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两个一时无言。
直到江氏想起此行的目的:“我让你父亲还有你大哥多多教他,你别犯愁。”
“他到底是你唯一的儿子。”
你没其他选择的,闺女,接受吧。
江氏就是这意思。
要是再有一个皇子,还能选择,如今,没得选。
闻弦知雅意,姒徽音只能点头。
江氏安慰她:“孩子还小,等长大些,便好了。”
这话说的没一点技术含量。
姒徽音装作信任一般点点头。
江氏再次看向女儿,真心觉得她成长了不少。
“长大了。”她伸出一双有着岁月痕迹的手,抚摸着女儿的头发。
姒徽音突然流出一滴泪水。
她诧异的伸手捏出。
江氏忙问:“怎么了?”
姒徽音躺倒人怀里,不吭声。
她倒是没有不自在。
江氏却恍惚一阵。
女儿小时候老是往她怀里钻,让她抱。
长大后,母女拉着手靠在一起,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亲近。
她倒不会拒绝。
轻轻拍着女儿的后背,和小时候一样。
“你爹让我跟你说七殿下的婚事,信国侯府刚开始是答应的,但自从五皇子封王,陛下上朝下朝,对其遮掩不住的重视。”
“他就多少有点犹豫。”
“你爹的意思是让七殿下去人家身边表现几回,让人多了解好下定决心,早日定下来。”
姒徽音被拍的都想重新睡一觉来。
她打哈欠道:“好。”
“我会告诉他的,娘。”
江氏点点头。
时间也不断的走动,临走之前江氏嘱咐道:“好好照顾你自己。”
姒徽音点头,目送着她离去。
原本是要歇息的,谁知道皇后派人来传她。
姒徽音只能带着人前去。
这次,她坐辇车去的。
实在是因为她困。
身体一下子想要睡觉。
到达坤宁宫的时候,她一进去宫门,察觉到肃穆的气氛。
再朝前走去。
十来个宫女,十多个太监都跪在太阳底下。
身边还有行刑的嬷嬷,对了还有一个被惨打的人。
姒徽音看了一眼她们,收回目光,朝着里面走去。
一进去,不仅是皇后在,太子妃也在。
她走过去,正常的行礼,只是难免打哈欠。
皇后见到后,只觉得对贵妃越来越无语,外面的情况一看也不是小事。
你还有心情打瞌睡。
你没事吧。
姒徽音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行礼过后,坐下,她还打着哈欠向皇后问道:“皇后今日找臣妾来,难不成只是为了看外面的场景?”
见人不说话,她好心主动问。
太子妃坐在对面,看着宫中名声极大的贵妃又打哈欠。
皇后见状,忍不住问她:“你昨日没睡好?”
有正事在的,你别打哈欠了。
一副将要睡着的样子。
姒徽音摇摇头,真实的说:“没有,昨日睡的极好。”
“只是今日我母亲来了一趟,我在她怀里躺了些许时候,她拍我后背哄我,我想因为这样,我才格外的困。”
皇后:“......”
倒也不用这么不见外,描述的很详细,但不是很想听。
太子妃:“......”
她余光在皇后跟贵妃之间交换打量。
没听说她们两个的关系可以说着亲密的事情。
“哦。”皇后到底接话了。
只是心情莫名其妙好了许多。
身上的肃杀气氛都削减很多。
眼看着贵妃还在打哈欠,皇后直接问道:“贵妃,许良梯被人算计,被抓住的宫女说是受你指使,谋害东宫。”
姒徽音清醒了。
她看向皇后,眼睛瞪大:“什么?”
皇后看向潮声,她才不耐烦再说一遍。
潮声把皇后的话重复一遍。
说完后目光瞥向贵妃。
心中忍不住怀疑,难不成贵妃是被冤枉的?
皇后也是如此猜测。
林家刚和姜家合作,不至于一下子就要毁约。
这对两家来说,没有利益可循。
无利益的事,一般人不会冒险去做。
但猜想是这么猜想,查到贵妃还是要把她请来的。
姒徽音深吸气,目光真挚看向皇后,坚硬如铁一般保住:“不是我做的。”
皇后正要问你怎么证明的时候,
她出乎意料的摊牌:“太子宫中,太子妃庶务了得,我没能安插上人手,我只在皇后宫中安插一人。”
“春琴,把人叫来。”她直接吩咐。
春琴表情复杂的很。
主子突然自爆。
她不知所措。
但听懂了命令,于是收了收脸上的表情照做。
皇后:“......”
太子妃:“......”
两人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旁人都是抵死不认,你倒好,直接承认,还要把人爆出来。
皇后的表情也很复杂。
她突然觉得自己对贵妃的了解太过浅显。
眼睁睁看着贵妃心腹把贵妃安插她宫里的人带到她面前,皇后头扭向贵妃,第一次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姒徽音见没人吭声,她只能自说。
“这是云烟,我对她有恩,所以四年前派她进入你宫中。”
云烟进来的时候已经得到春琴的提醒。
但此刻她面目有点麻木。
细作的身份暴露是因为她主人主动揭发。
她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等到主子讲完两人的事情,云烟点头:“是的,皇后娘娘,贵妃娘娘说的对。”
“我是她的细作,她说的事情也是我做的。”
她坦诚相待。
潮声都愣住。
这有些荒唐的一个场景。
现在她对于贵妃是冤枉的有了更大的信心。
皇后良久道:“潮声,去查证。”
潮声领命而去。
一个时辰后。
潮声进来。
带着新查到的证据,还有被抓到的宫女。
宫女已经用刑,身上都是血,姒徽音看去,觉得这人也活不长久。
不过目光触及到一旁的自家细作。
她挥挥手:“云烟,过来,回到本宫身边吧。”
云烟愣住,这次不是麻木的表情,而是错愕。
没用的棋子不是被舍弃,难道还能回到主子身边?
姒徽音再次重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