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热闹喧嚣,如同燃尽的烟花,在空气中留下淡淡的硫磺气息后,便悄然散去。寒假进入了尾声,日历翻到了正月十二,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种不同于年节慵懒的、略带紧张的新鲜气息——开学的日子临近了。
清晨,季晨熙醒来,发现妈妈已经在他的书桌前忙碌了。桌上摊开着他的寒假作业本、空荡荡的书包,还有一摞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课本。楚颜正拿着一块微湿的软布,仔细地擦拭着课本的封皮,然后一本一本地检查页脚,抚平可能存在的细微卷边。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妈妈,早上好。”季晨熙揉着眼睛走过去。
“宝贝醒啦?”楚颜回过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来,看看你的新书。这学期是二年级下册了,内容更有趣了哦。”
季晨熙爬上椅子,好奇地翻看着新课本。语文书的封面是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的彩色图画,数学书印着各种有趣的几何图形,自然书的封面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他小心翼翼地摸着光滑的封面,闻着好闻的墨香,心里对即将开始的新学期隐隐生出一丝期待。
“我们来一起整理书包,好不好?”楚颜拉过儿子的小手,“就像战士出发前要检查装备一样,把学习用品准备好,新学期才能顺利启航。”
母子俩一起动手。楚颜负责“宏观规划”:她把大大小小的课本、练习册按照课程表和大小顺序理整齐,工整地写上名字。季晨熙则负责“精细操作”:他拿出铅笔盒,把寒假里用短了的铅笔一一取出,用卷笔刀仔细地削尖,露出崭新的铅芯;给橡皮擦掉碎屑;把直尺和三角板擦得亮晶晶的;最后,他把那支爸爸年前买给他的、上面印着小小火箭图案的钢笔,吸满了蓝黑色的墨水,郑重地放在笔盒的特定卡槽里。
“爸爸说,用好钢笔写字,字会更有力气。”他一边摆弄钢笔,一边小声对妈妈说,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回忆。
楚颜的心微微一颤,她看着儿子认真的侧脸,柔声应和:“是啊,爸爸说得对。用好工具,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这是爸爸希望看到的。”
整理完文具,季晨熙又跑回自己的房间,从床头拿来了那枚一直陪伴他的“平安方向牌”。他拿着木牌,看着已经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书包,有点犹豫地看向妈妈。
楚颜明白他的心思,她接过木牌,用软布轻轻擦拭了一下,然后拉开书包最里层那个带拉链的小隔袋,将木牌小心地放了进去,拉好拉链,轻轻拍了拍那个位置,说:“让它也陪着你去上学,就像爸爸在给你加油一样。不过,上课要专心,不能老是摸它,好不好?它的力量是放在心里的。”
季晨熙重重地点头:“嗯!我知道!我就把它放在里面,想爸爸的时候,心里知道它在就行。”
最后,楚颜拿出一本崭新的、封面画着星空图案的笔记本,递给儿子:“这是妈妈送你的新学期礼物。可以用来记笔记,也可以写写每天有趣的事,或者……画点你想画的东西。”
季晨熙接过笔记本,爱不释手地摸着封面,忽然抬头问:“妈妈,我可以把新学期里我觉得最棒的事情记下来吗?等爸爸回来,给他看!”
“当然可以!”楚颜的眼眶有些发热,她蹲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爸爸虽然不能每天陪着你,但他一定非常想知道你每一天的进步和快乐。你把新学期的故事记下来,就是送给爸爸最好的礼物之一。”
整个上午,母子俩都在为开学做着准备。气氛平静而有序,充满了对新起点的期盼。季晨熙不再是那个需要事事被催促的小小孩,他会主动提出“妈妈,美术课要带水彩笔吗?”“跳绳要不要也放进书包备用?”,展现出一种小主人翁的责任感。
午饭时,王奶奶做了寓意“聪明伶俐”的葱油拌面和“百分百”的糖水荷包蛋。季晨熙吃得特别香,仿佛要把这份美好的祝愿都吃进肚子里,转化为新学期的能量。
下午,一切准备就绪。书包鼓鼓囊囊地立在书桌旁,散发着新书和清洗过的布面混合的、令人安心的气味。季晨熙看着这个承载着新期望的行囊,心里有一种踏实的感觉。他走到阳台,看着窗外午后明媚的阳光,深深吸了一口气。寒假里堆的雪人早已融化,但那份冬日积蓄的宁静与思考,似乎已沉淀为他内心的一部分。
晚上,临睡前,他在那本崭新的笔记本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班级、姓名和日期。在第二页,他画了一个背着书包、走向学校大门的小人背影。在小人的头顶,他画了一个小小的箭头,指向远方。他没有写太多字,只是在旁边标注:
“新学期,新开始。爸爸,我会加油的!”
合上笔记本,他摸了摸胸前衣料下那个小隔袋微微凸起的轮廓,心里充满了平静的力量。开学,不仅仅是背上书包走进校园,更是背起了一份来自家人的爱与期望,以及自己对自己的一份承诺。那枚贴身收藏的“平安方向牌”,此刻仿佛不再仅仅是指引归途的象征,更化为了陪伴他踏上新旅程的、无声的嘱托与勇气源泉。夜色温柔,预示着明天,将是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