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半,星火平台的会议室里。
林照将最后一份资料分发下去,看了一眼手表。
时间刚刚好。
她环视一周,新组建的核心团队成员已经全部到齐。除了她和沈惊焉,还有三个人。
为首的是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他叫张伟,是技术部原来的算法组负责人,也就是林照口中那个“思想比较保守”的张工。
另外两个,一个叫王磊,二十多的年轻小伙,看起来很精干;另一个是刚毕业的硕士,叫孙萌,一个戴着厚厚镜片,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女孩。
这是沈惊焉亲自挑选的团队。
林照心里有种微妙的感觉。
就在一周前,她还在头疼怎么把这个沉迷游戏的少爷从他那个“洞穴”里挖出来。
而现在,他已经像模像样地坐在主位上了。
他身上那件简单的白色t恤,似乎都因为此刻的场景,而被赋予了某种领导者的光环。
沈惊焉清了清嗓子,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他没有说任何官样的开场白,直接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到投影仪上。“这是我通宵做的一个demo,”
他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和疲惫,“关于AI内容识别系统,在处理视频流时的实时反应。”
屏幕上,一段段混杂的游戏直播、秀场直播视频开始快速播放。
而屏幕的另一侧,一个数据框里,系统正以毫秒级的速度飞快地识别、标记着视频中可能出现的违规画面和敏感词汇。
“反应速度在0.5秒以内,可以同时处理至少五百个直播流,资源占用率比现有系统低百分之三十。”
沈惊焉的语速很快,眼睛里闪着光,“我的目标是,在一个月内,将这个系统优化并全面部署到星火平台。”
王磊和孙萌两个年轻人看得眼睛都直了,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和崇拜。这简直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技术场景。
“一个月?”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是张伟。
他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镜,眉头紧锁,表情严肃地看着沈惊焉。“沈总,恕我直言,这个想法太冒进了。”
沈惊焉脸上的兴奋瞬间冷却,他转头看向张伟:“哦?怎么说?”
“一个全新的系统,从demo到全面部署,按照最规范的流程,需要经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压力测试和至少两轮以上的灰度发布。”
张伟的语气一板一眼,“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连第一轮完整的测试都跑不完。”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现在的审核系统虽然老旧,但胜在稳定。星火平台现在每天有上百万的用户在线,一旦新系统出现任何不可预知的bug,导致平台大面积崩溃,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他这番话说得“专业”、“严谨”,又充满了“责任感”。
会议室里刚刚燃起的热情,瞬间被这盆冷水浇得半灭。孙萌脸上的兴奋变成了紧张,悄悄地低下了头。
沈惊焉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发出“哒、哒”的轻响。
他没有发火,只是静静地看着张伟,嘴角勾起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张工,我记得你在这个岗位上,已经五年了吧?”
张伟一愣,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是,五年零三个月。”
“五年了,星火平台的用户流失率每年都在涨,打赏收入却停滞不前。这五年,你们技术部除了日常维护,提交过几个创新性的技术升级方案?”沈惊焉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张伟的脸瞬间涨红了。“沈总,技术创新需要投入,需要预算……”
“所以,现在预算给你了,团队给你了,我这个总负责人也到位了。你却告诉我,做不到?”沈惊焉打断他,身体微微前倾,那股属于上位者的压迫感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张工,你这是在教我做事?”
