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运输机在西北高原稀薄的空气中平稳飞行,下方是连绵起伏、色彩斑斓的群山与戈壁,大地如同被巨神用斧凿劈砍过,留下深邃的沟壑和嶙峋的脊线。飞行了约一个多小时,视野前方出现了一片被巍峨雪山环抱的巨大盆地。盆地边缘是陡峭的岩壁,内部地势相对平坦,但布满了巨大的沙丘链、干涸的河床遗迹和零星分布的耐旱灌木丛,一片荒凉死寂的景象。这里便是地图上标注的“寂灭之湖”盆地。
飞机没有直接飞入盆地中心,而是在盆地边缘一处相对隐蔽的、背风的山谷中缓缓降落。这里已经提前由先遣人员建立了一个简易的临时营地,几顶迷彩帐篷、伪装网覆盖的物资堆栈以及一套小型太阳能发电装置构成了前沿基地的雏形。
舱门打开,凛冽干燥的高原寒风瞬间灌入,带着沙土的气息。林凡深吸一口气,率先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脚下是松软的沙砾和坚硬的戈壁石,空气中氧含量明显低于平原,但对于经历过斯瓦尔巴极寒和“黑域”基地窒息的林凡来说,这种环境尚可适应。他活动了一下筋骨,感受着【坚韧不拔】被动带来的身体韧性,同时悄然运转【星核共鸣】,尝试感知这片土地深处隐藏的秘密。
感应很模糊,不同于“燧石之心”那种躁动不安的能量,这里的“底蕴”更加深沉、晦涩,仿佛一头沉睡万古的巨兽,连呼吸都微不可察。但林凡能隐约捕捉到,在盆地最深处的下方,确实存在一种极其微弱、但异常古老的能量场,如同沉睡的心跳,缓慢而规律。
“各小组按照预定计划,迅速展开工作!”行动队安保负责人“山猫”的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现场的寂静。他是一名皮肤黝黑、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汉子,动作干练,立刻指挥队员们开始卸载装备、加固营地、架设通讯和监控设备。
地质学家和气象学家带着助手,开始勘测营地周边的地质结构和气象数据,安装自动气象站和地震波监测仪。考古学家和密码破译专家则迫不及待地摊开古老的地图和资料,对照着盆地的实际地形,寻找可能存在的遗迹线索。
超自然现象研究总局的吴教授和沈博士则显得格外安静。吴教授拿着一个罗盘状、但刻满了复杂符号的古老仪器,在营地周围缓缓踱步,时而蹲下抓起一把沙土仔细嗅闻,时而抬头望向远方的雪山之巅,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与这片土地进行某种无声的交流。沈博士则打开了一个银色的手提箱,里面是各种林凡从未见过的精密电子设备,他熟练地组装起一个带有多个探针的能量场探测仪,开始扫描周围的能量波动,眼镜片后的目光冷静而专注。
苏晚晴则迅速投入到后勤工作中,与几名队员一起清点物资、搭建通讯中心、建立与后方基地的稳定数据链路。她的存在,让这片荒凉之地多了几分温暖和秩序。
林凡作为现场指挥,并没有急于下达具体指令,而是先观察着整个团队的运作和周围的环境。他走到营地边缘一处较高的沙丘上,放眼望去。整个盆地辽阔无比,直径超过五十公里,夕阳的余晖将沙丘染成一片金黄,与远处雪山的皑皑白雪形成鲜明对比,景色壮美却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苍凉和孤寂。根据资料,那个周期性出现的“幻湖”,就应该在这片盆地的中央区域。
“感觉怎么样?这里的气息……很特别。”吴教授不知何时走到了林凡身边,望着远方,语气带着学者特有的探究欲。
“嗯,很古老,很……安静。”林凡点点头,谨慎地选择着词汇,“但安静的下面,似乎藏着很多东西。”
吴教授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凡一眼,微笑道:“你的感知很敏锐。这片土地,在多个古代文明的传说中,都被称为‘神弃之地’或‘轮回之眼’。据说,这里是连接现实与虚无的边界,湖水现,则天门开,湖水隐,则万物寂。能找到这里,本身就是一种缘分。”
林凡心中一动,吴教授的话似乎暗合了某些信息。他没有深问,转而问道:“教授,您觉得‘湖影’出现的条件,除了地质和气候,是否真的需要某种……能量共鸣?”
吴教授抚摸着手中的古怪罗盘,沉吟道:“天地万物,皆有其律。寻常的湖泊,依水而生,依道而行。但‘幻湖’不同,它更像是大地规则的一种显化,或者说……一种‘漏洞’。它的出现,必然需要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外在的雨雪风云是引子,内在的……地脉之‘意’,或许才是关键。古籍中提到的‘星陨之地,心念感之’,或许并非虚言。”他看了一眼林凡,眼神深邃,“有些人,天生就更容易‘听到’大地的声音。”
林凡默然,吴教授的话似乎意有所指。难道他看出了自己拥有【星核共鸣】的能力?还是这只是学者基于传说的推测?
