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疑云重重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平静,中秋月夜的酒香与交心之言,如同在山涧流淌的清泉,悄然滋润着四颗原本各自封闭的心。赵青山与萧少峰之间,多了几分不必言说的默契,江怀柔与韩书澜(阿澜)更是时常凑在一起研究药理,低语浅笑间,情谊日渐深厚。
然而,这层看似牢固的平静,实则薄如蝉翼。山雨欲来前,空气总是格外沉闷,连风都带着一丝黏稠的滞涩感。
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是赵青山。
这日,他扛着新劈好的柴禾到镇上的几家老主顾处送货。寻常对他热情招呼、甚至硬塞些瓜果蔬菜的街坊,眼神里却多了些闪烁不定。王屠夫接过柴,付钱时动作有些匆忙,嘴唇嚅动了几下,终究只是含糊地说了句“赵兄弟,最近……少进山吧。”便转身回了铺子。茶馆的李掌柜,见他路过,本是笑着迎出来,却被柜台后的老板娘悄悄扯了扯衣袖,那笑容便僵在脸上,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赵青山心中疑窦丛生。他行伍出身,对氛围的变化有着野兽般的直觉。这青山镇,似乎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了。他不动声色,继续送货,耳朵却捕捉着市井间的流言蜚语。
几个闲汉聚在墙角,声音压得极低,却逃不过赵青山敏锐的听觉。
“……听说了吗?上头在查前朝的事儿……”
“可不是,说是有余孽潜逃,就藏在咱们这深山老林里……”
“何止啊,还有魔教的妖人,练的那都是吸人精血的邪功,专挑小孩和妇人下手……”
“嘶——怪不得前阵子张寡妇家的鸡圈莫名其妙死了几只鸡,血都被吸干了!”
“我看呐,咱们这镇子,怕是不太平咯……”
“少说两句,隔墙有耳……”
赵青山眉头紧锁。“前朝余孽”?“魔教妖人”?这些词汇与他熟悉的边关战报、朝堂风云相去甚远,却又隐隐指向了他身边那两个身份成谜的人——萧默,还有阿澜。萧默那通身的气度,沉稳内敛却难掩贵气,偶尔流露的眼神锐利如鹰,绝非普通猎户。阿澜的医术精妙超群,谈吐不凡,更身怀疑似玄门内功,来历同样可疑。
他心中沉甸甸的,扛着空扁担往回走,路过镇口那棵老槐树时,发现树干上不知被谁用利器刻下了一些歪歪扭扭的符号,看似孩童涂鸦,细看却透着一股邪气,像是一只窥探的眼睛。赵青山伸手摸了摸那刻痕,指尖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让他心头更是一凛。
与此同时,山林深处,萧少峰的竹庐内。
他正对着一方简易的沙盘推演,沙盘上山川地势,竟是这青山镇周边的微缩景象。这是他为将时养成的习惯,即便归隐,也习惯性地掌握周围环境,以求立于不败之地。中秋之后,他对韩书澜(阿澜)那份莫名的关注愈发强烈,除了那份熟悉感,更添了几分探究。他确信,她那日为赵青山施针时,运转的内息路数,与他记忆中那位惊才绝艳、却已“香消玉殒”的挚友韩书澜所修的“清微玄灵诀”同出一源!
世上玄门流派众多,但“清微玄灵诀”乃是韩氏一族不传之秘,非核心子弟不得修炼。韩书澜当年……是他亲眼看着她……难道这世间真有如此相似的巧合?还是……
他不敢深思,心中却燃起一丝微弱的、连他自己都害怕去触碰的希望火苗。为了验证,他这几日更是暗中留意阿澜的一举一动。
今日清晨,天光未亮,萧少峰便隐在韩书澜日常采药必经之路旁的一棵大树上,气息与枝叶融为一体。果然,没过多久,那道纤细却坚韧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林间小径上。
她背着药篓,步履轻快,看似与寻常采药女无异。但在行至一处林间空地,确认四周无人后,她停下了脚步。只见她缓缓放下药篓,屏息凝神,双手在胸前结了一个复杂而优美的手印。随即,她周身的气息陡然一变,一股清灵缥缈、却又隐含浩然之意的气韵散发开来。她开始演练一套掌法,动作行云流水,掌风过处,带动周围树叶轻颤,却不带丝毫杀气,反而有种净化、宁和的意味。
萧少峰的瞳孔骤然收缩!
是了!绝不会错!
这内功心法的独特韵律,这掌法中蕴含的玄门正宗意蕴,分明就是韩书澜!
她没死!
她还活着!
