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学长,你到底是不是学法律的啊?今天在课上也太厉害了吧!”
“就是就是!以后我法律课有不懂的,能不能问你啊?”
“对了学长,你有对象吗?这么厉害,肯定有女生追吧?”
一连串问题抛过来,凌默握着方向盘的手顿了顿,无奈地笑了笑:“我不是学法律的,就是之前看过点相关的内容。
法律问题你们还是问专业老师更靠谱,
至于对象……目前没有。”
“没有啊?”
赵雨桐立刻接话,语气带着点打趣,
“那苏晓,你可要抓紧机会啊!你们俩一起练轮滑,又一起去买鞋,多有缘分!”
“就是就是!刚才在教室,你看学长的眼神都亮晶晶的!”
另外两个女生也跟着起哄。
苏晓的脸瞬间红透,像熟透的樱桃,赶紧回头瞪了她们一眼,声音又急又软:
“别瞎说!我们就是朋友!你们再乱讲,我就不跟你们一起买鞋了!”
见她真有点急了,凌默也适时开口解围:
“前面有家卖轮滑鞋的店,款式挺全的,我们去看看?”
转移了话题,后排的玩笑声才渐渐停了,苏晓悄悄松了口气,转头看向窗外,却在瞥见凌默嘴角的浅笑时,脸颊又热了几分
——原来这个安静的学长,也会悄悄帮她解围。
车子平稳地往前开,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落在凌默的侧脸上,也落在苏晓泛红的耳尖上。
后排的女生还在小声讨论着轮滑鞋的款式,而苏晓看着驾驶座上认真开车的凌默,心里忽然觉得,这样热闹的同行,好像比两人单独相处,更添了几分不一样的快乐。
黑色汽车停在轮滑店门口,几人刚推开门,扑面而来的就是橡胶和运动器材的清新气味。
店里货架上摆满了各色轮滑鞋,从基础款到专业竞赛款一应俱全,透明展示柜里还陈列着护膝、头盔等护具,看得人眼花缭乱。
“先给学长挑吧!”
赵雨桐拉着苏晓往男士区走,另外两个女生也跟着凑过来,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黑色这款看着好酷,适合学长!”
“这个蓝色的也不错,跟他的帽子很搭!”
凌默拿起一双黑色基础款翻看,指尖划过鞋身的缝线,刚想说“不用太复杂,基础款就行”,就听见苏晓小声说:
“我的轮滑鞋上次摔的时候磕坏了轴承,刚好也再买一双。”
说着她走到女士区,目光落在一双浅粉色的轮滑鞋上——鞋身缀着细碎的珠光,鞋头还有个小小的蝴蝶结,和她今天的穿搭格外配。
她弯腰拿起鞋子,转身走向试鞋区,动作轻快得像只小鹿。
试鞋区铺着柔软的地毯,苏晓坐在矮凳上,先脱掉脚上的白色帆布鞋,露出裹着小白袜的双脚
——袜子是纯棉的,袜口绣着圈极细的浅杏色花边,顺着脚踝往上裹到小腿,把她常年运动练得匀称紧致的小腿曲线衬得愈发好看。
她低头解袜口时,马尾辫上的布艺发圈轻轻晃,发尾的卷曲扫过浅杏色衬衫的领口,露出的锁骨线条纤细又清晰。
凌默刚好拿着鞋子走过来,目光不经意扫过,心跳莫名顿了半拍,赶紧移开视线,假装专注地调整鞋码。
苏晓却敏锐地察觉到他的目光,抬头看过去时,正好撞见他慌忙转开的眼神。
她脸颊悄悄热了点,穿轮滑鞋的动作顿了顿,等站直身子试着滑了两步后,
忽然转头瞪了凌默一眼——
眼尾微微上挑,带着点羞恼,又藏着点说不清的娇俏,像颗刚熟的杏子,酸里裹着甜。
凌默被她这一眼看得愣了愣,手里的轮滑鞋差点没拿稳。
后排的赵雨桐正好看到这一幕,凑到另外两个女生耳边小声嘀咕:
“你们看他俩,肯定有情况!”
“就是就是,苏晓刚才那一眼,也太甜了吧!”
几人的小声议论没逃过苏晓的耳朵,她耳朵瞬间红透,赶紧转头假装看护具,声音细若蚊蚋:
“别瞎说,我就是觉得这双鞋有点磨脚……”
凌默也适时开口,拿起一双白色护膝递给她:
“试试这个,防护性不错,你上次摔的时候要是戴了,膝盖就不会青了。”
苏晓接过护膝,指尖碰到他的指尖,又赶紧缩回去,低头小声说了句“谢谢”。
阳光透过轮滑店的玻璃窗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连空气里都好像多了几分淡淡的甜意。
挑好轮滑鞋,老板笑着指了指店门口的小广场:
“门口场地宽敞,你们可以先试试脚感,不合适随时换!”
