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 —— 嘀 —— 嘀 ——”
尖锐的警报声突然刺破实验室的宁静,应急灯瞬间切换成刺眼的橙红色,在裸露的星髓合金骨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小林正用游标卡尺测量转接板的厚度,受惊的手指一抖,卡尺 “当啷” 砸在金属地板上,读数停留在 0.8 毫米 —— 比设计值整整薄了 0.2 毫米。
“怎么回事?” 雷诺猛地站直身体,手按在腰间的爆能枪上,战术屏瞬间弹出空域扫描界面,却未显示任何敌方信号。
凯已经冲到物资管理控制台前,指尖翻飞调出警报源,脸色随数据刷新逐渐凝重:“不是敌人,是内部物资系统的一级警报。” 他将屏幕转向众人,密密麻麻的绿色进度条中,六道刺眼的红色几乎压到底部,“核心材料库存跌破警戒值了。”
所有人立刻围了上来。老周扒开人群,粗糙的手指戳在屏幕上:“星髓合金怎么只剩 15 公斤?昨天修谐振腔明明还剩半箱!”
“都用在调节器主从模块的接口加固上了。” 小林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她调出消耗记录,“星髓合金的分子稳定性是普通合金的 30 倍,必须用它做转接基板,否则撑不住武器系统的脉冲负载。但库存只够再做三块基板,传感器阵列还需要 20 公斤。”
凯的指尖划过下一项红色警报:“能量传导液只剩 3 罐。推进器冷却系统每运行 12 小时就要消耗 1 罐,现在的量撑不过 48 小时。更要命的是碳纳米管 ——” 他加重语气,“上次改造次声波调制器用掉了 90%,剩下的长度连传感器的信号总线都不够铺,没有它,灵能信号转成电信号时会衰减 60%。”
最下方的红色条目让星璃轻轻蹙起眉:灵能晶体碎片剩余 47 克,仅够维持现有调节器运行 72 小时。她伸出手,灵能流探向能量核心旁的晶体阵列,指尖传来微弱的滞涩感 —— 就像缺水的植物在勉强呼吸。“晶体的共振频率已经开始不稳定了。” 她轻声说,“如果没有新的晶体补充,之前建立的谐振场会在三天后崩溃。”
蒂姆举着能量探测器凑过来,屏幕上的波动曲线像被狂风扭曲的绸带:“刚才探测到‘奇美拉’的能量反馈变弱了,是不是和晶体有关?”
实验室里陷入沉默,只有物资系统的警报声还在断断续续地响着。老周烦躁地抓扯着头发,突然一拳砸在控制台侧面:“b9 区那艘科研船到底靠不靠谱?早知道上次就该多搜几艘废弃舰!”
“别慌。” 雷诺的声音打破沉寂,他调出星图,指尖在 b9 区外划了个圈,“b9 区的科研船只是备选目标,早在三天前我就让情报网查过更远的资源点。” 星图上突然亮起一个闪烁的红点,位于碎石带边缘的 “灰烬星环” 区域,“这里是前联邦的秘密矿场遗址,20 年前因超新星爆发的辐射尘覆盖而废弃,但矿脉里的星髓合金和晶体储量极丰富。”
凯立刻调出 “灰烬星环” 的环境数据,脸色更沉了:“辐射强度是碎石带的 8 倍,超过了我们现有防护服的承受极限。而且星环里布满失控的采矿无人机,它们的自动防御系统还在运行 —— 上次有艘海盗船进去,连求救信号都没发出来。”
“还有更糟的。” 小林补充道,“从这里到灰烬星环需要跨越两个星区,单程耗时 36 小时,远超‘追猎者’72 小时的扫描周期。我们的临时隐匿场最多维持 48 小时,返程时很可能被盯上。”
老周突然蹲下身,从工具箱里翻出一块布满划痕的金属板:“这是当年从联邦矿场捡的废料,上面有碳纳米管的残留痕迹。” 他用螺丝刀刮下一点粉末,“矿场里肯定有完整的碳纳米管卷轴,还有用于晶体提纯的设备 —— 比我们手动打磨靠谱一百倍。” 他抬头看向众人,眼里燃着执拗的光,“辐射能防,无人机能拆,总比坐在这里等着‘奇美拉’变成废铁强。”
星璃突然抬起头,额间晶体泛起淡蓝色的光晕:“我能感知到矿脉的能量波动。” 她指尖在星图上划出一条弧线,“辐射尘有个薄弱带,大概 500 米宽,能减少 70% 的辐射强度。而且那些无人机的能量核心很旧了,灵能流能干扰它们的控制系统。”
凯的眼睛亮了一下,立刻调出登陆舱的结构图:“我们可以改装登陆舱。用剩余的星髓合金做辐射屏蔽层,再把次声波调制器拆下来装在探测头上,让星璃的灵能流通过调制器放大,直接瘫痪无人机的传感器。” 他快速计算着,“物资刚好够改一艘登陆舱,续航能支撑往返。”
“人员怎么分?” 蒂姆举起手,“我能操作能量探测器,帮星璃前辈定位晶体矿脉!”
