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万历三十一年八月,京师尚余暑热。翰林院中,沈惊鸿正与几位同年庶吉士整理前朝实录,窗外蝉鸣聒噪,更添烦闷。

骤然而至的八百里加急,如同惊雷撕裂了沉闷——福建泉州府于八月十五夜遭特大风暴潮袭击,海堤崩毁,海水倒灌,府城及沿海各县尽成泽国,死伤枕藉。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万历皇帝难得上朝,脸色阴沉地听着户、工二部尚书奏报灾情。朝堂之上,很快陷入了惯常的争论:户部哭穷,言及太仓库空虚;工部则强调海塘修复工程浩大,非巨资不可;更有科道官引述天人感应,奏请皇帝修德弭灾。

沈惊鸿在翰林院值房中,听着同僚们引经据典的空泛议论,眉头紧锁。他放下手中的《水经注》,走到悬挂的《坤舆万国全图》前,目光落在东南沿海那曲折的海岸线上。风暴潮……他脑海中浮现的是另一个时空里关于海啸、台风灾害的应对知识。

“惊鸿年兄,对此灾有何高见?”一位姓王的庶吉士见他凝视图谱,不由问道。

沈惊鸿转过身,语气沉静:“高见不敢当。只是觉得,眼下当务之急,并非空谈灾异或争论钱粮多寡,而是如何最快稳住灾情,救人活命。”

他走回书案,铺开纸张,提笔蘸墨:“泉州地处要冲,商贸繁盛,人口稠密。如今猝遭大灾,首要者三:一曰安民,防止灾后动荡;二曰防疫,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三曰恢复,尽快疏通航道,恢复民生。”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要点:“安民需以工代赈,招募灾民清理废墟、抢修堤防,使其得食,免生乱象。防疫需分区设点,集中处理溺毙人畜,广撒石灰,并由官府统一调配药材,设立施药局。恢复则需朝廷明令,暂免商税,鼓励海商尽快恢复通航,此乃泉州命脉所在。”

同僚们围拢过来,看着他条理清晰的记录,有人点头,有人则不以为然:“沈年兄所想虽好,然施行起来谈何容易?钱粮从何而出?官吏如何派遣?只怕层层盘剥,到头来百姓依旧受苦。”

“事在人为。”沈惊鸿目光坚定,“正因其难,才需我等建言,力求章程周密,监管得力。岂能因噎废食?”

当夜,沈惊鸿回到府中,书房灯火长明。他没有急于起草正式的奏疏,而是先根据现有信息,尽可能详细地推演救灾步骤。他回忆着后世救灾的“黄金72小时”理念,虽知在此时代难以完全实现,但仍力求将响应时间压缩到最短。

苏卿卿端来宵夜,见他伏案疾书,轻声问道:“可是为泉州灾事忧心?”

沈惊鸿叹了口气,将心中所想告知妻子:“……如今朝堂议论,多在钱粮数目上打转,于具体救灾方略,却鲜有切实之论。我人微言轻,纵有想法,恐也难以上述天听。”

苏卿卿沉吟片刻,道:“夫君何必拘泥于正式奏章?徐师明日当值经筵,或可借此机会,将夫君所思,以探讨古籍经义为名,委婉陈说。太子殿下仁厚,若闻之,或能留意。”

沈惊鸿眼睛一亮。这确是个办法。经筵讲学,本是君臣探讨治国之道的机会,虽多流于形式,但若能巧妙引导,未尝不能传递信息。

他重新铺开纸,不再写具体的救灾条款,而是着手撰写一篇《论〈周礼〉荒政与今时之宜》的文章。文中,他借阐释《周礼·地官司徒》中“荒政十二”之策,结合历代救灾得失, subtly 融入自己关于以工代赈、分区防疫、快速恢复商贸等想法,力求引经据典,言之有据,使其更像一篇学术探讨,而非直接的政治建言。

直到东方既白,文章方才草就。沈惊鸿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既表达了观点,又不至于过于突兀,这才小心收好。

次日,徐光启在经筵之上,果然寻机将沈惊鸿文章中的部分精要,以“近日观翰林后进所论,颇有所得”为由,向时任皇太子、实际听讲的朱常洛进言。朱常洛听得很认真,尤其对“以工代赈,使民得食且固堤防”以及“速通商路,以泉州之利养泉州之民”两点,特意询问了几句。

虽然这篇文章和太子的关注,并未能立刻改变朝廷救灾的整体方略,但其务实、高效的思路,却给朱常洛和部分务实派官员留下了印象。数日后,朝廷下达的救灾谕令中,竟真的出现了“着地方官酌量招募灾民,协助修复塘堤,以代赈济”以及“速查航道,许商船尽早通行”等条款,与沈惊鸿的建议不谋而合。

消息传到翰林院,几位知晓内情的同年再看沈惊鸿时,目光中已带上了几分不同。这位最年轻的庶吉士,似乎并不仅仅会格物造铳,于经世济民之道,亦有独到之处。沈惊鸿对此却并无得色,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或许还在后面。他望着窗外渐起的秋风,心中隐有预感,多事之秋,恐怕真的要来了。

泉州风灾的善后事宜尚未理清,朝堂依旧在为钱粮、人事争吵不休之时,一件更为骇人听闻、且直接挑战天朝威严的消息,如同又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万历三十一年的十月。

十月初,往来于吕宋(菲律宾)与福建之间的海商,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噩耗——西夷西班牙人,于十月三日在吕宋马尼拉,对当地华人进行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屠杀! 遇难者估计超过两万,其中多为经商、务工的闽籍子弟,积攒多年的财富被劫掠一空,马尼拉河边尸骸塞流,惨状令人发指!