凌默先拎着鞋走出去,黑色的轮滑鞋在阳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
苏晓紧随其后,浅粉色的鞋身缀着珠光,和她的浅杏色衬衫格外搭。
两人在广场边蹲下系鞋带,苏晓的小白袜蹭过地面,袜口的浅杏色花边轻轻晃,她低头系鞋带时,马尾辫垂在肩头,发尾的卷曲扫过手背,带着点痒。
“我先滑了。”
凌默率先站起来,往前滑了两步,动作稳当又流畅,显然是熟手。
苏晓也慢慢起身,刚往前滑了小半米,就听见身后传来“哒哒”的脚步声——
一个穿蓝色外套的小男孩举着气球,疯跑着冲过来,眼看就要撞到她身上。
苏晓心里一慌,下意识想躲,却没控制好平衡,身体猛地往旁边倾。
就在这时,凌默快步滑过来,伸手稳稳拉住了她的胳膊。他的指尖碰到她衬衫袖口下的皮肤,触感细腻又温热,带着点青春的柔软。
苏晓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站稳后赶紧收回手,耳尖悄悄泛红:“谢、谢谢啊。”
“小心点。”凌默松开手,目光扫过不远处的小男孩,又转头看向她,“慢慢滑,别着急。”
苏晓点点头,慢慢往前滑,浅粉色的轮滑鞋在地面划过浅浅的痕迹。
两人一前一后在广场上滑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连风里都带着点轻快的气息。
试完鞋,回到店里买单时,凌默拿起两双鞋就要一起扫付款码,却被苏晓一把拦住:
“谢谢学长,我自己付就好。”
她的语气坚定,眼神里带着点不容拒绝的认真
——平时看着温和,可在“不想麻烦别人”这件事上,态度却格外执拗。
凌默看着她攥着手机的手,指尖微微蜷着,显然是认真的,便没再勉强,收回了手机:
“好,那你自己付。”
付完钱,几人刚走出轮滑店,苏晓的肚子就“咕咕”叫了一声,她脸颊一红,赶紧捂住肚子。
凌默听见了,笑着看向几人:
“正好到饭点了,我请大家吃饭吧,附近有家私房菜味道不错。”
“哇!太好了!”
赵雨桐率先欢呼起来,另外两个女生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苏晓看着凌默的侧脸,心里悄悄泛起暖意
——他总是这样,不会过分热情,却总能在细节处照顾到别人。
她轻轻点头,声音轻快:“好啊,那我们不客气啦!”
几人说说笑笑往餐馆走,苏晓拎着轮滑鞋的袋子,走在凌默身边,浅粉色的轮滑鞋在袋子里轻轻晃,她的帆布鞋漏出的小白袜蹭过路边的草叶,心里像被阳光晒过,暖融融的。
凌默带着几人拐进一条种满梧桐树的小巷,尽头那家私房菜馆古色古香,木质门楣上挂着烫金招牌,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精致的灯笼装饰,一看就透着“不便宜”的气息。
苏晓脚步顿了顿,拉了拉凌默的衣角,小声说:
“这家看起来太贵了,要不我们换一家吧?随便吃点就行,不用这么破费的。”
赵雨桐和另外两个女生也跟着点头:
“是啊学长,我们找家家常菜馆就好,实惠又好吃!”
凌默抬头看了眼招牌,其实他也是第一次来,是之前刷推荐看到的。他笑了笑,推开门:
“没事,既然来了就试试,难得一起出来,别纠结这个。”
说着率先走了进去,服务员立刻热情地迎上来,引着几人往包厢走。
包厢是日式风格,需要脱鞋坐在榻榻米上。
苏晓弯腰脱鞋时,小白袜蹭过榻榻米的棉垫,袜口的浅杏色花边露出来,格外显眼。
凌默坐在她对面,目光不经意扫过,赶紧移开视线,假装看墙上的字画。
等大家坐定,服务员递上菜单,凌默直接把菜单推给几人:
“你们点,想吃什么随便点,不用客气。”
女生们笑着接过菜单,叽叽喳喳讨论起来,苏晓也凑过去,手指在菜单上轻轻划,偶尔和赵雨桐小声商量。
菜还没上,赵雨桐忽然想起之前的事,好奇地问:
“对了苏晓,你之前叫学长曾学长,可他在课堂上跟老师说叫张三,
学长到底叫什么啊?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他的真名?”
这话一出,另外两个女生也好奇地看向凌默,眼里满是疑惑。凌默刚要开口,就看到苏晓先笑了,嘴角弯起浅浅的弧度,眼里带着点促狭:
“学长他啊,才没那么老实。
他真名叫曾阿牛,之前在课堂上跟老师说叫张三,都是骗你们的。”
“曾阿牛?!”
