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泰昌三年的秋日,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北京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而又隐含蓬勃生机的气氛中。自皇帝御极以来,历经两年多的惊涛骇浪、励精图治,帝国终于迎来了一个相对平稳而充满希望的节点。

盛大常朝于皇极殿举行。丹陛之下,文武百官鹄立,气氛与两年多前那种暮气沉沉、党争暗流汹涌的景象已截然不同。虽仍有派系之别,但一股务实、进取的新风气已在朝堂悄然生成。

朱常洛端坐龙庭,冕旒之后的目光沉静而深邃,已彻底洗去了初临此界时的惶惑与青涩,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成熟帝王不怒自威的气度。他缓缓扫视群臣,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众卿平身。泰昌元年至今,已近两载。其间,赖祖宗庇佑,将士用命,臣工尽心,百姓勤劳,我大明已初步拨乱反正,廓清寰宇。”

他并未过多自矜功绩,而是如数家珍般,平静地回顾: “辽东方面,建奴伪酋授首,余孽溃散,辽沈光复,千里疆土重归王化。熊卿、袁卿及前线将士之功,彪炳史册。” “内政方面,嘉禾落地,北地丰饶,山陕灾民得活;新政渐推,清丈田亩,摊丁入亩,一条鞭法,虽阻挠重重,然成效已显,国库渐裕,民困稍苏。” “军政革新,神机新军已成劲旅,卫所募兵并行之制稳步推行,九边防线日益巩固。” “格物开新,火器日精,百工竞巧,皇商司通有无之利,岁入颇丰。” “乃至《永乐大典》失窃案之彻查,亦已取得重大进展,文脉重光在望。”

他没有提及红丸案的凶险,没有提及抄家的不得已,没有提及朝堂博弈的惊心动魄,也没有提及海上的波澜初兴。但每一句话的背后,都凝聚着过去两年多的生死考验、艰难抉择与无数人的心血付出。

“此非朕一人之功,乃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之果。”朱常洛的声音略微提高,“然,此非终点,仅是起点!辽东需长治久安,新政需深化落实,国力需持续增强,科技需不断突破,天灾需有效应对,海疆需彻底靖平!万里征程,方行一步!”

他定下了基调: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展望未来。朝臣们躬身静听,无论派系出身,皆能感受到皇帝话语中那股不容置疑的决心与清晰的方向感。一个初步稳定、并开始展现出向上势头的大明帝国,已然挺过了最危险的阶段,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退朝之后,帝国的庞大机器依旧按照新的节奏高效运转。

在辽东,广袤的黑土地上,秋收已近尾声。不同于往年的萧瑟,今年随处可见收获的忙碌景象。新引进的玉米棒子金黄饱满,红薯堆砌如山,虽未能完全取代传统粟麦,却实实在在地填补了粮仓,安抚了人心。曹文诏并未沉醉于军事胜利,正督促军屯与民垦并行,招募流民,分发农具、牲口甚至是从关内迁来的媳妇,力图将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真正融入帝国的肌体。一份关于在辽东风气未开的地区,试行“府县流官与归顺部族头人共治”以稳固地方的奏章,正快马送往京师。

在江南,秋雨淅沥,却浇不灭变革的热度。孙传庭手持皇帝明发天下的支持旨意,如同手握尚方宝剑。他坐镇南京,一方面继续强力推进清丈和新政,对暗中阻挠、阳奉阴违的胥吏和士绅坚决惩处,雷厉风行;另一方面,则开始着手推行“考成连带法”与“跨省巡阅御史”的试点。都察院数名以刚直着称的御史已领受密旨,即将奔赴各地,他们的目光将越过层层级级的官府文书,直刺钱粮账目与民生实情。来自底层的“万民伞”与来自某些高门大宅的怨毒低语依旧并存,清晰标示着这场变革触及的利益之深。

