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逝
京都的夜,被灯火照得如同白昼。皇宫内,一场盛大的百官宴席正在进行。雕梁画栋间,绫罗绸缎随风轻摆,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又一桌。乐师们在角落弹奏着悠扬的曲调,舞姬们身着华服,翩翩起舞,水袖飞扬。
留一手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青铜面具,混在一众官员之中。面具后的他,眼神警惕,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此次宴席,是新帝登基后的首次大宴群臣,留一手收到了一封神秘信函,信中暗示他,今日将有重大变故,而这变故或许与封白情的生死有关。
封白情此刻也在席中,她被安排在较为偏僻的位置,身着淡蓝色宫装,神色冷淡。自从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她的心早已如死灰,但心中那一丝对留一手的牵挂,让她强撑着出席这场宴席。
酒过三巡,新帝端起酒杯,起身说道:“今日宴请诸位爱卿,一是庆祝朕登基,二则是有要事宣布。”群臣纷纷起身,恭敬聆听。新帝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留一手身上,说道:“听闻江湖中有位神医,医术高超,朕有意将其招入太医院,为我朝百姓谋福。这位神医,此刻便在席间。”
留一手心中一凛,他不知道新帝此举是何用意。正当他思索之际,两名侍卫走向他,其中一人说道:“先生,请随我们面见陛下。”留一手缓缓起身,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向新帝。
来到新帝面前,留一手拱手行礼:“陛下,草民不过是江湖郎中,医术粗陋,恐难担大任。”新帝微微一笑:“先生不必过谦,朕听闻先生曾救过将门嫡女封白情,且手段高超,非一般医者可比。”留一手心中暗惊,没想到新帝对他的过往如此了解。
就在这时,封白情起身说道:“陛下,留先生医术虽高,但生性自由,恐怕不愿拘束于太医院。”新帝看向封白情,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封姑娘,你与留先生关系匪浅,此事你似乎过于上心了。”
封白情心中一紧,她知道新帝对她和留一手的关系起了疑心。留一手赶忙说道:“陛下,封姑娘只是感激草民救命之恩,并无他意。草民确实习惯了江湖漂泊,还望陛下成全。”
新帝冷笑一声:“哼,既然如此,那先生便摘下这面具,让朕一睹真容。”留一手心中犹豫,若摘下面具,他的身份恐怕会暴露,但此刻又无法拒绝新帝的要求。思索片刻,他缓缓伸手,摘下了面具。
面具摘下的瞬间,全场一片哗然。只见留一手面容冷峻,双眼却透着一股坚毅。但让众人震惊的是,他的容貌竟与死去的大皇子有几分相似。封白情看到留一手的面容,心中也是一惊,她隐隐感觉到,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新帝看着留一手的面容,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你究竟是何人?为何与大皇子如此相像?”留一手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草民自幼父母双亡,不知身世。或许只是巧合罢了。”
新帝显然不信,他一挥手,几名侍卫抬出一个屏风,屏风上画着大皇子的画像。新帝指着画像说道:“这相似程度,绝非巧合。来人,将他拿下!”
留一手身形一闪,避开了侍卫的抓捕。他深知,一旦被抓住,恐怕再无生机。封白情见状,也抽出腰间长剑,挡在留一手身前:“陛下,此事必有蹊跷,还望陛下明察!”