巨大的冲击让他几乎控制不住气息,树枝微微晃动了一下。
场中的韩书澜立刻察觉,掌法一收,清冷的目光如电般射向萧少峰藏身之处:“谁?”
萧少峰知道无法再隐藏,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纵身跃下树干,落在她面前不远处。
两人隔着几步的距离对视着。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喻的紧张和一种即将破土而出的真相。
韩书澜看清是他,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迅速被警惕取代:“萧大哥?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萧少峰目光灼灼地盯着她,试图从那易容后略显平凡的脸上,找出更多熟悉的痕迹:“你的掌法,很特别。”
韩书澜心头一紧,强自镇定:“不过是家传的一些强身健体的功夫,登不得大雅之堂。”
“家传?”萧少峰向前逼近一步,声音低沉而压迫,“哪一家的传承,能与‘清微玄灵诀’如此相似?甚至,一模一样?”
韩书澜脸色微变,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你不明白?”萧少峰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和急切,“韩、书、澜。”他一字一顿地叫出这个名字,目光如炬,不容她闪躲。
听到这个名字从眼前男子口中吐出,韩书澜如遭雷击,浑身剧震。她难以置信地看着萧少峰,脑海中飞速闪过他平日里的种种异常——那份与生俱来的贵气,对朝堂之事的熟悉,深不可测的武功,还有……他时常对着那支玉簪出神的样子。那玉簪……她记得,那是她“死”前最常佩戴的一支……
一个荒谬却又合理的猜想浮上心头。
“你……”她的声音带着颤抖,“你到底是谁?为何会知道……这个名字?”
萧少峰看着她眼中的震惊、迷茫和确认,心中那块压抑了许久的巨石仿佛被移开,却又被更汹涌的情感淹没。他缓缓抬手,似乎想触碰她的脸颊,确认这不是又一个易碎的梦境,最终却只是握紧了拳,声音沙哑:“我是谁?我是那个……眼睁睁看着你死在怀里,却无能为力的蠢货。是那个本该随你而去,却带着无尽悔恨苟活于世的……萧少峰。”
“萧……少峰?”韩书澜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瞳孔骤然放大。那个权倾朝野,智谋深远,却在她“死”后血洗叛军,继而飘然离去的摄政王?那个她曾倾心相付,最终却不得不以“死亡”护其周全的男人?他竟然……也在这里?化名萧默,隐居在这小小的青山镇?
巨大的信息量冲击着她,让她一时无法思考。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阿澜!萧大哥!”是江怀柔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急。
两人瞬间从对峙的情绪中惊醒,迅速收敛了外露的情感。韩书澜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腾的心绪,萧少峰也恢复了平日里的沉静,只是看向韩书澜的眼神,复杂得难以解读。
江怀柔跑得气喘吁吁,脸颊泛红,看到两人都在,先是松了口气,随即急切道:“你们都在太好了!镇上出事了!”
“怀柔,别急,慢慢说。”韩书澜上前扶住她,借机避开了萧少峰的目光。
江怀柔顺了口气,语气凝重:“今天我去镇上给几家熟识的病人复诊,听到好多不好的传言!说什么前朝余孽藏在咱们这儿,还有魔教妖人出没,专门害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而且,我还看到几个生面孔在镇上晃悠,眼神鬼鬼祟祟的。青山哥一早就去送货了,我担心他……”
正说着,赵青山也沉着脸从山下回来了。他将扁担往墙边一靠,声音低沉:“你们都知道了?”
萧少峰眼神一凛:“听到了一些风声。青山兄,你也察觉了?”
赵青山点头,将他所见所闻,包括老槐树上的诡异符号详细说了一遍。“我感觉,这些流言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人故意散播,目标……很可能就是我们。”他的目光在萧少峰和韩书澜身上扫过,意思不言而喻。
四人聚在萧少峰的竹庐内,气氛凝重。
“前朝余孽,魔教妖人……”韩书澜轻声重复着,眉头微蹙,“这两个身份,恰好能对应上我和萧……大哥可能的来历。对方消息很灵通,至少已经怀疑到我们头上了。”
萧少峰沉吟道:“不止是怀疑。流言的目的在于制造恐慌,孤立我们,同时试探我们的反应。那些生面孔,还有树上的符号,都是监视和标记的手段。”他看向赵青山,“青山兄,你在军中可曾见过类似的手段?这种利用流言和标记制造混乱的方式?”
赵青山仔细回想,摇了摇头:“边关对敌,多是真刀真枪。这种阴损伎俩,更像是……京城那些见不得光的构陷把戏。”他说完,目光下意识地看向萧少峰。萧少峰曾是摄政王,对朝堂阴暗面的了解自然远胜于他。
萧少峰没有否认,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不错。风格很熟悉。看来,我们的老朋友,已经把手伸到这青山镇了。”他顿了顿,看向韩书澜,“阿澜,你对那树上的符号,可有什么看法?”