在东南海疆,碧波万顷。王承恩的舰队在取得大星锚地大捷后,并未急于继续大规模进攻。三艘巍峨战舰如同移动的堡垒,巡航于主要航路之上,那面曾经神秘的苍龙旗如今与日月旗并列,宣告着大明水师的归来。沿途遇到的中国商船,纷纷降帆致意,甚至有船主激动地朝着舰队方向叩拜。水师官兵们开始接管、整顿残破的沿海卫所,清点可用船只,招募熟悉水性的健儿。一份关于建立“海事学堂”以系统培养航海、造船、炮术人才,以及构建“沿海炮台防御体系”的详细条陈,已悄然呈送御前。海洋,这个被遗忘太久的疆域,正重新进入帝国统治者的视野核心。

而在帝国的科技心脏——格物院与兵仗局,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毕懋康带着弟子们反复试验着定装药包的防水与燃速;宋应星则埋首于无数材料样品之中,记录着各种合金配方的性能;朱由校则对着一台巨大的水力驱动钻床模型冥思苦想,试图进一步提升其钻孔的精度和效率。皇帝提出的“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思路,如同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无数创新的火花在这里迸发、碰撞、孕育。

温暖的秋阳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坤宁宫的地面上。皇后柳青瑶的气色已完全恢复,甚至更胜往昔,眉宇间多了几分为人母的柔和与沉稳。她正抱着咿呀学语的太子朱由楧,逗弄着他胖乎乎的小手。孩子健康活泼,黑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世界,他的每一声模糊的发音、每一个无意识的动作,都能引来宫人们慈爱的低笑。

朱常洛信步走来,褪去了朝堂上的威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他很自然地接过儿子,将他举高,引得小家伙发出欢快的咯咯笑声。这一刻,他不是执掌乾坤的帝王,只是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父亲和丈夫。

“楧儿今日又重了些,”朱常洛笑着对皇后说,“看来乳母照料得尽心。”

柳青瑶温柔地看着父子俩,轻声道:“陛下日理万机,也要多注意歇息。朝堂上的事,臣妾虽不懂,但也知必是劳心费神。”

“无妨,”朱常洛将孩子交还乳母,携皇后走到窗前,望着庭中渐染秋色的树木,“看到你们安好,看到楧儿茁壮,朕再多的疲累也值得。这江山社稷,将来总是要交给他的。朕如今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替他,替后世子孙,打下一个更牢固的基业。”

他的话语平淡,却蕴含着沉重的责任与深远的期望。柳青瑶轻轻依偎着他,低声道:“陛下是明君,必能开创盛世。臣妾与楧儿,只愿陛下平安康泰。”

家庭的温情,是这深宫高墙内最珍贵的慰藉,也是朱常洛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支撑,让他能在纷繁复杂的国事中始终保持着一份人性的温度。

是夜,月华如水,洒满乾清宫前的丹陛。朱常洛屏退左右,独自一人立于殿前,仰望星空,俯瞰沉睡中的京城。

两年多的时光如流水般从心中掠过。最初的惊恐与茫然,生死一线的挣扎,权衡算计的煎熬,力排众议的独断,初见成效的欣慰……万千情绪交织于心。他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灵魂,已与这具帝王的躯壳、与这个庞大的帝国深深地融合在一起。

看着帝国的舆图,比对后世,乃至强汉盛唐的版图,又想起一些不堪的国耻,特别是系统曾经唤醒自己的那些画面,一种执拗,一种责任感,不由的升起。

手指在舆图上划过东北,朝鲜半岛,在日本停留许久,又继续划过南亚,喃喃自语:“还不是时候,但也要加快。”

闭上眼睛,沉入脑海,自从系统再次发布任务后,他并没有刻意地去按照任务去计划,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当下的局面,一步步地去谋划和计划,不经意间,却也完成几个任务,国运如今到达38%,武魂碎片更是有115片,一股难以抑制的澎湃心潮涌动。他转身回到殿内,铺开宣纸,研墨润笔。略一沉吟,狼毫笔饱蘸浓墨,挥洒而下:

