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事处内,崔小玉笔下那淡金色的法则涟漪尚未完全平息,秦昭捕获的“蚀魂草”频谱带来的锐利张力仍在空气中隐隐作响。
陆鸣站于主案之前,目光扫过那两份沉甸甸的成果。
一份是足以凿穿技术壁垒的铁证,另一份是能斩断程序乱麻的法理锋刃。
时机已到。
反击,不能总是被动接招,更要主动出击,将战场引入自己预设的阵地。
他并未立刻动用崔小玉准备好的、直指核心的“三司共审”动议。
那将是最终审判的重锤,而非第一轮交锋的利器。
首战,需以试探为主,既要施加压力,更要诱敌出手,从中捕捉破绽。
“孙毅。”陆鸣开口。
正埋首于规章条文中、与功过司那套“惯例”搏斗的孙毅闻声抬头。
“将你梳理出的、功过司左副司近三年所有涉及‘特批’物资,尤其是‘凝魂墨’、‘宁神散’名目的卷宗编号、批核时间、经办吏员名录,整理一份清单给我。”陆鸣指令清晰。
“是!”孙毅精神一振,虽不明所以,但立刻依言行事,朱笔飞快地在一枚玉简上勾勒起来。
很快,一份记录着数十条项目信息的清单便呈到陆鸣案头。
陆鸣接过玉简,目光扫过其上内容,心中已有定计。他并未亲自执笔,而是转向另一侧:“秦昭。”
秦昭抬眼看来。
“以参事处名义,凝一份‘公务函’,格式务必完全合规,魂力印记层级……就用地府通行的‘丙字三级’。”陆鸣吩咐道。
丙字三级,不高不低,正适合跨司衙普通公务往来,既显郑重,又不至于过早暴露锋芒,引发对方最高级别的警惕。
“是。”秦昭言简意赅,双手虚按,一面光幕浮现,其上迅速生成一份符合所有地府公文格式规范的函件模板,右下角处,一个代表着枢要参事处、权限确认为丙字三级的魂力印记缓缓旋转,光芒内敛。
陆鸣微微颔首,这才取过那枚玉简,将其置于眉心片刻,将其中信息了然于胸。
随后,他取过一支质地普通、却蕴含着判官殿特有法度气息的官笔,略一沉吟,便在那份已由秦昭准备好的函件光幕上,开始书写标题:
《关于咨请功过司协助提供凝魂墨等特供物资完整流程记录的函》
标题一出,公事公办的基调已然定下。
接着,正文开始。
陆鸣的笔触平稳而清晰,措辞极尽规范、客气,甚至带着一丝下级部门向上级业务司衙请教般的谦逊:
“功过司左右副司并诸位同僚钧鉴:”
“近期,本处依判官殿谕令,协助梳理各司衙特供物资流转规程,以期优化流程,提升效费。然案牍劳形,卷宗浩繁,于‘凝魂墨’、‘宁神散’等特定物资之审批、核销、归档等环节,偶有疑窦,所循旧例与新颁细则间,略有龃龉不明之处。”
“为确保梳理工作精准无误,避免因信息错漏而干扰贵司正常公务,乃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特此函请贵司协助。”
写至此,陆鸣笔锋微顿,目光扫过崔小玉提供的纲要。
随即,他继续书写,语气依旧客气,但引用的内容开始悄然变化:
“依据《阴律·职司卷》第三百条:‘各司衙有配合他司合规调研、厘清权责之义务,需提供必要文书往来记录及流程说明。’”
“另据《判官殿新规细则》附则七:‘遇有规程解释争议,可提请相关司衙出具书面说明,以作备案参考。’”
这两个条款,正是崔小玉从浩瀚律条中精准定位的武器!
前者规定了配合义务,后者则提供了“出具书面说明”这一具体动作的要求。
它们看似平常,却如同两道无形的枷锁。
随后,陆鸣将孙毅清单上的项目,选择性地、分散地填入其中。
他精心挑选了“时间久远难以查证”、“近期发生易于核对”以及“审批人涉及多个不同吏员”等不同类型的项目作为“样例”。
此举旨在测试对方的反应速度、信息掌控能力和内部协调效率,无论对方如何应对,都能暴露出其薄弱环节:
“兹需贵司协助提供以下项目之完整流程记录副本(含审批签押原文、核销凭证、最终流向备案等):
一、 癸卯年七月,批号【某某某】,物资‘凝魂墨’壹仟斛;
二、 甲辰年正月,批号【某某某】,物资‘宁神散’伍佰箱;
……
十、 …
“以上所列,仅为部分样例,望贵司能酌情提供,以供参详比对,明晰旧例执行之实情。”
他并未索要全部,而是抛出一部分疑点最重、或最容易被搪塞的项目作为“样例”,既是试探,也是诱饵。
最后那句“酌情提供”、“部分样例”、“明晰旧例”,更是将“球”巧妙地踢了回去,将“不配合”或“提供不全”的责任,提前扣在了对方头上。
函件最后,他写道:“琐务叨扰,殊深歉意。盼复。顺颂阴祺。”
全文客气周到,无可指摘。
但字里行间引用的律法条款,却像藏在绵里的针,精准地抵在了功过司的程序痛点上。
这是一份阳谋。
一份用最规范的公文语言包裹的、最锋利的战书。
若对方拖延,便可坐实其“消极履职”;若其伪造记录应付,在秦昭的技术和崔小玉的法理面前更是自寻死路;即便他们壮士断腕,抛出一两个替罪羊,这份要求‘完整流程’的函件,也足以撕开一道无法弥合的口子!
“如此便可。”陆鸣审视全文,点了点头。他并未注入过多个人魂力,只确保文字清晰、法印无误。
“发出。”他下令道。
秦昭指尖一点,那面光幕上的函件瞬间凝实,化为一份散发着淡淡公文本源气息的正式文书,其上的丙字三级魂力印记光芒微闪,确认发出。
文书无声无息地穿透空间,下一刻,便会出现在功过司左副司的值房案头。
函件发出,陆鸣缓缓坐回椅中,目光变得幽深。
他脑海中已快速推演了功过司可能出现的三种反应:一是常规的拖延搪塞,二是激烈的反弹抗议,三则是看似配合实则设置更大陷阱。
针对每一种,他心中都已有了数套应对方案的雏形。
他最期待的,反而是第二种,因为激烈的对抗,往往意味着触碰到了真正的核心利益,会让他们更快地抓住狐狸尾巴。
他知道,这封看似谦恭的公文,就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
他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目光仿佛已穿透殿墙,看到了那份正躺在功过司案头上的公文,正无声地散发着诱饵的腥气,等待着第一条忍不住躁动的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