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的轰鸣声仿佛还在耳边嗡嗡作响。王龙飞站在地头,看着眼前这片被彻底重塑的土地——深褐色的土壤松软而平整,均匀地混合着发酵好的粪肥,散发着湿润肥沃的气息。昨日还杂草丛生的荒芜景象,已被一种充满希望的全新面貌取代。
他不敢耽搁。网友提醒得对,新翻的土地跑墒快,必须尽快把种子种下去,才能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墒情。
第二天天不亮,他就把之前育好的菜苗和收集、购买的种子全都搬到了地头。晨曦微露,空气中还带着凉意,他就着这点清凉开始忙碌。
先用锄头在松软的土地上仔细地划出浅沟,深浅、行距都严格按照之前查来的资料和“黄土坡老农”的建议。这一步急不得,关系到后期管理和采收。
划好沟,他开始点种。西红柿、黄瓜、豆角这些苗贵的,他小心翼翼地将育好的、带着原生土块的嫩苗栽进坑里,轻轻压实周围的土壤,生怕伤了一丝根须。手指拂过柔弱的子叶,心里默念着:快长吧。
然后是撒播。生菜、小油菜、油麦菜的细小种子,他混上少许干细沙,猫着腰,沿着浅沟均匀地撒下去,动作尽量轻缓,让种子们能舒舒服服地躺进湿润的土壤怀抱。
最后,是那些寄托着额外希望的野菜种子。马齿苋、灰灰菜、荠菜…他特意辟出向阳的一小块地,将这些比芝麻还小的种子仔细撒下,轻轻覆上一层薄土。
黄豆似乎知道这是重要时刻,不再疯跑,而是安静地蹲在田埂上,歪着头看主人一遍遍弯腰、播种、覆土,偶尔发出几声轻微的呜咽,像是在加油鼓劲。
太阳升高,温度上来,王龙飞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腰背的酸疼又开始叫嚣,但他浑然不觉,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与土地的交流中。每一粒种子落下,都像在他心里也种下了一份期待。
直到日头偏西,五亩地终于全部播完。他直起几乎僵硬的腰,看着这片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和希望的土地,长长吁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浇水。他借来了长长的水管,接到远处的井口。清冽的井水喷洒而出,在夕阳下划出小小的彩虹,均匀地滋润着每一寸干渴的土壤。水渗下去,深色的土地变得愈发油黑。
他仔细控制着水量,既不能太大冲走种子,又要确保浇透。这活儿需要耐心,他一丝不苟。
全部忙完,已是暮色四合。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老屋,连饭都顾不上做,先瘫倒在炕上。身体累得像被掏空,但心里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期待填满。
晚上,他强打精神,将今天播种的过程剪辑成视频。镜头里,是整齐的田垄、认真点种的手、撒播时飞扬的细沙、黄豆专注的凝望,以及夕阳下浇水的静谧画面。
他给视频取名:《种子已入土,静待希望发芽》。
上传后,他很快收到网友们的回应:
“博主效率真高!旋耕完立马就种下了!”
“这地整得真舒服,苗子肯定长得好!”
“期待绿油油的一片!”
“注意后期保湿啊,新地容易干!”
“博主种了啥?好像看到野菜区了!”
他看着这些评论,一一回复,分享着播种的品种和面积,感谢大家的建议。互动间,仿佛不是他一个人在等待,而是屏幕那头有许多人和他一起期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关掉电脑,夜已深。他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隐约的风声和黄豆均匀的呼吸声,身体疲惫至极,但意识却异常清晰。
他仿佛能看到,在那片深色的土壤之下,无数生命正在黑暗中积蓄力量,准备破壳而出。而他的未来,也仿佛与这些种子紧紧联系在一起,等待着一场春雨后的蓬勃生长。
路还很长,但第一步,已经扎实地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