赵雨桐惊讶地睁大眼,“原来张三是假的啊!
学长你也太坏了吧,居然骗我们这么久!”
“就是就是!
我们还真以为你叫张三呢,没想到是故意逗我们的!”
另外两个女生也跟着打趣,包厢里瞬间热闹起来。
凌默无奈地笑了笑,没反驳
——他总不能说“凌默”这个名字不能随便用,只能顺着苏晓的话说:
“之前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你们真信了。”
苏晓看着他无奈的样子,笑得更开心了,心里暗自想:让你之前用假名字骗大家,现在被拆穿了吧。
阳光透过包厢的纸窗洒进来,落在榻榻米上,映着几人的笑脸,连空气里都透着轻松愉快的气息。
“曾阿牛?这名字也太特别了吧!”
赵雨桐捧着腮,眼里满是怀疑,
“学长,你该不会是怕我们追问,又编了个假名字吧?”
另一个女生也跟着附和:
“就是啊!
张三是假的,‘曾阿牛’该不会也是假的吧?除非你拿学生卡给我们看看!”
这话一出,大家都跟着起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凌默身上。
凌默无奈地揉了揉眉心,心里有点后悔
——早知道刚才就不和许教授说起这个名字,只能苦笑着说:“没带校园卡,真没骗你们,就是叫曾阿牛,家里人起的,比较接地气。”
“接地气也不能这么可爱吧!”
苏晓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好了好了,别逗师兄了,再逗他该后悔告诉我们真名了。”
见苏晓帮忙解围,众人这才笑着放过凌默,话题很快转到刚上桌的菜上。
精致的瓷盘里,樱花虾蒸蛋嫩得能掐出水,旁边点缀着两颗鲜红的鱼子;
香煎银鳕鱼外皮金黄酥脆,淋着琥珀色的酱汁;
还有一盘冰镇荔枝虾球,虾肉q弹,裹着淡淡的荔枝清香,每道菜都像艺术品一样,看得人食指大动。
服务员还端来几杯特制饮料,淡紫色的液体里浮着几片薄荷叶,杯口插着新鲜的薰衣草,喝起来带着点清甜的果香,格外解腻。
“哇!这虾球也太好吃了吧!”
赵雨桐咬了一口虾球,眼睛都亮了,
“比我上次在米其林餐厅吃的还鲜!”
“这个银鳕鱼也好好吃,外皮脆,里面的肉却特别嫩!”
另外两个女生也跟着称赞,筷子不停地往盘子里夹菜。
苏晓夹了一小块蒸蛋,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虾香,她忍不住看向凌默,小声说:
“其实不用来这么贵的地方,大家一起吃点家常菜就很开心了。”
凌默正在给她递饮料,闻言笑了笑:
“难得一起出来,吃点好的应该的。你喜欢就多吃点,不够再点。”
冰镇荔枝虾球的清甜还在嘴里,赵雨桐放下筷子,好奇地看向凌默:
“学长,你到底是哪个系的啊?
之前在法理课上旁听,现在又说不是法学专业,难道你是旁听生?”
这话一出,另外两个女生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疑惑:
“就是啊学长,你要是文学系的,怎么会这么懂法律?
刚才在课上分析案例,比我们法学系的还厉害,也太神了吧!”
凌默放下茶杯,指尖轻轻蹭过杯沿,语气依旧温和:
“我是文学系的,平时喜欢看些法律相关的书,今天能说对,也就是碰巧记到了几个案例,不算厉害。”
“碰巧?”
赵雨桐显然不信,“哪有这么多碰巧啊!你连法无禁止即权力都能说出来,这可不是随便看看书就能懂的!”
苏晓也坐在一旁,悄悄打量着凌默——
以前和他相处,只觉得他话少低调,连约着练轮滑都很少提自己的事,现在才发现,他身上藏着好多没说过的事。
他说喜欢看法律书,可刚才分析案例时的条理和精准,根本不像“随便看看”;
他说自己是文学系,却连法律竞赛的邀约都敢接,这份底气,也绝不是“碰巧”能解释的。
她心里满是疑惑,却没跟着追问,只是安静地听着。
凌默被追问得没办法,只能笑着打哈哈:
“真就是兴趣使然,平时泡图书馆的时候,顺手翻了几本法律书,没想到今天刚好用上了。”
“学长你也太谦虚了!”
