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阳光渐渐有了夏天的热度,写字楼外的梧桐树已经枝繁叶茂,透过窗户洒在工位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校园文化月” 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我每天的日程都被填得满满当当 —— 整理活动总结报告、对接高校结算款项、收集媒体报道素材,偶尔还要帮主管准备下一个校园活动的初步方案,连喝口水的时间都得挤。
早上刚到公司,就看到小雅拿着一叠发票过来:“张凡,A 大的活动经费报销单我整理好了,你帮忙核对一下金额,没问题的话就交给财务。对了,b 大那边发来了活动反馈表,说学生满意度高达 92%,主管让你把这个数据加到总结报告里,重点突出。”
我接过发票和反馈表,一边核对报销金额,一边点头:“放心,我上午就弄完,下午把总结报告初稿发给主管。” 指尖划过报销单上的数字,每一笔支出都对应着活动中的具体环节 —— 从嘉宾的交通补贴到演出设备的租赁费,想起当初为了控制预算反复和商家砍价的日子,如今看着顺利收尾的项目,心里满是踏实的成就感。
中午吃饭时,主管突然在部门群里发了消息:“下午三点开部门会议,讨论下季度校园活动规划,大家提前准备好想法。” 我赶紧拿出手机,翻出之前记录的 “校园活动创意清单”—— 有 “校园创业市集”“非遗文化进校园” 等几个方向,还标注了每个活动的预算预估和潜在合作高校,打算下午在会上提一提。
下午的会议上,主管先总结了 “校园文化月” 的成果,特意提到:“这次项目能顺利落地,张凡功不可没,从前期调研到后期执行都很细致,媒体报道量比预期多了 30%,值得表扬。” 同事们都朝我看过来,我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心里却悄悄松了口气 —— 这段时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
讨论下季度规划时,我鼓起勇气提出了 “校园创业市集” 的想法:“现在很多大学生有创业想法但缺展示平台,咱们可以联合高校创业孵化中心,办一场创业市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产品或项目,还能邀请投资人过来,说不定能促成合作。” 主管眼睛一亮:“这个想法不错,贴近学生需求,还能拉到企业赞助,张凡,这个项目后续你可以重点跟进。”
散会后,我正对着电脑梳理 “校园创业市集” 的初步框架,突然想起辅导员上周发的通知 —— 五月初要开始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六月中旬答辩,这意味着我得提前向公司请假,回学校专心搞论文。手里的鼠标顿了顿,心里泛起一丝纠结:现在正是项目推进的关键期,突然请假会不会影响工作?但论文答辩是毕业的关键,也不能耽误。
晚上回到宿舍,我翻出毕业论文的选题 ——《校园活动策划中的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研究》,正好能结合这段时间的实习经历来写,资料倒是不缺,但需要花时间整理分析。逼哥看到我对着电脑发呆,凑过来说:“凡哥,你咋了?还在想工作的事?”
我把请假的顾虑跟他说了,逼哥想了想:“论文答辩是大事,肯定得回去啊。你跟主管好好说,把工作交接好,应该没问题。你之前帮公司做了那么多事,主管肯定能理解。” 老王也说:“是啊,我听说有的公司还会给实习生留时间写论文呢,你跟主管沟通的时候,把时间安排说清楚,让他放心。”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加快手里的工作进度,把 “校园文化月” 的总结报告定稿、和高校完成款项结算,一边整理 “校园创业市集” 的资料,标注好需要跟进的节点和对接人,方便后续同事接手。四月中旬,我终于鼓起勇气敲开了主管办公室的门。
“主管,有件事想跟您申请一下。” 我递上提前写好的请假申请单,“五月初到六月中旬,我得回学校写毕业论文和准备答辩,这段时间可能没法来上班,想跟您请假。” 主管接过申请单,眉头微微皱了皱,沉默了几秒。
我心里有点紧张,赶紧补充:“我已经把手里的工作都整理好了,‘校园文化月’的总结报告和款项结算都弄完了,‘校园创业市集’的初步资料也整理好了,对接人信息和后续步骤都标清楚了,交给小雅或者阿凯都能跟进。请假期间我也会保持手机畅通,有紧急情况随时能联系到我。”
主管看着申请单,又看了看我,慢慢笑了:“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论文答辩确实重要,放心吧,假我批了。你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大家有目共睹,就算请假,也没人会说什么。不过‘校园创业市集’这个项目,我还是希望你能多关注,有想法随时跟我沟通,等你答辩完回来,咱们再好好推进。”
听到主管同意,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谢谢主管!我肯定会跟紧项目,答辩完尽快回来。” 走出办公室,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之前的纠结和顾虑一扫而空 —— 原来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坦诚沟通,很多问题都能顺利解决。
四月底,我把手里的工作正式交接给小雅,还特意跟她一起梳理了 “校园创业市集” 的对接流程:“A 大创业孵化中心的李老师负责对接场地,你可以先跟他确认市集的时间,最好定在五月下旬,避开学生的期中考试;赞助方面,之前合作过的几家企业对创业类活动比较感兴趣,我把联系方式发你,你可以先初步沟通。”
小雅点点头,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放心吧,我会跟紧的,有不懂的就给你打电话。你在学校好好写论文,答辩顺利!” 同事们也纷纷过来跟我说 “加油”,还有人给我塞了小零食,让我 “补充能量,好好写论文”。
收拾好工位上的东西,我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办公区 —— 这里承载了我大半年的实习记忆,从第一次写策划方案的紧张,到独立负责项目的从容,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和主管的信任。走出写字楼,晚风带着花香吹过来,心里满是期待 —— 期待着顺利完成论文答辩,也期待着答辩后回到这里,继续推进未完成的项目。
回到宿舍,逼哥、小林子和老王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学校。“凡哥,你请假批了?” 逼哥笑着问。我点点头:“批了,五月初就能回学校。” 小林子拿出相机:“等回学校了,咱们一起拍点论文写作的日常,留作纪念。” 小胖也发来微信:“凡哥,回学校咱们一起去图书馆写论文,互相监督,效率更高。”
看着兄弟们的关心,我心里暖暖的。四月的忙碌画上了句号,五月的论文写作和答辩即将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我,但只要身边有这些可爱的人,有这份对生活的热情,我就有信心面对一切,在平凡的日子里,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