这时,沈博士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刚刚打印出来的能量扫描图谱,眉头微蹙:“林顾问,初步扫描结果有些异常。盆地中心区域的背景能量辐射值,比边缘高出约三个百分点,而且波动频谱中存在无法解释的周期性低频脉冲,间隔大约……12.6小时,与任何已知的地质或天文周期都不吻合。这种脉冲非常微弱,但极其规律,像是……某种东西在‘呼吸’。”
12.6小时?这个奇怪的周期立刻引起了林凡的注意。他接过图谱仔细查看,那规律的脉冲在仪器记录下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正弦波形。
“能确定脉冲源的大致位置和深度吗?”林凡问。
“大致在盆地中心偏西地下约150至300米处。更精确的定位需要布设更多的探测阵列。”沈博士推了推眼镜,“另外,我还捕捉到一些极其短暂的、高强度的能量尖峰,像是随机爆发,来源不明,可能与地下空腔或某种活跃的地质构造有关。”
规律脉冲,随机尖峰,古老的能量场……林凡感觉线索正在一点点汇聚。他立刻下令:“张浩,将沈博士的数据同步给后方分析团队。山猫,安排侦察小组,明天天亮后对盆地中心区域进行初步地面勘察,重点寻找任何人工遗迹、特殊地质构造或能量异常点。注意安全,保持通讯畅通。”
“明白!”山猫利落地应道。
夜幕很快降临,高原的夜晚寒冷刺骨,繁星如同碎钻般洒满天鹅绒般的夜空,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营地点起了篝火和照明灯,队员们轮流值守,大部分人在帐篷里休息,养精蓄锐。
林凡躺在自己的帐篷里,却毫无睡意。他通过加密终端与后方的周明远司长和张浩团队进行了简短汇报,交流了初步发现。后方确认,卫星遥感也监测到了盆地微弱的能量异常,但分辨率不足以精确定位。他们正在加紧分析沈博士传回的数据,并调集更先进的深地探测资源。
结束通讯后,林凡再次尝试深度感知。在寂静的夜晚,【星核共鸣】的效果似乎更加明显。他闭上眼睛,将意识缓缓沉入大地。这一次,他更加清晰地“听”到了那股低沉的、规律的脉冲,如同沉睡巨兽的心跳,从地底深处传来。同时,他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那股古老能量场的存在,它浩瀚、沧桑,带着一种漠视时间的永恒感。而在这一片沉寂之中,那些随机爆发的能量尖峰,则如同暗夜中的闪电,短暂却耀眼,充满了不确定的危险气息。
他还隐隐感觉到,在这片能量场的深处,似乎存在着某种……“屏障”或“接口”,与吴教授提到的“天门”传说隐隐对应。难道“幻湖”的出现,真的需要某种特定的能量钥匙去“开启”这个接口?
就在他沉浸于感知时,帐篷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和惊呼。林凡立刻起身走出帐篷。
“快看!那是什么?”一名负责值守的队员指着盆地中心的方向喊道。
林凡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心头猛地一震!只见在星光和微弱月光的映照下,盆地中心那片原本漆黑一片的区域,此刻竟然弥漫起一层极其稀薄、却肉眼可见的淡蓝色辉光!辉光如同轻纱般飘浮在离地数米的空气中,缓缓流动,使得那片区域的景物看起来有些扭曲和模糊,仿佛海市蜃楼!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着那淡蓝色辉光的出现,盆地深处传来了低沉的、如同万马奔腾般的轰鸣声!声音来自地底,由远及近,越来越响!
“是地下水脉!地下河开始活跃了!”地质学家激动地喊道。
几乎同时,沈博士的能量探测仪发出了尖锐的警报声!“能量脉冲频率急剧加快!强度提升百分之五百!盆地中心出现大规模能量聚集!”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异象惊呆了。林凡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立刻下令:“所有单位,进入一级戒备!无人机升空,对发光区域进行高清拍摄和红外扫描!监测组,记录所有数据变化!”
无人机迅速升空,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只见盆地中心那片区域,地面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湿润,甚至有水珠从沙砾中渗出!一条条细小的水流开始汇聚,逐渐形成一片不断扩大的水域!而那淡蓝色的辉光,正是从这片新生的水域上方散发出来的!
“湖……湖出现了!”苏晚晴捂住嘴,难以置信地看着屏幕。
幻湖!在队伍抵达的第一个夜晚,毫无征兆地出现了!
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当一切渐渐平息时,盆地中央已经出现了一个面积约数平方公里、波光粼粼的湖泊!湖水在星光下泛着幽深的光芒,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璀璨的星空。那淡蓝色的辉光则如同一条光带,环绕在湖岸周围,缓缓流动,神秘而瑰丽。
所有人都站在营地边缘,震撼地望着这堪称神迹的一幕。古老的传说,竟然真的在眼前上演了!
“记录时间!记录所有环境参数!”林凡最先反应过来,大声命令道,“侦察小组准备!天一亮,立刻出发,前往湖边勘察!”
他凝视着远处那片梦幻般的湖泊,心中波澜起伏。湖影已现,那么传说中湖畔的“神庙”或遗迹入口,是否也会随之出现?而“共鸣者之血”的秘密,是否就隐藏在这片突然出现的湖水之下?
机遇与危险,同时降临。真正的探索,现在才刚刚开始。幻湖初现,谜题的大门,已然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