女生们还是不信,却也没再继续追问,话题很快转到了周末的计划上。
苏晓看着凌默从容应对的样子,心里的好奇更甚——
这个叫曾阿牛的学长,好像比她想象中还要神秘,那些没说出口的故事,像藏在帽檐下的光,让她忍不住想多了解一点。
凌默像是察觉到她的目光,转头看了她一眼,眼里带着点浅浅的笑意,仿佛在说“别多想”。
苏晓赶紧移开视线,嘴角却忍不住悄悄弯了起来,心里暗自想:不管他有多神秘,能和他做朋友,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几人边吃边聊,从课堂上的法律案例聊到学校的趣闻,又说到以后的计划,气氛格外融洽。
阳光透过纸窗,在榻榻米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桌上的菜肴冒着热气,杯中的饮料泛着微光,连空气里都飘着食物的香气和欢乐的笑声,让这场意外的聚餐,多了几分温馨的烟火气。
凌默见大家还在纠结自己的专业,便笑着转移话题:“你们当初为什么选法学这个专业啊?”
这话瞬间打开了女生们的话匣子。赵雨桐率先开口:
“我想当检察官!以后把坏人都送进监狱,超酷的!”
另一个女生接着说:“我想当法官,穿着法袍敲法槌,感觉特别神圣!”
还有人说:“我想当律师,帮别人维护权益,而且收入也高!”
聊到兴起,赵雨桐忽然感慨:
“其实我当初选法律,也是因为听过一句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觉得这太有力量了,想守护这份平等。”
其他女生都跟着点头,连苏晓也轻声说:
“我也觉得这句话很好,这应该是法律最基本的原则吧。”
凌默却轻轻笑了笑,没立刻接话。女生们见状,好奇地追问:
“学长,你笑什么?难道这句话不对吗?”
凌默放下筷子,语气认真了些:
“这句话本身是法律追求的理想状态,但现实里,平等往往需要更复杂的支撑。
比如,同样的案件,有专业律师协助的当事人,和没能力请律师的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处境可能天差地别;
再比如,不同地区的司法资源分布不均,也可能让平等的实现打折扣。”
他顿了顿,继续说:
“法律条文是平等的,但适用法律的过程、当事人获取帮助的能力、社会资源的分配,这些都会影响‘平等’的落地。
我们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像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而不是说它已经完全实现了。”
一番话下来,包厢里瞬间安静了。
女生们都愣住了,显然没从这个角度想过。
苏晓也看着凌默,眼里满是惊讶
——她一直觉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可凌默的话,却让她意识到,法律背后还有这么多复杂的现实问题。
过了几秒,赵雨桐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我以前都没想过这些,学长你也太通透了吧!”
凌默笑了笑,没再多说:“只是随便聊聊,快吃吧,菜要凉了。”
饭桌上的气氛又渐渐活跃起来,可苏晓心里却泛起了不一样的涟漪
——这个神秘的曾学长,不仅懂法律,还对现实有这么深刻的思考,让她越来越好奇,他到底还有多少没被发现的一面。
聊到法律的意义,赵雨桐眼里闪着光,追问凌默:
“学长,你心里觉得法律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真的能守住所有正义吗?”
凌默放下筷子,指尖轻轻搭在杯沿,缓缓开口:
“以前常听人说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我曾经也觉得这句话很有力量,好像只要有法律在,再晚的公道都能等来。”
“对!我就是因为这句话才坚定学法律的!”
赵雨桐立刻接话,另外两个女生也跟着点头,连苏晓都轻声附和
——她在法理课上听过无数次这句话,一直觉得这是法律最动人的承诺。
可凌默话锋一转,眼神里多了几分沉静:
“但后来我慢慢想,迟到的正义,还能算是完整的正义吗?”
这句话像一阵轻风吹散了包厢里的热闹,女生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夹菜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苏晓也愣住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她从没这样琢磨过“迟到”的重量,直到此刻才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新闻里,有人被错判入狱十年,沉冤得雪时青春早已耗尽,父母也不在人世,那样的“正义”,就算来了,又能补回什么呢?
“是啊……”过了几秒,一个女生小声开口,
“要是等正义来的时候,该保护的人已经受了无法弥补的伤害,那这份正义好像也带着遗憾。”
“我之前实习时见过一个案子,老人为了讨回被骗的养老钱,打了三年官司,最后赢了却没拿到钱
——骗子早就把钱挥霍光了,老人没过多久就病逝了。”
另一个女生也跟着感慨,语气里满是怅然。
凌默轻轻点头,语气平缓却带着分量:
“法律的意义,不只是最后给一个‘对’的结果,更要尽可能快地拦住伤害、守住权益。
如果正义来得太晚,对受伤害的人来说,再圆满的判决,也补不回错过的时光、失去的信任。”
包厢里静了片刻,没人再说话,可每个人眼里都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原来她们以前理解的“正义”,只是冰山一角,而凌默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更深刻的思考。
赵雨桐看着凌默,眼里满是敬佩:
“学长,你也太有深度了吧!这些话比我们课本上学的还透彻!”