消息最初仅在福建籍官员和与海贸相关的圈子内秘密流传,许多人初闻时甚至不愿相信。然而,随着更多细节通过不同渠道传入,尤其是几位侥幸逃脱、历经艰险返回泉州的商人血泪控诉,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再也无法掩盖。

一股压抑的愤怒和屈辱感,开始在部分官员心中蔓延。然而,令人心寒的是,朝堂之上的初始反应,竟是诡异的沉默和某种程度的“理智”。

“……那些商民,背井离乡,逐利海外,本就非安分之辈。如今招致番夷忌恨,引来杀身之祸,虽情有可悯,然亦有其自取之咎。”一位礼部官员在非正式场合如此评价。

“吕宋远在重洋之外,非我王化所及。为些许商民与西夷构衅,兴师动众,耗费国帑,非智者所为。不若遣一介之使,略加诘问,令其收敛即可。”这是某些阁部重臣私下透露的看法。

甚至有人担忧,若强硬应对,会影响与西班牙人的白银贸易,于国库不利。

这种论调,传到翰林院中,让许多年轻气盛的庶吉士感到愤懑,却又一时不知如何反驳。毕竟,传统的华夷观念和“重农抑商”的思想根深蒂固,海外华人的地位确实尴尬。

沈惊鸿是第一时间从徐光启和邓玉函神父处得知详细情况的。邓玉函带来的不仅是消息,还有西班牙殖民者出于炫耀或记录目的而写下的一些文字资料(拉丁文或西班牙文,由邓玉函口译),其中透露的预谋、残忍与傲慢,令人发指。

沈惊鸿听完,沉默了许久。他放下手中正在校勘的书稿,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开始凋零的树木,背影僵硬。同僚们察觉到他的异常,却无人敢上前打扰。

几天后,在一次翰林院内部关于“四夷宾服之道”的例常讨论中,当一位老成持重的侍读学士再次重申“怀柔远人,不宜轻启边衅”的老调,并隐隐将吕宋华人的遭遇归因于“不守本分”时,沈惊鸿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脸色铁青,平日里温润的眼眸此刻燃烧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显得有些沙哑,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厅堂:

“荒谬!彻头彻尾的荒谬!”

满堂皆静,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那侍读学士更是愕然地看着他,脸色难看。

沈惊鸿无视那些惊诧、不解甚至带着责备的目光,他环视众人,一字一句,如同掷地有声的冰凌:

“我只问诸位一句:那马尼拉河边堆积如山的尸骸,那被劫掠一空的血汗财富,那在番夷屠刀下哀嚎求饶的,是不是我大明子民?!他们的籍贯,是否还在福建布政使司的册簿之上?!”

他向前一步,目光锐利如刀,直刺那位侍读学士:“背井离乡?逐利海外?他们带出去的,是我大明的瓷器、丝绸、茶叶!他们换回来的,是充盈太仓库的白银!他们扬的是我华夏的声威!他们何罪之有?!难道我大明煌煌天威,竟庇护不了在外的子民?难道我辈读圣贤书,竟能坐视数万同胞如猪狗般被屠戮而无动于衷?!”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一种悲愤的力量:“番夷无道,戕我赤子,掠我财货,此乃藐视天朝之奇耻大辱!若朝廷对此默不作声,天下藩属将如何看我?四海侨民将何以自存?国格何在?颜面何存?!”

“必须严惩凶徒!”沈惊鸿几乎是吼了出来,“当立即遣使,严词诘问西班牙国王,令其交出元凶,抵偿性命,赔偿损失,抚恤遗孤!若其敢有半句推诿,便断其商路,禁其往来!我大明水师纵不能万里远征,亦当陈兵闽海,宣示天朝之威!要让那些西夷明白——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凡有华人处,皆受大明庇护!伤我子民者,虽远必究!”

这番石破天惊的言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在翰林院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有人被他激烈的言辞吓得脸色发白,有人觉得他过于狂悖,不识大体。但更多年轻官员,尤其是那些心中同样憋着一股气的庶吉士,只觉得胸中块垒尽去,一股热血直冲头顶,看向沈惊鸿的目光充满了激动与钦佩。

沈惊鸿不再多言,他坐下,胸膛仍在剧烈起伏。他知道这番话会带来什么,但他不后悔。当夜,他闭门谢客,燃烛疾书,将满腹的悲愤与强硬的主张,化作一篇檄文般的奏疏——《为吕宋数万罹难同胞乞伸冤抑疏》。文中,他详细列举惨状,痛斥妥协论调,强烈要求朝廷采取最强硬的外交姿态,并做好有限的军事准备,以扞卫帝国尊严与海外子民的安全。

他没有通过常规渠道递交,而是直接将奏疏送到了徐光启府上,请其转呈东宫。他知道,只有寄望于同样年轻、或许尚存血性的太子,这篇奏疏才有一线可能发挥作用。

朱常洛在东宫读到这篇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怒火与担当的奏疏时,深受震撼。他反复阅读着“虽远必究”、“伤我子民者,必偿其命”等句,只觉得一股久违的热流在胸中激荡。他习惯了朝臣们的圆滑与算计,何曾见过如此直接、如此毫无保留地为子民请命、维护国格的举动?

“好!好一个沈惊鸿!”朱常洛猛地一拍桌案,眼中异彩连连,“非此血性,不足以振国威!非此担当,不足以安天下!此真国士也!”

沈惊鸿在吕宋事件中表现出的极度强硬和“护犊子”般的立场,虽然引来了不少非议,却极大地赢得了太子朱常洛的赞赏与共鸣。这份奏疏,也如同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开始在暗流涌动的朝堂上,激起更大的波澜。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