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桂芝得知生产队的队长张长明计划带人前往海城,抓捕知青刘海波和她的女儿杨秀清时,她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她深知,女儿是爱着刘海波的,不想拆散这对有情人。
她之所以给女儿80元的盘缠,就是让她去海城寻找刘海波,万一张队长等人把他们抓回到石板田村,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她担心两人的安危,害怕他们会受到伤害。
于是,她扯开嗓子,大声喊道:“张队长,你们没权利去海城抓他们,你们这样做是犯法的!”
“犯法?你哪只眼睛看着我们犯法了?”张长明皱了一下眉头,不以为然地说,“刘海波拐骗和拐卖你女儿杨秀清,那才叫犯法呢,我们只不过是去海城将他抓回到石板田村,没有向公安机关报案,送他去坐牢都算便宜他了。”
杨大成愤怒地斥责:“李桂芝,你这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连自己的女儿被拐骗了都不知道,刘海波那家伙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就算我们家秀清找到他,也不会有好结果。我们得去把他们抓回来!”
“是啊,杨秀清只有跟了我,才能得到幸福,”周木匠趁机对李桂芝说道,“阿姨,你放心,只要是去海城抓到了拐骗杨秀清那名知青,顺利地把杨秀清救回来,我是绝对不会嫌弃她的,一定要给你们家一大笔彩礼,然后跟她结婚,照顾她一辈子。”
一听说杨秀清能换来丰厚的彩礼,杨涛立马就乐了,抢着说:“妈,这事儿你就别操心了,都听我这个未来的妹夫的安排!”
面对自己这个不孝之子,李桂芝突然感到无言以对。
张长明大刀阔斧地说:“这件事就定了,杨大成与周木匠,请做好准备。我将在村里挑选另外三人,连同我本人,总共六人。我们将于明日早上一同前往火车站,乘坐列车前往海城!”
周木匠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钞票,对张长明说道:
“张队长,既然我已经答应了支付大家去海城的费用,那这1000元钱就交给你,由你来支配!”
“太好了,有了这笔钱,我们大家都可以去海城见一下世面了!”张长明见钱眼开,迫不及待地将钞票从周木匠手里接了过来。
他的手指触摸到那崭新的纸币时,他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脸上立即绽放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
在场围观的村民们见周木匠出手如此大方,他们一个个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他们钦佩周木匠的慷慨的同时,希望张长明能选中自己,跟随他一起离开石板田村,去见识海城市的繁华,领略一下城市风貌。
张长明注意到村民们开始低声讨论,便向他们摆了摆手,说道:“快去地里干活吧,这儿已经没你们什么事了,否则,将会扣除你们的工分!”
听罢,众人纷纷散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
由生产队长张长明率队,杨大成,周木匠,张富贵和两名壮硕的村民,一行六人浩浩荡荡地离开石板田村,步行二十公里,来到了火车站。
除了周木匠外,这是他们第一次乘坐火车。
他们的心情是复杂而激动的,既有对前往海城市的期待和好奇,也有对即将离开熟悉环境的不舍,还有在海城市里抓刘海波与杨秀清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意外,感到忧虑和不安。
车厢内,他们或坐或立。
有的透过窗户好奇地观察着外面飞速后退的景色,有的则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他们这次未知的旅程。
尽管车厢内的喧嚣和陌生的环境让他们感到些许不适,但更多的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感到既新鲜又好奇。
经过了漫长的三十多个小时的旅程之后,张长明与其他五位同伴终于抵达了海城市火车站。
他们拿着行李从火车站出站口走出来,站在车站广场上。
望着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的大街,街道两边的楼房,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心中充满了震撼。
眼前的景象与他们平日里熟悉的乡村风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站在那里,仿佛站在了两个世界的交界处,心中既有对未知的畏惧,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张长明的目光在四周游移,仔细地感受着这个城市的喧闹与生机勃勃的气息。
他环顾四周,观察着周围的人群,试图从他们匆忙的步履和表情中,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的眼睛在人群中穿梭,如同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那一丝线索。
张长明希望能够在这些行色匆匆的旅客中,找到能够提供帮助的人,从而打听到刘海波家在这座城市中的具体位置。
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上面写有刘海波家住址的纸条,小心翼翼地展开,然后向一名中年男人打听。
男人打量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说:“抱歉,我是来海城出差的,对这个地方并不熟悉,你还是去问别人吧!”
张长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继续在街头寻找可能知道刘海波家住址的当地人。
一名中年妇女走上前来,主动向张长明搭讪:“这位大哥,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呀?”
张长明将纸条递给她。
一见之下,妇人立即回想起前些天,一位来自乡下的年轻女子手持信封,寻找曾下乡插队的男朋友这件事。
她突然注意到这张便条上的地址与那信封上的地址一致,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犹豫片刻之后,说道:“这地方我可熟了,前几天还有个姑娘找我问路呢,我让她坐人力三轮车就去了那边!”
杨大成急切地问:“你说那个姑娘是不是叫杨秀清?”
中年妇女摇头说:“不清楚,不过,那女孩子长大挺俊的……”
经过那位妇女对女孩外貌特征的详细描述,杨大成确信无疑地表示:
“是她,就是她,她是我的女儿!”
中年妇女问:“你们是来找她的吧?”
“我们……”杨大成正欲开口,周木匠急忙打断他的话,替他回答说,“我们是来参加他们婚礼的……”
周木匠见多识广,为怕打草惊蛇,他只好用这样的谎言来搪塞过去。
中年妇女随即朝他们打量了一眼,说道:
“你们一共有多少人?”
张长明回答说:“六位!”
中年妇女眨巴着小眼睛,故伎重演地说:“我给你们找三辆人力三轮车,带你们去那儿,但是那地方挺远的,你们得给我5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