苏晓也悄悄看着凌默,心里的好奇又深了一层
——这个总是低调沉默的学长,不仅懂法律、有见解,还能看透文字背后的人情与温度,这样的他,比课堂上那个侃侃而谈的“张三”,更让人觉得神秘又心动。
凌默见大家陷入沉思,笑着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谦虚:
“就是平时看书时随便想的,算不上什么深刻见解,别当真。”
说着端起面前的茶杯,指尖轻轻碰了碰杯沿,
“今天跟大家一起吃饭很开心,时间也不早了,祝你们以后学法律也好、做其他事也罢,都能守住初心,顺顺利利的。”
“好!干杯!”
赵雨桐率先端起饮料杯,另外两个女生赶紧跟着举杯,苏晓也笑着拿起杯子,几人的杯子轻轻碰在一起,清脆的碰撞声驱散了之前的沉静,包厢里又恢复了欢快的气氛。
又热聊了一会儿,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月亮悄悄挂在枝头,洒下柔和的光。
从私房菜馆出来,夜色已浓,华灯初上。巷口不远处恰好有一个热闹的晚间创意市集,各色摊位挂着暖黄色的串灯,售卖着手工艺品、独立设计、复古玩具和小吃。
“哇!这里好热闹,我们去逛逛吧?”赵雨桐立刻被吸引,指着市集提议。
大家一致同意,融入了熙攘的人流。
夜幕彻底笼罩城市,但梧桐小巷尽头的文创市集却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各色摊位支着暖黄色的LEd灯串,像是洒落一地的星星。
人流摩肩接踵,笑语喧哗,空气中混合着糖炒栗子的甜香、咖啡的醇苦以及手工皂的清新气味。
售卖复古饰品、独立插画、可爱布艺的摊位前围满了年轻人,讨价还价声、欣赏赞叹声不绝于耳。
一个悬挂着“挑战极限专注力!免费赢大奖!”醒目横幅的摊位前,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不少人。
摊主是个年轻小伙子,正卖力地用扩音器吆喝:
“来来来!试试你的眼力和定力!
看似简单,挑战成功不易啊!超大玩偶等你抱回家!”
摊位上贴满了示例纸,上面是密密麻麻、大小不一、排列毫无规律的数字矩阵,看得人眼花缭乱。
规则简单粗暴:在一张这样的纸上,按顺序从1圈到500,不能出错、不能修改、不能遗漏,笔迹不能过于模糊,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哎呀!又错了!刚才明明看到73了,一眨眼就没了!”
“这数字排得也太刁钻了吧!眼都要看瞎了!”
不断有挑战者败下阵来,懊恼地捶胸顿足。
那个毛茸茸的超大考拉玩偶,诱惑十足地挂在最高处,仿佛在嘲笑众人的失败。
“哇!那个考拉好可爱!我们要不要试试?”
赵雨桐眼睛发亮,拉着姐妹们挤进去。
“看着就好难啊……”
一个女生看着那“数字海洋”就有点发怵。
苏晓仔细看了会儿规则和挑战纸,挑了挑眉,跃跃欲试:“是挺有挑战性的,考验耐心和眼力,我来试试。”
她结果摊主递来的笔和纸,深吸一口气开始。
然而不到三分钟,在圈到“89”时,笔尖一顿,显然是被干扰数字迷惑了。
“啊呀,错了。”
她爽快地放下笔,虽然失败却并不气馁,反而更激起了兴趣,“真的不容易,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才行。”
其他几个女生也轮流尝试,最好成绩的也只坚持到一百五十多就宣告失败。
“学长,你来!”
赵雨桐把目光投向一直安静站在外围观察的凌默,“你刚才上课那么专注,这个肯定行!”
凌默被点名,笑了笑,从人群中走上前。
他付了钱,从摊主手中接过新的挑战纸和一支细头记号笔。
他并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先将纸张在桌面上铺平,目光沉静地快速扫描了整个数字矩阵,大约用了十几秒,像是在脑中构建一个初步的路径地图。
周围嘈杂的人声、闪烁的灯光似乎都与他无关。
然后,他落笔了。
他的动作并不快,甚至显得有些从容,但极其稳定。
手腕悬空,全靠手指控制笔尖,移动轨迹平滑而精准。
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笔尖,眼神专注得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密仪器的操作。
从1,2,3……开始,数字被一个个圈出,速度均匀得可怕,没有丝毫犹豫或反复寻找的迹象。
那些在别人眼中如同陷阱般的干扰数字,在他笔下仿佛自动隐形了。
苏晓和赵雨桐她们一开始还在小声讨论,渐渐地,全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那稳定前进的笔尖和纸上不断增加的红色圆圈。
50,100, 150, 200……数字平稳递增,流畅得令人惊叹。
周围有其他围观者也被吸引,发出低低的惊呼:
“哇,这哥们厉害啊!”