韩书澜凝神思索片刻,道:“那符号我虽未亲眼见到,但根据青山哥描述,很像一种低级的‘窥影符’,常用于标记目标和远程监视,通常需要施术者定期加固。对方阵营里,有懂得玄门术法,或者至少是旁门左道的人。”
江怀柔担忧地握紧了手:“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
萧少峰与韩书澜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决心。经历了刚才那番近乎摊牌的对话,此刻面对外部的危机,一种奇异的同盟感悄然建立。
“自然不能。”萧少峰语气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对方在暗,我们在明。但既然他们已经出招,我们也不能毫无表示。”
韩书澜接口道:“当务之急,是弄清楚散播流言和布下标记之人的具体身份、目的,以及他们接下来可能的行动。我们需要信息。”
赵青山一拍大腿,豪气道:“没错!管他什么牛鬼蛇神,想要动我们,也得先问问老子手里的拳头答不答应!萧兄弟,阿澜姑娘,你们脑子好使,说怎么办吧!我赵青山听你们的!”
江怀柔也坚定地点点头:“我虽然不会武功,但医术和用毒方面也能帮上忙。镇上的一些大娘大嫂消息灵通,我或许可以从她们那里打听些情况。”
看着赵青山和江怀柔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萧少峰和韩书澜心中都是一暖。尤其是在刚刚经历身份冲击的此刻,这份质朴的情谊显得尤为珍贵。
萧少峰沉声道:“既然如此,我们便不能各自为战。对方手段阴险,擅长蛊惑人心,我们必须联手应对。”
韩书澜也表示同意:“不错。我们四人,各有所长。萧大哥沉稳多智,善于谋断;青山哥勇武过人,可正面震慑;怀柔心思细腻,人缘好,便于收集信息;我略通玄术,或可辨识、破解一些非常手段。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未必不能化解此次危机。”
四人围坐在一起,开始详细商讨。萧少峰负责分析对手可能的策略和动向,并利用他对权谋伎俩的了解,推断对方的下一步棋。韩书澜则专注于玄学层面,试图从那些符号和流言传播的模式中,找出施术者的痕迹和弱点。赵青山负责留意镇上的风吹草动,尤其是那些生面孔的动向,并凭借其威慑力,保护两位女子的安全。江怀柔则利用她行医建立的网络,从寻常百姓口中套取有用的信息,同时准备一些可能用到的药物,无论是救人的,还是防身的。
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联手。虽然前路未知,敌暗我明,但此刻,四颗心因为共同面临的威胁而紧紧靠在了一起。一种微妙的默契在四人之间流转,仿佛一根无形的丝线,将他们命运的轨迹更加紧密地缠绕在一起。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商讨对策之时,一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正透过林木的缝隙,冷冷地注视着竹庐的方向。正是风雨欲来。他如同真正的影子,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将萧少峰与韩书澜先前那短暂却激烈的对峙,以及此刻四人的聚首,尽数收入眼底。他悄无声息地后退,融入更深的林影之中,去向他的主人汇报这重要的发现。
而在青山镇的另一角,扮作落难小姐、化名“诗音”的淡雅诗,正坐在江怀柔常去的那家绣坊里,一边假意挑选丝线,一边与绣坊老板娘和几个镇上的妇人闲话家常。她语调柔柔弱弱,眼神却敏锐地捕捉着妇人们话语间流露出的每一丝信息,关于赵青山的勇武,关于萧默的神秘,关于阿澜姑娘那好得出奇的医术……
“听说阿澜姑娘前几日还救了村头李老爹的急症呢,真是菩萨心肠。”淡雅诗状似无意地感叹道,“也不知是哪位神医培养出的高徒,这医术,怕是比京里的御医都不差了。”
一个快嘴的妇人接话道:“可不是嘛!要我说啊,阿澜姑娘和那位萧默先生,都不是普通人哩!你看他们那气度……”
旁边另一个妇人悄悄扯了扯她的衣袖,使了个眼色。那快嘴妇人立刻噤声,讪讪地笑了笑。
淡雅诗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面上依旧挂着温婉无害的笑容,心中却冷笑更甚。疑云已然布下,只待风雨来临。她很好奇,这看似牢固的四人联盟,究竟能在这越来越浓的迷雾中,支撑多久。
青山镇的天空,不知何时聚拢了层层叠叠的阴云,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山雨,真的要来了。而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每个人都将面临考验,不仅是武力与智慧的较量,更是信任与情感的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