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的温馨余韵还未散尽,周一清晨,林凡刚到办公室,法务总监就面色凝重地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林总,出事了。”总监将文件放在桌上,“我们上周刚签下意向协议的‘城东新区智慧物流园’项目,地块出了状况。”
林凡眉头微蹙。这个项目是“远航”今年在鹭岛的重点布局,旨在打造一个集智能仓储、大数据调度、绿色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枢纽,前期论证充分,与市理的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地块性质清晰,原本应是水到渠成。
“什么状况?”
“规划局那边刚刚发来一份内部征求意见函,提到有专家提出,该地块毗邻的区域可能存在未探明的地质断裂带,建议对周边较大范围进行重新地质勘探,以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总监语气沉重,“这意味着,我们的项目即便能推进,也可能面临漫长的勘探周期和不确定的规划调整,甚至……地块被重新划定。”
林凡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目光锐利。文件措辞严谨,引用了某位地质专家的“建议”,程序上看似合规,但时机太过巧合。项目刚有眉目,就冒出“地质问题”?他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是哪位专家提出的建议?勘探依据是什么?”林凡问。
“函件里没提具体专家姓名,只说‘有专家反映’。依据也很模糊,说是参考了区域历史地质资料,存在‘理论上的风险’。”总监回答。
林凡靠向椅背,指尖轻敲桌面。这种模棱两可的“专家意见”,杀伤力极大。它不需要确凿证据,只需抛出“可能存在风险”的疑虑,就足以让项目陷入停滞,甚至胎死腹中。这是非常高明的狙击手段,看似遵守规则,实则暗藏杀机。
“赵天雄那边有什么动静?”林凡首先想到这个老对手。
“赵天雄最近很安静,‘鼎峰’自身难保,应该没能力也没精力搞这种动作。”总监分析道,“而且,这种手法,不像他的风格。”
林凡沉吟片刻。确实,赵天雄更喜欢直来直去的商业打压或粗暴的暗箭,这种披着“科学”和“合规”外衣的软刀子,更阴险,也更难对付。背后的人,显然更懂规则,也更谨慎。
“隐线。”林凡心中默念。他需要更准确的情报。
下午,“隐线”的初步反馈来了:那份专家意见的源头,指向了省地质研究院一位即将退休的资深研究员,姓傅。这位傅研究员学术声望很高,但家境似乎有些困难,儿子做生意亏了不少钱。最近,他妻子的账户收到一笔来自海外、经过多层复杂流转的汇款,金额不大,但来源可疑。汇款路径的终点,隐约与一个注册在维京群岛、与“星河资本”有关联的空壳公司有关。
线索再次指向了“东方资本”和奥丁·索尔森。他们像隐藏在深海下的暗礁,不直接碰撞,却总能利用水流和阴影,制造麻烦。
“林总,我们怎么办?”项目团队有些焦虑。如果启动重新勘探,至少耽误半年,期间投入的人力物力全部沉没,竞争对手很可能趁虚而入。如果放弃,前期努力付诸东流,对“远航”在鹭岛的声誉也是打击。
林凡站在巨大的城市规划图前,目光锁定在“城东新区”那片区域,眼神冷静。他不能自乱阵脚。对方出招,他必须接招,而且要接得漂亮。
“两条腿走路。”林凡转身,下达指令,“第一,明面上,积极配合规划局的要求,主动提出聘请国内最权威的三家地质机构,联合对地块及周边区域进行最全面、最公开的勘探,费用我们承担。态度要诚恳,姿态要放低,显示我们重视安全、尊重科学的立场。”
“第二,暗中查清那位傅研究员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他儿子生意的细节。看看有没有合规的、能帮到他的地方。注意方式,不要授人以柄。”
“第三,”林凡目光深邃,“既然对方用‘专家意见’说事,我们也可以找专家。联系几位在工程地质和风险评估领域真正有话语权的院士级专家,请他们以学术研讨的名义,来鹭岛考察,顺便对我们的项目方案做个‘非正式’的把关。权威的声音,需要更权威的声音来平衡。”
团队领命而去。林凡知道,这是一场暗战,比拼的是耐心、资源和智慧。对方在暗处,他在明处,必须谨慎应对,既要化解危机,又要避免落入更大的陷阱。
晚上回家,林凡脸上看不出丝毫异样。他陪阿桂搭积木,听苏晚晴讲画室的趣事,饭后还推着母亲在院子里散了步。直到阿桂睡下,书房里只剩下他和苏晚晴时,他才揉了揉眉心,略显疲惫。
苏晚晴端来一杯热牛奶,轻声问:“项目不顺利?”
林凡没有隐瞒,简单说了情况。苏晚晴握住他的手:“别太担心,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记得,秦姐的爱人好像就在省地质系统工作?虽然不是直接相关,但或许能提供些信息?”
林凡眼睛一亮。这倒是个思路。秦雪见的爱人性格清高,不涉纷争,但行业内的人脉和信息或许有用。他不想把朋友拖下水,但适当的信息咨询无妨。
“嗯,我明天问问秦姐。”林凡点头,反手握住苏晚晴的手,“家里还好吗?阿桂没闹吧?”
“都好,阿桂今天在幼儿园还得了一朵小红花呢。”苏晚晴笑着转移话题,不想再给他增加压力。
夜深人静,林凡站在书房的落地窗前,望着城市的灯火。奥丁的触角比他想象的伸得更长,也更狡猾。这次是地质问题,下次会是什么?环保?文物?还是其他更刁钻的角度?
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激起的斗志。这种高水平的博弈,虽然凶险,却也充满挑战性。他要做的,不仅是见招拆招,更要借此机会,完善自身的风险防控体系,将“远航”打造成一艘真正能抵御风浪的巨轮。
他拿起手机,发出了一条新的指令:“隐线,深度排查‘远航’所有在建和拟建项目,预判可能存在的各类潜在风险点,特别是那些容易被‘合规’手段攻击的环节。同时,开始建立我们自己的专家智库资源库。”
放下手机,林凡眼神坚定。暗礁固然危险,但对于经验丰富的舵手来说,亦是磨砺技艺、校准航向的契机。他倒要看看,这片看似平静的水域下,还藏着多少魑魅魍魉。而他有信心,一一将它们照亮,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