“速度好稳!”
“都没见停过!”
凌默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的声音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他的额角甚至没有出汗,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只有微微抿起的嘴唇透露出一丝全神贯注。
当笔尖最终圈定“500”这个数字时,他轻轻放下笔,抬头看了眼计时器,还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
摊主难以置信地拿起纸张,仔细检查了一遍,又核对了一下计时器,最终佩服地大声宣布:“完美!完全正确!恭喜这位帅哥!这专注力我服了!”
说着,费力地取下了那个巨大的考拉玩偶。
“哇塞!!学长你太神了!!”
女生们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摊位的顶棚。
凌默这才像是从那种极致的专注状态中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一丝不太好意思的浅笑,接过那只几乎有半人高的毛绒考拉。
他抱着玩偶转身,目光很自然地落在苏晓身上,然后迈步过去,非常自然地将沉甸甸的考拉塞进了她怀里,巨大的玩偶传递过程中,他的手臂和手指不可避免地碰到了她的手臂、肩膀,甚至脸颊擦过了考拉柔软的绒毛。
苏晓被这突如其来的“重量级”礼物撞得微微后退半步,赶紧用力抱住。
玩偶几乎把她整个人都埋住了,只露出一双亮得惊人的眼睛,里面盛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由衷的佩服:
“天哪……谢谢学长!
你这……你这专注力是怎么练出来的?太可怕了!”
她的声音因为埋在玩偶里而显得有些闷,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凌默看着她被可爱玩偶“淹没”又惊喜万分的样子,嘴角的笑意加深,语气依然平淡:
“没什么,可能就是比较习惯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
他顿了顿,补充道,“比如……看一本很厚的书的时候?”
他再次用了一个简单日常的理由,轻描淡写地解释了自己这非同寻常的能力。
抱着巨大的考拉玩偶,他们成了市集里最引人注目的一队人。
接着逛到一个古色古香的摊位,这里挂满了红色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各种灯谜,洋溢着传统的智慧趣味。猜中一定数量有奖励。
“这个有意思!”
苏晓对文字类游戏显然格外有兴趣,她率先猜中了一个:
“一半儿(打一字)——是伴!”
获得一个小书签。
赵雨桐猜了一个“点心(打一字)”,结果是“口”,也对了,开心得跳起来。
这时,摊主指着一条挂得稍高的谜面:
“几位,这个有点难度哦,一口吃掉牛尾巴(打一字),猜了好几个人都没对。”
“牛尾巴……怎么吃?”
一个女生嘀咕。
苏晓蹙着秀眉,喃喃自语:
“牛尾巴……牛字的尾巴是那一竖,被口吃掉了……”
她思维敏捷,迅速拆解着字形。
几乎就在她思考的同一时刻,凌默的目光扫过谜面,几乎没有停顿,嘴角便浮现出一丝了然于胸的极淡笑意。
他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用一种引导式的、极轻的声音提示,仿佛只是自言自语,却又恰好能让身边的苏晓听到:
“嗯,牛字不出头,尾巴被什么东西挡住了……”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苏晓的思路。
她猛地抬头,眼睛唰地亮了,几乎是和凌默异口同声地清晰说道:
“是告!”
“是告。”
两人的声音重叠在一起,一个清脆兴奋,一个平稳笃定。
说完,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相视一笑。
那种思维同频、默契十足的愉快感,在空气中悄然蔓延。
“对对对!就是告字!恭喜二位!”
摊主笑着递上一个小巧的中国结挂饰。
“哇!学长你反应太快了吧!”赵雨桐惊叹。
凌默只是微微颔首:“这个谜比较经典。”
他语气平常,仿佛只是运气好见过。
接着,他又看似随意地走到另一边,目光掠过一条谜面:“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打一字)”。
这次苏晓不甘示弱,几乎在他目光停留的下一秒就抢先回答:“是拿字!”
凌默赞许地看向她,点头:“没错。”
然后,他又注意到一个更偏一些的:“二小姐(打一字)”。
这次几个女生都皱起了眉。
凌默沉吟了不到两秒,轻声解道:“小姐旧称千金,二小姐就是次女,次字和女字合起来……”他顿了顿,看向摊主,“是姿吗?”
摊主抚掌:“妙啊!这位帅哥真是厉害!这么冷的谜底都知道!”
