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司的警车碾过暮色里的青石板,停在锁龙井旁时,我攥着桃木锁的手心已经沁出细汗。
锁身上丙字库母丝留下的焦痕,此刻竟带着异样的发烫,像老头子当年在丙字库替我挡邪祟时,掌心传来的温度,只是这烫意里,多了几分预警的躁动。
沈青梧拎着检测箱跟在身后,镇魂司的小李和小王扛着探照灯,靴底踩在井边的青苔上,发出 “吱呀” 的轻响,在寂静的暮色里格外刺耳。
锁龙井的青石雕井栏爬满岁月的痕迹,东侧第三块镇砖果然如老头子笔记里所记,边缘裂着道细微的缝,指尖贴上去,能触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和玄阴会残卷里 “镇砖松动则邪气藏” 的描述分毫不差。
“先测邪气浓度。” 我蹲下身,看着小李打开文气检测仪。
屏幕亮起的瞬间,我的心跟着沉了沉 —— 上午在天枢司跳得剧烈的青灰波纹,此刻竟平得像冻住的湖面,只有偶尔闪过的微弱波动,证明这里的邪气没散,只是被人刻意压了下去。
“不对劲,” 小王举着探照灯往井里照,黑沉沉的水面泛着点青光,却没了之前的锁链响,连风都绕着井栏走,静得反常。
我把桃木锁按在镇砖裂缝上,锁身的 “镇邪纹” 只亮了点淡金光,比上午弱了太多。
指尖顺着裂缝摸下去,之前渗出的透明粘液已经干结,只留下道浅浅的印子,像被人用布擦过。
“邪气藏进井壁了。” 我站起身,目光扫过井壁的青砖,那些被青苔覆盖的砖缝里,似乎藏着什么。
沈青梧蹲下身,用棉签蘸了点镇砖缝里的灰尘,放进检测盒:“先回去化验,说不定能找到他们藏邪气的法子。”
她话音刚落,小王突然 “哎” 了一声,探照灯的光柱定在井壁靠近水面的位置:“张司长,你看这块砖!”
我顺着光看去,井壁上有块青砖的青苔比周围淡了圈,像是被人刻意清理过。
小李递来加长的高清摄像头,我小心地往井里伸去,屏幕上的画面渐渐清晰 —— 青苔下的砖面,竟刻着个指甲盖大小的 “仙” 字,笔画边缘沾着新鲜的泥土,显然刚刻上去没多久。
“这是什么?” 我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指尖攥紧桃木锁。
玄阴会的玄阴印、文渊阁的子丝符,我见过的邪祟印记里,从来没有这样简洁的 “仙” 字。
我想起老头子教我辨邪符时说的 “邪祟最会伪装,越像‘正道’的印记,越要当心”,后背突然泛起层凉意。
“要不要我下去撬下来?” 小李扛着安全绳走过来,“说不定砖里藏着更多线索。”
“不行!” 我赶紧拦住他,“井壁砖连着地脉,贸然撬动会惊动邪气,要是玄阴会在里面设了陷阱,你会被地脉气缠上。”
我摸出手机,翻出老头子的笔记照片 —— 泛黄的纸页上,用松烟墨写着 “锁龙井井壁三尺下有暗河,邪祟喜藏于暗河旁”,再看屏幕上的 “仙” 字印,正好在井壁三尺处,位置分毫不差。
沈青梧凑过来看了眼照片,又盯着屏幕里的 “仙” 字:“九锁前辈的意思是,邪祟在暗河里?可这‘仙’字…… 和玄阴会、文渊阁都没关系,会不会是新势力?”
我没说话,只是把桃木锁对准井壁的 “仙” 字印。
锁身突然剧烈发烫,比之前更烈,文气检测仪的屏幕也跟着跳了道青灰波纹。
“这印记有问题。” 我调整摄像头角度,“你们看‘仙’字的最后一笔,其实藏着道细痕,和玄阴会残卷里的‘地脉引’纹路像不像?”
小王凑近屏幕,眯着眼看了半天:“还真像!他们为什么把邪符改成‘仙’字?”
“怕我们联想到之前的线索。” 沈青梧的声音沉了些,“之前的松烟墨补符压了邪气,他们想换种方式引动地脉,又怕被我们识破。” 她顿了顿,看向我,“暗河在井壁下,我们没法直接查,怎么办?”
我摸出怀里的《地脉纪要》,指尖翻到老头子写的 “借镇砖文气探暗河” 那页,突然停住 —— 书页边缘有块淡墨痕,像是被人刻意抹过,我用指甲轻轻刮了刮,墨痕下竟显出个 “升” 字的残痕,笔画收尾的弧度,和 “仙” 字最后一笔的暗痕,几乎一模一样!
“你们看这个!” 我把《地脉纪要》递过去,“‘仙’字其实是‘升’字改的!玄阴会故意削去‘升’字的一撇,伪装成无关的印记!”
沈青梧接过册子,对比着屏幕里的 “仙” 字和墨痕下的 “升” 字,突然倒吸口凉气:“这么说,‘仙’字印和《地脉纪要》里的‘升’字残痕,是同一伙人留下的?九锁前辈当年抹掉‘升’字,是怕被玄阴会发现?”
我攥紧《地脉纪要》,突然想起玄阴会残卷里的一句话:“升仙引脉,需借锁龙井暗河气。” 当时没懂 “升仙” 是什么,现在才明白,“升” 字才是关键,“仙” 字只是伪装。
我掏出松烟墨和毛笔,沾了点灵脉泉水,在镇砖裂缝处画起 “镇邪纹”,墨汁刚渗进砖缝,井壁的 “仙” 字印突然泛出银光,文气检测仪的屏幕也跟着跳了道清晰的青灰波纹 —— 暗河里的邪气,被镇砖的文气惊动了。
“邪气在暗河里!” 小李兴奋地指着屏幕,“只要顺着‘仙’字印找,肯定能找到玄阴会的引脉点!”
我放下毛笔,心里却没轻松多少。
玄阴会把 “升” 字改成 “仙” 字,藏在井壁暗河旁,显然做了长期打算。“小李,你带两个人 24 小时守在这里,” 我把《地脉纪要》里的注意事项抄给他们,“每天用松烟墨补符,一旦‘仙’字印泛银光,立刻通知我。”
临走时,我回头望了眼锁龙井。
暮色里,“仙” 字印藏在青苔下,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摸出玄阴会的残卷,在 “升仙引脉” 那页用铅笔描着 “升” 字,越描越觉得心惊 —— 这个字的笔画,和《地脉纪要》里的残痕、井壁的 “仙” 字印,像是同一人所写。
老头子当年没说完的话,残卷里藏着的秘密,还有这个改头换面的 “升” 字,像张网,慢慢缠向锁龙井的地脉,也缠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