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齐目光轻柔地看着女儿,又看向窗外那被薄雪覆盖而更显清雅的庭院,缓声说道:“《楚辞·湘夫人》有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乃帝尧之女,舜之妻,身份尊贵,性情娴雅。不若取一湘字,愿她如湘水之神女,灵秀聪慧,仪态万方。”
夏桐听着,眼中流露出赞同与喜爱。
她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湘字极好。今日她降生,恰逢初雪,雪后常现虹霓,七彩斑斓,是为祥瑞。妾身再添一霓字,愿她的人生如虹霓般绚烂多彩,前路光明,不染阴霾。”
“湘……霓……”苏墨齐低声念着这两个字,越念越觉得韵味无穷。
他看向夏桐,眼中满是欣赏与默契,“苏湘霓……好,就叫湘霓!我们的女儿,苏湘霓。”
他俯身,在夏桐汗湿的额头上印下一吻,又忍不住再次轻轻触碰了一下女儿的小手。
“湘霓,小霓儿……”夏桐也轻声唤着。
“老爷,夫人。”此时一个穿着干净青布袄子、面相看着老实敦厚的中年妇人躬身走了进来。
她正是之前谢阿鱼引荐后聘用的奶娘谢嬷嬷。
“热水和干净襁褓都备好了,让老奴抱姐儿去洗洗,再喂些奶,好让夫人安心歇息。”
夏桐虽有些不舍,但也知道这是必要的过程。
她仔细看了看谢嬷嬷伸过来的手,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身上也带着皂角的清新气息,这才小心翼翼地将襁褓递了过去,轻声叮嘱:“仔细些,动作轻点。”
“夫人放心,老奴晓得的。”谢嬷嬷接过孩子,动作熟练而稳当,将小湘霓稳稳地托在臂弯里,那软乎乎的小身子让她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
苏墨齐也在一旁看着,目光随着女儿移动,直到谢嬷嬷抱着孩子的身影消失在门帘后,他才收回视线,重新坐回夏桐床边,替她掖了掖被角。
“仔细查过,这谢嬷嬷身家还算清白,丈夫确实残疾,有三个孩子要养,需要这份工钱。人也还算本分,你先安心用着,若有任何不妥,立刻换掉。”他低声对夏桐说道。
夏桐点了点头,生产后的疲惫阵阵袭来,她闭上眼,轻声道:“我明白,老爷也去歇歇吧,守了这大半日了。”
外间专门布置出的暖房里,谢嬷嬷将小湘霓放入温度适宜的浴水中,用柔软的细布轻轻擦拭着她娇嫩的皮肤。
小家伙似乎很舒服,挥舞着小拳头,发出细微的咿呀声。
内室里,夏桐听着外间隐约传来的女儿满足的吞咽声,心神渐渐放松,沉沉睡去。
小湘霓的降生,让苏府上上下下都忙了起来。
洗三礼那日,苏府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扬州城内有头有脸的官绅富商皆携礼来贺。
府内更是张灯结彩,仆妇丫鬟们脸上都带着喜气,原先因苏墨齐失踪和后续清理门户而显得有些沉寂冷清的大宅,一夜之间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就连廊下挂着的鸟雀似乎都叫得比往日更欢快了些。
苏墨齐虽不喜过分喧闹,但看着怀中娇嫩的女儿,听着满堂的祝福,眉宇间的沉郁也化开了不少,难得地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他抱着女儿,小心翼翼地展示给好友亲戚们看,那谨慎又骄傲的模样,与平日里杀伐果断的苏家主判若两人。
这份因新生命而来的热闹与喜悦,持续了许久。
时值深冬,岁暮天寒,扬州城迎来了最冷的时节。
刚满三个月的小湘霓,原本红润健康的小脸变得恹恹的,开始频繁吐奶,小小的身子也发起低烧来,哭声都显得有气无力。
夏桐心急如焚,日夜不离地守在一旁,亲自诊脉察看。
她发现女儿是先天肠胃比一般孩子更为虚弱,加上寒气侵体,引发了消化紊乱和低热。
若是寻常婴孩,这般折腾下来,只怕凶多吉少。
“肠胃娇弱,寒气内滞,需得温中健脾,化湿止呕。只是霓儿太小,筋骨未坚,脏腑娇嫩,寻常汤药药性太猛,她根本受不住。”
苏墨齐看着女儿难受的小模样,心疼不已,却又束手无策,只能紧握着夏桐的手,眉宇间笼罩着浓重的忧色:“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
夏桐当然不是普通人,自然有不寻常的办法。
她借口要重新斟酌药方,支开了旁人,独自留在内室。
「幼儿健脾温中丸(特效)」:专为婴幼儿先天不足、脾胃虚寒、易感风寒所致吐泻发热等症状研制。药性温和,易于吸收,能迅速稳固中焦,驱散寒邪。兑换需消耗功德点300点。
“确认兑换!”
「兑换成功。消耗功德点300点。」
「当前剩余功德点:1800点。」
一枚无色无味的小药丸出现在她掌心,夏桐将药丸用温水化开,一点点送入女儿口中。
或许是药丸自带安抚效果,小湘霓并未过多抗拒,咂咂小嘴,竟慢慢将药液咽了下去。
不过半日功夫,那持续的低热便悄然退去,吐奶的频率也明显减少。
到了第二日,小湘霓的精神便好了许多,开始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甚至对着忧心忡忡守在一旁的父母,露出了一个软糯的笑容。
苏墨齐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了数日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他将妻女一同拥入怀中,感受着女儿恢复活力的细微动静,心中充满了失而复得的庆幸。
他低头,看着夏桐依旧带着些许疲惫却难掩欣慰的侧脸,由衷叹道:“定是夫人平日积善,与霓儿皆是吉人自有天相,方能逢凶化吉。”
夏桐靠在他怀中,感受着女儿平稳的呼吸,微微一笑,并未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