凌默只是淡淡一笑:
“偶然在一本旧书上看过。”然后将惊人的联想和记忆能力归功于“偶然”。
他解谜时那种不假思索的敏捷、拆解字形的精准以及广博的冷知识,都像是呼吸一样自然流露出来,没有丝毫卖弄之意,却让一旁的苏晓看得心潮澎湃。
她看着他沉静的侧脸,心中那份好奇与欣赏愈发浓烈,像市集的灯火一样愈燃愈亮。
这种智慧的碰撞,让她感到无比愉悦和吸引。
回停车场的路上,苏晓努力抱着那只巨大的考拉,脸上是运动后的红晕和满足的笑容。凌默走在她身边,时不时帮她托一下玩偶沉重的底部,两人的手偶尔会因为调整玩偶的位置而轻轻触碰,指尖传来微热的温度。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
赵雨桐总结道,“学长,你绝对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凌默温和地笑笑:“只是些游戏而已,大家玩得开心就好。”
苏晓侧过头,夜风吹起她颊边的碎发,她的目光明亮而直接地看着他:“不是因为游戏赢了才厉害,而是因为你本身就拥有这些厉害的能力,刚好在这些游戏中展现出来了而已。”
她的夸奖坦率而真诚,毫不扭捏,带着她一贯的大方风格。
凌默闻言,侧头迎上她的目光。
路灯柔和的光线在他眼中投下细碎的光点,他看着她,没有像之前那样谦虚回避,而是接受了她这份直白的赞赏,唇角弯起一个清晰的弧度:
“谢谢。你今天也很厉害,反应很快。”
两人相视而笑,一种基于互相欣赏和智慧共鸣的微妙气流在夜晚的空气中悄然流动,温暖而愉悦。
周围的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脚步声和怀中考拉玩偶柔软的触感。
黑色汽车缓缓启动,苏晓坐在副驾,三个女生挤在后排,还在叽叽喳喳地聊刚才的游玩。
“学长,你刚才在餐厅说的迟到的正义,我回去一定要跟我们专业课老师聊聊!”
“以后我们法律课有不懂的,真的要找你请教,你讲得比老师还清楚!”
凌默一边开车,一边偶尔应两声,语气里带着无奈又温和的笑意。
车子平稳地驶进校园,把几个女生送到她们宿舍楼下,几人下车时还不忘叮嘱:“学长,下次约着玩一定要叫我们!”,
苏晓也解开安全带,转头对凌默说:
“今天谢谢你,不仅请我们吃饭,带我们玩,还送我们回来。”
凌默“嗯”了一声,
看着她:早点休息
苏晓点点头,推开车门,又回头看了他一眼,才转身跑进宿舍楼。
凌默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才发动车子离开。
月光洒在车身上,连带着这场从日落延续到月升的聚餐,都变得格外温馨。
凌默把车停进教师公寓的停车场,刚走进楼道,手机就“叮咚”响了一声。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出苏晓的消息,头像还是她之前拍的轮滑鞋特写,带着点可爱的笨拙。
“今天真的太谢谢你啦!
~你讲的关于法律和正义的话,我到现在还在琢磨,感觉学到了好多!”
“对啦对啦,我的新轮滑鞋还没好好试过,下次有空的话,要不要一起去玩轮滑呀?”
三条消息连在一起,带着苏晓特有的轻快语气,仿佛能看到她发消息时,嘴角带着笑的样子。
凌默靠在走廊的墙上,指尖在屏幕上敲了敲,带着点打趣的意味回复:
“看来独来独往的女侠,也有想组队的时候了?”
发完消息,他没立刻收起手机,等着苏晓的回复。没过几秒,手机又响了——
“什么女侠呀!就是觉得新鞋子没人一起试,有点无聊嘛!”
后面还跟着个不服气的小表情。
凌默看着屏幕,忍不住笑了笑,指尖继续敲打:
“行,等我有空了告诉你,到时候可别又摔了,我可不想再扶你。”
“才不会!我现在滑得可好了!”
苏晓的消息秒回,带着点小傲娇。
凌默收起手机,推开公寓的门。
窗外的月亮还挂在天上,温柔的月光洒进房间,想起苏晓发消息时的样子,他心里悄悄泛起一丝暖意。
原本习惯了独来独往的日子,好像因为这场意外的相遇,多了点不一样的期待
窗外,校园里关于“陆子昂校园巡演”的喧嚣与热闹似乎还在隐隐回荡,但对于教师公寓内的凌默而言,那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传来的、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
他的心神,一部分还停留在刚才几个女孩子的欢乐声中,但更多的,已经切换到了另一个由文字构筑的、充满铁血与信念的世界。
他坐在书桌前,屏幕上是小说平台的作家后台。消息提示的小红点早已堆积成山,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每一个功能图标。
评论区依旧在实时刷新,无数读者在《士兵突击》和《红楼梦》的最新章下“花式催更”:
“地球大大!《士兵突击》今天能等到成才进老A吗?等得抓心挠肝!”
“《红楼梦》第三章我盘出包浆了!刘姥姥二什么时候来?求求了!”
“大大你看一眼评论区吧!我们等的花儿都谢了!”