泰昌秋日抒怀

泰昌新政启乾坤,一扫阴霾万象新。

铁骑荡平胡虏尘,嘉禾丰润兆民身。

火雷烁破千重障,舟舰犁开四海滨。

莫道征途多险阻,赤心一片照星辰。

笔走龙蛇,诗句磅礴而出。既有对过去两年拨乱反正、取得成就的概括(新政、平虏、嘉禾),也有对科技强军(火雷)、开拓海疆(舟舰)的展望,最后落脚于不畏艰险、矢志不渝的决心(莫道险阻、赤心照星)。

这并非辞藻的堆砌,而是他内心深处抱负与信念的真实写照。他不仅要做一个守成之君,更要做一个开拓之主,要带领这个古老的帝国,走向一条截然不同的、更强盛的道路。

写罢,他掷笔于案,长长舒了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殿外无垠的夜空,眼神愈发坚定。

翌日,朱常洛召孙传庭、徐光启、以及已奉密旨悄然回京的王承恩等核心重臣于乾清宫小殿议事。殿内炉火微暖,茶香袅袅,气氛却格外凝重。

“建奴,新政诸事,已暂告段落。”朱常洛开门见山,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御案上那份墨迹未干的诗稿,“然,如朕昨日所言,此仅奠基之功。前路之任,更为艰巨。”

他起身,走向悬挂的巨幅《大明混一图》,目光如炬,扫过万里山河: “其一,巩固与开拓:辽东需彻底消化,设府立县,移民实边,教化归顺,使其永为华夏之土,而非仅军事据点。西北河套,水草丰美,势在必收,既可断蒙古右臂,亦可养马屯田。西南土司,情况复杂,需剿抚并用,逐步推行改土归流,加强王化。而海疆……”他看向静立一旁的王承恩,“需肃清所有残余抵抗力量,建立一支真正能威慑四海、保障航路的水师。我们的目光,不应再局限于海岸线,而应投向更遥远的波涛之外。” “其二,深化新政:清丈田亩、摊丁入亩需覆盖全国,尤其江南财税重地,需啃下硬骨头。吏治改革(考成、监察)需坚决推行,破除朋党,选拔实干之才。皇商司模式可适度推广,激活工商,但需防其成为新的垄断蠹虫。” “其三,格物强基:全力支持格物院、兵仗局。新式火器需加速列装并持续改进。宋应星之《天工开物》要集天下智慧,尽快修撰刊行,使百工技艺得以传承发扬。水利、农具、纺织、开矿、造船……诸般技艺,皆需鼓励创新,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力与民富。” “其四,未雨绸缪:近年天灾频仍,需建立更完善的常平仓体系,细化救灾流程,提升应对水旱蝗疫之能力。此事关乎民心稳定,绝不可怠慢。” “其五,文教民心:待《永乐大典》事毕,需设馆修书,整理典籍,昌明学术。教化百姓,凝聚人心,不仅要让百姓吃饱穿暖,更要让其知礼明义,重铸华夏文化之自信与凝聚力。”

他的话语,沉稳而清晰,勾勒出一幅宏大而细致的第二卷蓝图:在初步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疆拓土、深化改革、发展科技、预防灾害、凝聚文化,为所谓的“泰昌盛世”打下最坚实的基石。

“诸卿,”朱常洛环视眼前这几位肩负重任的臣子,语气沉凝而充满信任,“前路漫漫,挑战犹存。北方蒙古诸部、西南土司、海上西夷,乃至朝堂内部因循守旧的积习,皆非易与之敌。然,朕有信心,与诸卿一道,众志成城,必能克艰排难,一步步实现这些目标,开创我大明前所未有之新局!”

孙传庭、徐光启、王承恩肃然躬身,他们的脸上虽有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参与创造历史的激动与责任感,齐声应道:“臣等必竭尽驽钝,辅佐陛下,成就盛世伟业!”

帝国的车轮,在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掉头与加速之后,正沿着一条崭新的轨道,向着更加广阔而充满挑战的未来,坚定地碾过秋日的土地,发出沉重的、预示着远行的轰鸣。第一卷的故事已然落幕,第二卷的史诗,正缓缓拉开序幕。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