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天灰蒙蒙的,云层压得低低的,风里带着一股湿漉漉的泥土味儿。苏念刚把《小蚂蚁搬家》的绘本在讲台上摊开,雨点就啪嗒啪嗒地敲在了窗玻璃上。
她回头对围坐成一圈的孩子们笑了笑:“咱们今天先把小蚂蚁的故事讲完,等雨停了,说不定还能去操场找找真正的蚂蚁窝呢!”
坐在第一排的小宇立刻举起手,胸前的星星徽章随着他的动作一闪:“苏老师!我昨天在图书角看到《蚂蚁的地下王国》,书上说蚂蚁真的会把食物搬回巢里!”旁边的小浩一听就凑了过来:“那它们怕不怕下雨呀?会不会像书里的小蚂蚁那么勇敢?”
苏念点点头,翻到绘本里蚂蚁们齐心协力搬面包屑的那一页:“是啊,你看,只要大家在一起,劲儿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正说着,陆星衍抱着一摞书走了进来,裤脚上还沾着泥点。“刚从镇上书店借的,”他把书放在角落的书架上,转头对苏念说,“老板听说咱们要给孩子们讲自然课,连压箱底的旧书都翻出来了。”苏念走过去,指尖拂过一本泛黄的昆虫图鉴封面:“来得正好,下午可以给孩子们看看真正的蚂蚁长什么样。”
课讲到一半,外面的雨突然大了起来,噼里啪啦地砸在窗户上,教室的灯也跟着闪了两下。坐在窗边的小雅小声说:“我家的屋顶上次下雨就漏了……妈妈说,再下雨就得把被子搬到客厅去。”她声音不大,却让原本叽叽喳喳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了。
苏念蹲到她身边,轻轻理了理她的刘海:“等雨停了,老师和陆老师去你家看看,好不好?”
陆星衍已经走到了窗边,掀开窗帘朝外望了望——操场的排水沟果然已经开始积水了。“校长说村里的路容易淹,”他转头对苏念说,“等雨小点,我得去月牙小学看看,他们昨天说低年级教室的窗户漏风。”苏念会意,从包里掏出笔记本:“我把孩子们家里漏水的情况都记下来,看看能不能联系到志愿者来帮忙修。”
中午雨势稍缓,陆星衍披上雨衣正要出门,苏念叫住他,塞过来一把伞和一个还温热的塑料袋:“早上包子铺老板多做的,路上垫垫肚子。”他接过伞,指尖碰到塑料袋的温度,不由得笑了:“放心,我快去快回,争取赶上下午的阅读课。”
他前脚刚走,小宇后脚就跑了过来,拽拽苏念的衣角:“苏老师,陆老师会不会有危险呀?爸爸说下雨走山路可滑了。”苏念蹲下来,指着窗外渐小的雨丝:“陆老师会小心的。就像书里的小蚂蚁,总能找到最安全的路。”
趁着陆星衍不在,苏念带着孩子们整理图书角。小浩突然在书架最底层摸到一本硬邦邦的绘本,抽出来一看,里面竟夹着一张皱巴巴的信纸。铅笔字歪歪扭扭地写着:“妈妈,我今天看了《妈妈的拥抱》,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没有署名,也没有日期。
苏念捏着那张薄薄的纸,心里像是被什么揪了一下。她转身对围过来的孩子们轻声说:“这可能是哪个小朋友留下的……我们帮他把这封信寄出去,好不好?”
“我知道邮局在哪儿!”小宇立刻举手,“陆老师带我去过!”小雅已经从书包里掏出了彩笔:“我们可以在信纸上画很多爱心,让他妈妈一看就明白!”
孩子们七手八脚地在信纸空白处画满了星星、爱心和张开的手臂。苏念在信纸末尾添上一行小字:“青山小学图书角的小朋友帮你寄出这份思念。盼早日团聚。”
她把信仔细折好,收进信封,打算等陆星衍回来一起去邮局。
下午两点多,陆星衍终于回来了。雨衣上溅满了泥点,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额前。“月牙小学的窗户没事,就是操场排水沟堵了,帮着通了通。”他脱下雨衣,从包里摸出一张纸条,“希望小学校长让带的,说有两家孩子屋里漏得厉害,问咱们能不能找到人修。”
苏念把那张皱巴巴的信递过去:“孩子们在书里发现的,正等你回来一起去寄。”
陆星衍看着信纸上稚拙的字迹和斑斓的图案,嘴角弯了起来:“现在就去吧,趁邮局还没关门。”话音刚落,小宇已经跑过来拽住苏念的衣角:“我能一起去吗?我想看着信放进邮筒!”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混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小宇一手牵着苏念,一手拉着陆星衍,仰头问:“陆老师,邮局叔叔真的能把信送到他妈妈手里吗?”
陆星衍蹲下来,平视着他的眼睛:“只要地址写对了,就一定能。要是地址不清楚……”他顿了顿,声音很温和,“我们就慢慢找,就像给图书角找一本失踪的书,总有办法的。”
到了邮局,工作人员接过信一看,为难地摇头:“这没写地址,没法寄啊。”
苏念心里一紧,正要开口,陆星衍已经接过话:“能不能先帮我们保管几天?我们回去问问校长,看能不能找到是谁写的,把地址补上。”工作人员点点头,把信单独收进一个格子里:“尽快啊,找到了我优先给你们寄。”
从邮局出来,陆星衍联系了相熟的公益修缮队,对方答应明天就派人去希望小学和青山小学查看。“太好了,”苏念长舒一口气,“孩子们不用再担心下雨了。”小宇开心地晃着两人的手:“等修好了,我要请希望小学的小朋友来图书角,给他们讲小蚂蚁的故事!”
夕阳把三个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回到学校,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信寄出去了没有。苏念摸摸小宇的头:“暂时还没有,但我们会找到写信的小朋友。等找到了,就让小宇当我们的特别信使,好不好?”小宇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盛满了夕阳。
晚上回程的大巴上,苏念翻看着白天记下的漏水清单。陆星衍递过来一杯热姜茶:“跑了一天,驱驱寒。”她接过来抿了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蔓延到心底:“今天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事。”
陆星衍看着窗外流淌的夜色,笑了笑:“搭档不就是这样的么。”
苏念望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忽然想起白天那本绘本里的话:“真正的温暖,不是独占阳光,而是与人共享星光。”她忽然觉得,在这条看似艰辛的路上,他们每个人——她,陆星衍,还有那些纯真的孩子们——都在彼此分享着属于自己的那点星光。而这些微光,正悄悄照亮着更多前行的脚步。
窗外的星星越来越亮,像孩子们清澈的眼睛,像那封待寄的信里藏着的期盼。苏念相信,总有一天,那封信会抵达它该去的地方,就像那些漏雨的屋顶终将被修葺完好。所有这些破碎与等待,终将在时光里,被耐心与善意一一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