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珠知道自己的姨娘比嫡母聪明,也知道她没少为自己谋划,可还是无法喜欢她,更别交心了。
她是个相当有野心的妾室,无奈空有一副好心机,因为爹爹长年不在家,偶尔回来,应付大夫人都应付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给留给她这个心机小妾耍手段?
她恨大夫人毁了她的一生,有点口是心非,瞧瞧她对唐家的表述,在她眼里,唐家就是这天下第一世家,讲起来都两眼放光,可见她是多么想嫁入唐家!
按照她的说法,唐家马上就要被抄家问斩,真是个无聊的人,也不想想,燕王被刺到如今,都过了三个月了,若真是皇上要灭了唐家,还早不动手?
依我看,姨娘就是因为争宠无望,彻底恨上了唐家,这些年,她的私房也攒得差不多了,八成是想趁机离开,她今天也才三十四岁,现在离开,再组织一个家庭,生个儿子也来得及。
她自己也承认,只要我的婚事定下来,她就离开,瞧瞧这着急劲,早就巴不得离开了。
她之所以不离开,并非她的所说的,为了我的婚事着想,而是她的钱还没有攒够。
对于我的婚事,她留下来能起什么好的作用?就像她心中所想的那样,如果留在唐府,她永远都只是个不得宠的姨娘,即使我嫁得再好,她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妾室,她沾不了多少光。
而我也一样,无论她怎么帮我谋划(她所谓的帮我谋划,就是从小就冷淡对我,逼着我低头下贱去巴及大夫人),都无法改变我是庶出的身份。
唐信柏也是庶出,可他娘是爹的心尖宠,即使她早死,她的儿子,从小就被祖父祖母养在身边,其实,他的地位比唐信阳那个嫡子还高,大夫的愚蠢之处就在于,她就只盯着她小眼所能见的银钱,永远不知道,唐信柏得到东西,远比唐信阳得到的要多得多。
不想这些了,姨娘也好,唐信柏也罢,他们有他们的谋算,同样的,我也有我的谋算。
姨娘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我永远都是唐大将军的女儿!这唐家的荣耀,有我的一份!
她还有一件事也说对了,那就是唐信阳必死无疑,这个很好,我举双手赞成,他也死了,大将军的儿女就只剩唐信柏和本小姐,一样的身份,不存在厚此薄彼的事,唐家不为我的婚姻谋划,还能有其它更好的出路?
皇帝陛下的青梅竹马是姑姑,可她死了,皇帝陛下的白月光,心尖宠,就算真的是燕王的母妃,可她也死了,确实没人说过,皇上有多喜欢皇后和贵妃,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再不喜欢,他也得立为皇后,封为贵妃。
文贵妃妃,她不是大启国的人,可她照样被封为了皇贵妃,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娘家的实力!文家的银子,加上唐家的兵权,这才叫做真正的强强联手,这才叫做真正的天下无敌,这才叫做真正的实力争储!
至于祖母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一点,应该也被姨娘说中了,她这是在警告!
唐灵珠怀孕的事情,十有八九是死前就被祖母知道了,因为她的肚子已经藏不住了,她怀孕的事既然被祖母知道,审问是肯定的。
就唐灵珠那又蠢又固执的人,和恭王的肮脏事,她不会说,但避子药的事,她估计会说。
如果避子药被换了的事情,她说了,凭祖母的精明,应该很快就会怀疑到我和姨娘身上,她本来就不喜欢姨娘,所以,这一怀疑,立马被她定为确认。
就唐家目前的状况来看,议亲,显然是不可能的,不为别的,就因为忙不过来。
唐灵珠的死,已经让大夫人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再传回唐信阳的死讯,那么,这位愚蠢的嫡母,铁定不能活了,不是疯不疯的事,而是直接当场我气绝身亡了。
就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再谈什么为我议亲的事。
不好!万一唐信阳也死了,爹和唐信柏一怒之下,举了反旗,我岂不要遭了大殃?因为在京城的唐家人,就只有我了,大夫人气死,老夫人,十有八九也得气死,我岂不成了垫背的?
不行!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定要让祖母活着,想让她活着,就得给她希望,如果我能嫁入恒王府,对唐家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只要能让祖母看到这一丝希望,她就能活下去,她活着,爹就不敢轻易造反。
再说了,唐信阳俩兄妹,其实并不讨祖母和爹的欢心,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是嫡出而已,只要熬过刚死的那几天,也就没事了。
一旦过了最悲伤的那几天,他们俩兄妹,死也就死了,家中长辈的目光,很快就会转移。到了那时候,我的婚姻就会倍受青睐,唐家,不得不站队恒王这边。
正好这几天,外面一直在传言刺杀燕王的两伙人,实乃受一人指挥,这就好啊!让恒王公开向唐府提亲,看他恭王要如何圆谎?也让众人看到,恒王不是那背后耍阴私手段的小人,不然的话,岂会在这风口浪尖向唐府提亲?
打定主意的唐惠珠,并未与自己的生母作过多的交谈,她只淡淡地道:
“不管怎样,咱们还是多备些银子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