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坡到镇上的路,春花走了十几年,可这回挎着装满玉米粑的竹篮,脚步却格外不一样——既有些紧张,又藏着期待,竹篮把手被她攥得微微发热,连平日里熟悉的田埂风,都好像带着股雀跃的劲儿。
头天晚上,春花特意把玉米粑分装在三个竹篮里,每个篮子底下都垫了晒干的玉米叶,既能保温,又能防粘。她还找了块干净的蓝布,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篮子边,想着摆摊时铺在地上,显得干净利索。奶奶坐在一旁看着她忙活,忍不住叮嘱:“明天早去占个好位置,街角那家老面馆旁边人多,记得多带点试吃的,咱这粑好,不怕人尝。”春花一边点头应着,一边把最后一个玉米粑放进篮子,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翻来覆去半宿没睡踏实。
天刚蒙蒙亮,春花就背着竹篮出了门。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裤脚,有点凉,可她走得飞快,路过合作社时,三秒正站在门口等她,手里还提着个小马扎:“我猜你没带凳子,赶集卖东西得坐会儿,不然腿受不了。”春花接过马扎,心里暖烘烘的,之前的紧张好像少了一半。两人一起往镇上走,三秒还在一旁给她打气:“咱这玉米粑是真好吃,肯定能卖出去,别慌。”
到镇上时,街上已经有不少赶集的人了,挑着菜的农户、推着小车的商贩,还有来买东西的街坊,熙熙攘攘的,满是热闹劲儿。春花赶紧按照奶奶说的,往老面馆旁边的街角走,那里已经有几个摊贩摆好了摊子,卖蔬菜的、卖鸡蛋的,见她过来,一位卖辣椒的大爷笑着挪了挪位置:“姑娘,来这儿摆,我给你腾点地方,这角上人多。”
春花连忙道谢,把蓝布铺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竹篮里的玉米粑倒出来,码得整整齐齐的——先在底下铺一层,再往上摞,堆得像座金黄的小山,玉米叶的清香混着玉米粑的甜香,慢慢散开来。她把小马扎放在旁边,坐下后又调整了下玉米粑的位置,确保每个路过的人都能看清。
可等了快半个时辰,路过的人倒是不少,大多只是朝她的摊子瞥一眼,就匆匆走了,偶尔有人停下脚步,拿起玉米粑看看,又放下了,没人开口买。春花心里渐渐慌了,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心想:是不是我摆的位置不好?还是大家不喜欢吃玉米粑?她低头看着那些黄澄澄的玉米粑,明明昨天大家尝了都夸好吃,怎么到了集上就没人要了呢?
旁边卖辣椒的大爷看出了她的紧张,笑着说:“姑娘,你这粑看着是好,可赶集的人都怕踩坑,没尝过的东西,哪敢轻易买?你得让他们尝尝,尝到甜头了,自然就买了。”
大爷的话点醒了春花。她想起奶奶说的“多带点试吃的”,赶紧从竹篮里掰下一块玉米粑,切成小块,放在一个干净的盘子里,又找了双一次性筷子,放在旁边。等有路人路过时,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递过筷子:“大叔大婶,尝尝吧,咱这是望海坡‘三秒种’甜玉米做的粑,免费尝,不好吃不要钱!”
起初,路人都有些犹豫,有人摆摆手走了,有人只是好奇地看一眼。春花心里有点失落,可还是没放弃,继续对着路过的人微笑着邀请。终于,一位提着菜篮子的大婶停下了脚步,看着盘子里的玉米粑,又看了看春花诚恳的眼神,接过筷子夹了一小块放进嘴里。
刚咬下去,大婶的眼睛就亮了——玉米粑软乎乎的,入口是浓浓的玉米甜香,不是那种加了很多糖的齁甜,而是玉米本身的自然蜜味,嚼两下还能拉出细细的丝,带着点玉米叶的清香,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甜丝丝的余味。大婶忍不住又夹了一块,一边嚼一边说:“哎哟,这粑是真好吃!比我之前在别处买的甜多了,还不粘牙,带着股自然的香味!”
她的声音不算小,周围路过的人都听见了,纷纷围了过来。有人问:“真这么好吃?给我也尝尝!”春花赶紧递过筷子,大家尝了之后,都赞不绝口:“确实好吃,甜得正宗!”“这粑看着就实在,没掺啥乱七八糟的东西!”
没一会儿,围着摊子的人就多了起来,有人直接问:“姑娘,这玉米粑多少钱一个?我买五个!”“给我来十个,带回家给孩子尝尝!”春花没想到突然这么多人买,赶紧起身招呼,一边收钱一边给大家装玉米粑,手忙脚乱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可心里却乐开了花。
旁边卖辣椒的大爷也过来帮忙,帮她递玉米粑,还跟大家说:“这姑娘是望海坡的,种的都是好玉米,做的粑肯定错不了!”有了大爷的帮腔,买的人更多了,没一会儿,第一个竹篮里的玉米粑就卖空了。春花赶紧打开第二个竹篮,继续卖,玉米粑的甜香在人群中散开,吸引了更多人过来。
从早上一直忙到中午,太阳升到头顶,春花带来的三个竹篮都空了,连最后一块试吃的玉米粑都被人买走了。她坐在小马扎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腿,看着手里的钱袋,沉甸甸的,心里满是欢喜——这还是她第一次自己摆摊赚钱,比预想的多太多了!
就在她收拾摊子准备回家时,一位刚才买过玉米粑的大妈追了上来,拉着她的手问:“姑娘,你明天还来不来啊?我今天买少了,想再买些给我妈尝尝,她肯定爱吃!”还有几个没买到的人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是啊是啊,明天还来吗?我们早点来等你!”
春花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笑着使劲点头:“来!明天我还来,多做些,保证让大家都能买到!”
大家听了,才满意地散去。春花收拾好竹篮和小马扎,背着空篮子往回走,脚步比来时更轻快了。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她想起刚才大家抢着买玉米粑的场景,想起大妈说“明天还来”的期待,心里像吃了玉米粑一样甜。
路过合作社时,三秒早就等在门口了,见她回来,赶紧迎上去:“怎么样?卖完了吗?”春花举起手里的钱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卖完了!全卖完了!大家都说好吃,还问我明天去不去呢!”三秒听了,也高兴地笑了:“我就说咱这玉米粑能行!明天我帮你一起做,多做些,争取卖得更好!”
春花点着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明天要多磨点玉米浆,发酵时间再长点,让玉米粑更甜;还要多带些玉米叶,把每个玉米粑都单独包起来,让大家拿着方便……她抬头望着望海坡的方向,心里充满了希望——这小小的玉米粑,不仅好吃,还真能给日子添甜,说不定,这就是望海坡农产品走出去的一条好路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