虚拟的“火箭”、“鲜花”等礼物特效时不时在评论区弹出,此起彼伏。
编辑苏晴的聊天窗口更是从早到晚未停歇:
“大大!《红楼梦》周阅读量破亿,创平台纪录了!(狂喜转圈.jpg)”
“大大,读者催更太猛了,我的私信和电话都快爆了……您看能不能尽量多更两章呀?(卑微求问.jpg)”
“商务合作的邀约又堆了三页,我都帮您暂缓了,知道您不喜欢这些。”
“分享#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引爆古典文学圈,专家盛赞叙事视角!”
“分享《士兵突击》‘不抛弃不放弃’成最新网络热词!”
凌默的指尖划过这些汹涌的信息洪流,没有立刻点开处理。
他先是点进了《士兵突击》的文档,将许三多在A大队淬炼、尤其是第一次真实行动后心理冲击与成长的最终章节,仔细审视了一遍,确认无误。
他没有丝毫犹豫,将《士兵突击》剩余的存稿全部上传发布,并为这部作品标上了“已完结”的标签。
这一刻,网络另一端,《士兵突击》的读者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狂欢盛宴!
几乎在章节更新后的几分钟内,相关的讨论区、书友群就被彻底引爆!
“完结了?!地球往事大大一次性更完了《士兵突击》?!
我的天!这是双喜临门吗?!(指同时有《红楼梦》看)”
“手刃歹徒那段我看得手心全是汗,眼泪止不住!许三多啊!他终于成了真正的兵王!不抛弃,不放弃刻进dNA了!”
“哭死我了!断崖式领先!
这数据太恐怖了!军旅文天花板毫无争议!”
“求影视化!一定要找最好的团队!这拍出来绝对是史诗级经典!”
“大大是不是忘了《红楼梦》?(小声)但《士兵突击》完结撒花!”
军旅专区的各项数据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疯狂刷新着记录,所有的榜单首位,依然被《士兵突击》和“地球往事”这个名字牢牢霸占。
凌默看着后台那再次爆炸的数据流,眼神平静。
他点开“作者有话要说”,沉吟片刻,敲下了一段感悟:
“《士兵突击》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
写下最后一个字时,心中亦有波澜。
许三多其实不是天才,他只是善良、执着……
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却重若千钧……
谢谢大家这段时间的陪伴。
故事会结束,
但精神愿与诸君共勉。
——地球往事”
他刚发布完这则感言,眼尖的读者立刻捕捉到了他的动态。
评论区瞬间更加沸腾,除了关于《士兵突击》完结的讨论,催更《红楼梦》的呼声也再次达到顶点:
“大大!《士兵突击》完结了!
是不是可以专心更《红楼梦》了!”
“大大你看一眼苏晴编辑吧!她肯定在疯狂暗示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编辑部:终于等到《士兵突击》完结,这下催《红楼梦》的理由更充分了!”
果然,几乎是同时,苏晴的聊天窗口疯狂闪烁起来,显然她也看到了完结通知和作者感言:
“大大!!!《士兵突击》完结了?!
啊!
恭喜完结!
那……
那个……
《红楼梦》第四章……
读者们已经等得快要给我寄刀片了……”
后面跟了一个“弱小可怜又无助但能催更”.jpg的表情包。
凌默看着苏晴的消息和评论区里读者们“甩锅”给编辑部的调侃(“肯定是编辑部没传达到我们的催更热情!”),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
他想起之前《红楼梦》更新时,读者们调侃编辑部“背锅”的情形。
他指尖轻动,先给苏晴回了一条言简意赅的消息:
“《士兵突击》已完结。
《红楼梦》后续会按时更新,不用催。”
可以想象,屏幕那头的苏晴看到这条消息,会如何的如释重负和欣喜若狂,或许又会去编辑部群里宣告“大大回话了!锅没白背!”。
而对于那些催更《红楼梦》的评论,凌默并没有直接回复。
他只是用行动表示——他退回到《红楼梦》的文档界面,开始审阅下一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存稿,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再次投下这颗“文学炸弹”。
做完这一切,他平静地关掉了电脑屏幕。
书房里瞬间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极远处传来的、模糊的关于校园歌手大赛的喧嚣,提醒着现实的存在。
他就这样呆呆地坐在书房前,身影融在昏暗的光线里。
内心沉浸在《士兵突击》故事终结的余韵之中,许三多的坚韧与成长,“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也再次让他为之动容。
同时,他也思考着《红楼梦》接下来的情节展开,以及更多等待被他带来的、那个世界的瑰宝。
外界的一切纷扰,无论是“陆子昂”引发的校园狂热,还是“地球往事”在网络上掀起的巨浪,似乎都与他这个安静的缔造者,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他就像风暴眼,身处一切喧嚣的中心,却保持着绝对的平静,只专注于播种下一个故事,点燃下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