“我不是这个意思!”张伟被他这顶大帽子扣下来,顿时慌了神,额头上渗出了细汗,“我只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风险……”
“风险我来担。”沈惊焉的语气不容置疑,“我的目标是一个月,这是命令,不是商讨。你们要做的,是告诉我如何实现它,而不是告诉我为什么做不到。”
会议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王磊和孙萌连大气都不敢出。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沈惊焉,也从未经历过如此紧张的会议。
就在气氛僵持到极点时,林照开口了。
她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像一股清泉,瞬间缓和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张工的顾虑,是完全有必要的。任何项目,风险控制都是第一位。”
她先是肯定了张伟,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然后,她话锋一转,看向沈惊焉:“沈总,关于部署方案,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我们未必需要一步到位,直接替换现有系统。”
沈惊焉抬眼看她,没说话,示意她继续。
“我们可以采取‘影子模式’。”林照解释道,“在第一个阶段,新系统与旧系统并行,但新系统只进行识别和标记,不执行任何拦截或下线的操作。所有操作,仍然由旧系统完成。”
“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在真实的线上环境中,检验新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率,收集海量的数据来对它进行优化,又完全不会影响到现有平台的正常运行。对用户来说,是零感知的。”
“等到第二阶段,当新系统的准确率和稳定性都通过了我们的KpI考核,我们再逐步地将审核权限,从旧系统一点点交接到新系统手上。比如,先从百分之十的流量开始,然后逐步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五十……直到最终完成百分之百的切换。”
林照的方案,清晰、稳妥,又兼顾了沈惊焉“一个月上线”的目标和张伟“控制风险”的要求。
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反驳的完美方案。
张伟张了张嘴,原本准备好的一肚子反驳的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沈惊焉看着林照,眼神里闪过一丝赞许。
他敲了敲桌子,做出最终决定。“就按林总监说的办。张伟,你负责制定详细的‘影子模式’测试方案和KpI标准。王磊、孙萌,你们两个配合我,对demo进行代码优化和模块拆分。散会。”
他站起身,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会议室。
……
办公室里。
沈惊焉烦躁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老油条!老古董!”他低声咒骂着,“还没开始干活,就先想着怎么推卸责任!”
林照将一杯水放到他手边的桌上,平静地开口:“他不是在推卸责任,他是在扞卫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
沈惊焉停下脚步,没好气地看着她:“什么权威?五年没做出一点成绩的权威?”
“对于一个在岗位上工作了五年的老员工来说,他的经验就是他最大的权威。”林照看着他,“你今天在会上,当着两个新人的面,直接否定了他的经验,把他逼到了墙角。他当然要反抗。”
沈惊焉皱起眉,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林照说得有道理。他当时确实有点上头了。
“那怎么办?就这么惯着他?”他不服气地问。
“不是惯着,是‘用’着。”林照拿起桌上的平板,调出一份组织结构图。“你看,张伟这个人,优点是严谨、熟悉流程,缺点是缺乏创新、害怕担责。这种人,你不能指望他冲锋陷阵,但他是最好的守门员。”
她用手指在屏幕上画了一个圈,圈住了张伟的名字。“让他负责测试、负责把关、负责写那些繁琐的报告。把他放在一个他最擅长、也最有安全感的位置上。你给他尊重,他才能给你效率。”
沈惊焉看着林照,看着她冷静分析、指点江山的样子,心里的那股火气,不知不觉就消散了。
他忽然发现,管理一个团队,好像比写一万行代码还要复杂。
他往沙发上一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整个人都瘫在了那里。“烦死了,真麻烦。”
林照看着他这副样子,忽然觉得有点好笑。“恭喜你,沈总,你已经成功从一个技术天才,晋级为了一个需要处理人际关系的、苦命的管理者。”
沈惊焉瞥了她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所以,这个苦命的管理者,现在可以向他那个无所不能的项目总监,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吗?”他懒洋洋地说。
“请讲。”
“我饿了。”沈惊焉摸了摸肚子,理直气壮地看着她。
林照看着他那副少爷脾气又上来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她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请准备一份下午茶,送到办公室来。嗯,再加一份提拉米苏。”
挂掉电话,她看到沈惊焉正看着她,眼睛亮晶晶的。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提拉米苏?”
林照脸上的表情僵了一下。
她怎么会知道?
大概是上次看他从冰箱里翻东西时,眼神在甜品区停留得最久吧。
她面不改色地回答:“猜的。毕竟,只有小孩子才喜欢吃这么甜的东西。”
沈惊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