雷诺在星图上敲出分工指令:“我带凯、星璃、蒂姆乘登陆舱去灰烬星环,目标明确:优先获取灵能晶体和碳纳米管,其次是星髓合金,最多停留 8 小时。老周和小林留守,继续调试激光炮的谐振腔,同时加固‘奇美拉’的隐匿场 —— 用剩余的自愈材料修补舰体缝隙,减少能量泄露。”
“自愈材料也快没了!” 小林急声道,“只剩最后一管,最多修补三个关键部位。”
“优先补推进器喷口和能量核心舱。” 凯立刻补充,“这两个部位的能量信号最强,也是‘追猎者’的主要探测目标。自愈材料能自动填充缝隙,比手动焊接更隐蔽。” 他想起搜索到的资料,这种类似离聚物的材料能在压力下自行愈合,正是应对舰体损伤的关键。
老周突然笑了,抓起扳手拍了拍登陆舱的外壳:“放心去吧,你们不在的日子,我和小林把激光炮改成‘大杀器’。等你们带着材料回来,直接给‘奇美拉’装上‘牙齿’!”
接下来的四小时,实验室变成了忙碌的战场。老周和小林合力将最后一管自愈材料涂抹在推进器喷口的缝隙上,淡银色的胶体接触空气后迅速凝固,表面泛起细密的纹路,像皮肤在自我修复。凯和雷诺则在登陆舱内加装星髓合金屏蔽层,每一块板材都用激光焊接机固定,火花在橙红色的应急灯下溅起又落下。
星璃坐在物资箱上,灵能流如细网般覆盖登陆舱,指尖不时轻点:“左舷的屏蔽层有缝隙,辐射会漏进来。” 她指挥蒂姆调整探测器,“这里的能量波动不对,应该是晶体矿脉的方向偏移了 15 度。”
蒂姆趴在登陆舱顶部,一边调整探测头的角度,一边喊:“凯哥,碳纳米管的接口件不够了!”
凯头也不抬地递过一把螺丝刀:“拆传感器的备用接口,用星髓合金线缠三层,能临时替代碳纳米管的导电功能,就是信号延迟会增加 0.001 秒 —— 总比没有强。”
凌晨时分,登陆舱的改装终于完成。凯将最后一块晶体碎片嵌入登陆舱的探测模块,星璃的灵能流立刻涌了进去,屏幕上的辐射分布图瞬间清晰起来,薄弱带的位置闪烁着绿色的光点。“准备好了。” 她站起身,额间的晶体亮得温润,“矿脉里的晶体很活跃,它们在‘等’我们。”
雷诺检查完爆能枪的能量夹,将一份风险预案拍在控制台:“登陆后,星璃用灵能干扰无人机,蒂姆定位矿脉,凯负责拆解设备,我来警戒。8 小时一到,无论有没有集齐材料,必须返航。” 他看向留守的两人,“如果我们超过 12 小时没回来,立刻启动‘奇美拉’的应急程序,前往预设的汇合点。”
老周用力拍了拍雷诺的肩膀,把那把旧螺丝刀塞给他:“带着这个,当年修矿场设备时就靠它保命。记住,材料要拿,但人得全须全尾地回来。”
小林抱着三个能量传导液罐跑过来,塞进登陆舱的储物格:“省着点用,这是最后的储备了。还有这个 ——” 她递过一块数据板,“里面有矿场的旧图纸,标注了晶体提纯车间的位置,比瞎找快十倍。”
登陆舱的舱门缓缓关闭,蒂姆兴奋地挥舞着探测器,星璃的灵能流在舱内形成淡淡的屏障,隔绝了外界的辐射。凯最后看了一眼 “奇美拉” 的金属骨架,能量核心的嗡鸣低沉而稳定,像是在为他们送行。
“出发。” 雷诺的指令落下,登陆舱缓缓驶离停泊位,朝着灰烬星环的方向飞去。观察窗里,“奇美拉” 的身影逐渐缩小,最终被星尘淹没。
实验室里,老周和小林站在战术屏前,看着代表登陆舱的光点划破星图。屏幕角落,物资系统的警报还在闪烁,但两人的脸上没有丝毫慌乱。老周拿起扳手,走向激光炮的谐振腔:“先把镜面再打磨一遍,等他们回来,让‘奇美拉’好好露一手。”
小林调出自愈材料的使用记录,在备注栏里写下:“剩余 0.1 升,需优先补充。” 她抬头望向窗外深邃的星海,突然笑了 —— 从一开始拼凑零件,到现在能制定跨星区的远征计划,他们早已习惯了在资源匮乏的绝境中寻找生机。
登陆舱内,凯正校准辐射探测器,屏幕上的数值突然跳了一下。星璃轻声说:“辐射尘开始密集了,我们要进入薄弱带了。” 她闭上眼睛,灵能流延伸出去,像温柔的手拨开层层星尘。
雷诺看着星图上不断靠近的灰烬星环,那里的星尘泛着诡异的暗红色,像燃烧后的灰烬。他握紧了老周给的螺丝刀,金属柄的温度透过手套传来,带着熟悉的力量。“记住,” 他看向身边的伙伴,“这次不是简单的物资补给,是‘奇美拉’的生存战 —— 也是我们的持久战。”
蒂姆突然指着探测器屏幕,眼里闪着光:“前辈!探测到强能量反应!是晶体矿脉!”
星璃睁开眼,笑容在暗红的星尘光影中格外明亮:“它们在欢迎我们。”
凯调出提纯车间的图纸,指尖在屏幕上划出路线:“还有 30 分钟抵达登陆点。准备好工具,我们只有 8 小时。”
登陆舱的引擎发出稳定的轰鸣,冲破最后一层辐射尘,朝着那片蕴藏着希望与危险的矿场飞去。星海中,资源的警报从未停止,但只要这群人还在并肩前行,“奇美拉” 的光芒就不会熄灭。这场贯穿始终的资源战,他们或许会疲惫,会焦虑,但绝不会退缩 —— 因为每一块晶体、每一段碳纳米管,都是他们在星海中活下去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