烟痕落在水寨里,粮仓瞬间被火光吞没,浓烟卷着焦糊的米香,在雾里散得很远。

寨里的元军慌成一团,有的往船上跑,有的往山洞钻。阮小五的快船率先冲进寨门,士兵们跳上码头时,脚下的木板“咯吱”作响,踩着满地烧焦的米粒——那是元军昨夜刚运来的军粮。有个元军百夫长举着弯刀扑来,被阮小五一矛刺穿喉咙,矛尖还在滴血,他就转身大喊:“仓库里有回回炮!快搬出来!”

郭龙的大船正堵住逃向深海的元军船。有艘指挥船想撞开缺口,却被“惊涛”号的铁桨扫中船舷,船身立刻倾斜,元军将领刚爬上小艇,就被盘旋的大鸟叼了起来,扔进郭龙面前的铁笼里。“说!大理还有多少战船?”郭龙用刀敲着笼子,刀刃上的寒光映得那将领脸色惨白。“只……只剩五十艘,在澜沧江口……”他抖得像筛糠,甲胄上的铜扣“叮当”乱响。

午时清理战场时,士兵们从山洞里搜出二十门回回炮,炮身上的铜箍亮得刺眼,还有三船火药,麻袋上印着“大都军器监”的字样。郑龙摸着炮管笑,掌心的老茧蹭得铜箍发亮:“这些够用到大理了!昨天还愁炮弹不够,今天就有人送上门来。”

(六)下龙驻军,兵指大理

下龙湾的主岛上,士兵们正忙着搭营寨。郭龙指挥工匠加固码头,用元军的沉船填海,筑起道三丈宽的堤坝,夯土时用的木槌,是拆了元军的帅旗旗杆改的。“这里水深够,能停五十艘大船,”他踩着刚夯实的堤坝说,脚下的泥土还带着潮气,“往后就是咱们的海军基地,元军想从海上运粮到大理,得先问问咱们的炮答不答应。”

阮小五领着渔民在附近岛屿插旗,每面旗上都写着“宋境”二字,旗杆埋得极深,浇了桐油防蛀。“将军,这岛叫‘香炉峰’,”他指着座尖顶山,山顶的岩石被海风刮得溜光,“站在顶上能看见百里外的船影,建个了望塔,元军的船刚出澜沧江,咱们就能瞧见。”

刘云望着远处的云南方向,海面上的渔船正往回赶,渔网在夕阳里闪着银光。他想起斥候的飞书——大理的元军正往澜沧江增兵,想来是怕宋军北上。“让郑龙留三万人守下龙湾,”他对郭龙说,指尖在地图上划过红河与澜沧江的交汇处,“咱们带五万兵马,明日直取大理。”

黄昏的海面上,九十六艘战船列成“锋矢阵”,船头都对着北方,船帆被夕阳染成金红。士兵们围着篝火吃饭,交趾青壮和大宋老兵混坐在一起,用彼此的方言说笑。阮小五教大家认北部湾的星象,指着那颗最亮的星说:“那是‘指南星’,照着咱们往北走,错不了。”老兵们则讲崖山的故事,说张世杰如何用铁索连船,陆秀夫背着幼帝投海时,海水都被染红了。

刘云站在礁石上,望着渐渐亮起的火把,像条火龙绕着海岛。他知道,收服交趾只是开始,大理城外还有更硬的仗要打。但只要这九十六条船的铁桨还在转,只要身边的弟兄还握着刀,总有一天,大宋的旗帜会重新插在苍山洱海之间,红河与澜沧江的水,都会映着那抹红,再也褪不去。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