新帝怒喝道:“封白情,你竟敢公然抗旨!难道你与他是一伙的?”封白情心中焦急,她知道此刻若不能解释清楚,她和留一手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就在局势紧张之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名侍卫匆忙跑进来,跪地说道:“陛下,不好了,宫外有大批叛军杀来!”新帝脸色大变:“什么?叛军?他们为何而来?”侍卫回道:“据说是为了清君侧,他们声称陛下登基来路不正。”
新帝气得浑身发抖:“荒谬!朕乃先帝钦定的继承人,何来来路不正之说!”此时,留一手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抵御叛军,草民愿助陛下一臂之力。”新帝看了留一手一眼,冷哼一声:“你以为朕会信你?不过此刻也别无他法,若你能击退叛军,朕便饶你今日之罪。”
留一手和封白情随着新帝来到城楼之上。只见城外火光冲天,叛军如潮水般涌来。留一手观察了一下叛军的阵容,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封白情看着留一手,轻声说道:“你有把握吗?”留一手微微点头:“我会尽力。但此次叛军来势汹汹,恐怕不简单。”
就在这时,叛军阵营中走出一人,此人骑着一匹黑马,身着黑色战甲,面容被兜鍪遮住。他高声喊道:“陛下,你篡夺皇位,残害手足,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新帝怒喝道:“你是何人?竟敢污蔑朕!”
那黑衣人冷笑一声,伸手摘下兜鍪,竟是一张与留一手极为相似的脸。众人皆是一惊,封白情更是瞪大了眼睛,心中疑惑丛生。黑衣人说道:“陛下,你恐怕想不到吧,我便是大皇子的孪生弟弟。当年,你为了皇位,派人追杀我们兄弟,我侥幸逃脱。今日,我便是来为兄长报仇的!”
新帝脸色煞白:“你胡说!大皇子分明是因病去世,与朕何干!”黑衣人哈哈一笑:“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在场众人,有谁不知道你为了皇位不择手段。今日,我便要替天行道!”
说完,黑衣人一挥手,叛军开始攻城。留一手对新帝说道:“陛下,叛军势大,我们需用计谋。我观察到叛军后方粮草堆积之处防守薄弱,若派人前去烧毁粮草,叛军必定大乱。”新帝思索片刻,说道:“好,朕便信你一次。你带领一队人马,前去烧毁叛军粮草。封白情,你随朕在此指挥防御。”
留一手领命,带着一队士兵悄悄绕到叛军后方。此时,叛军都在全力攻城,后方粮草处防守果然松懈。留一手一挥手,士兵们点燃火把,冲向粮草堆。瞬间,火光冲天,粮草燃烧起来。叛军看到后方起火,顿时大乱。
黑衣人见状,心中大惊,他没想到留一手竟能识破他的防守漏洞。他急忙分出一部分兵力,回防粮草处。留一手带领士兵与回防的叛军展开激战。虽然留一手武艺高强,但叛军人数众多,渐渐有些抵挡不住。
就在留一手陷入困境之时,封白情带着一队骑兵赶来支援。原来,封白情担心留一手有失,在得到新帝同意后,赶来相助。封白情挥舞着长剑,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留一手看到封白情赶来,心中大喜,斗志更盛。
两人里应外合,与叛军展开殊死搏斗。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经过一番激战,叛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后退。黑衣人见势不妙,只好下令撤军。
新帝看到叛军退去,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对留一手和封白情说道:“今日多亏了你们二人,朕暂且记下你们的功劳。但留一手,你与那叛军首领容貌相似之事,朕日后定会彻查。”留一手和封白情跪地谢恩。
回到宫中,留一手和封白情心中都明白,此事并未就此平息。新帝对留一手的身份依然存疑,而那神秘的黑衣人又不知何时会再次出现。
深夜,留一手悄悄来到封白情的住处。封白情看到留一手,说道:“今日之事太过蹊跷,那黑衣人竟与你如此相像,究竟是怎么回事?”留一手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但我总觉得,这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封白情思索片刻,说道:“会不会与你和我身上的秘密有关?龙纹密令、银铃血迹,这些线索似乎都指向一个更深的谜团。”留一手点头:“很有可能。看来我们要尽快查清这些线索,否则我们始终处于危险之中。”
就在两人交谈之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留一手和封白情对视一眼,留一手迅速吹灭蜡烛,两人躲在暗处。只见一个黑影悄悄潜入屋内,四处摸索着什么。留一手看准时机,飞身而出,一把抓住黑影。
黑影挣扎着,想要挣脱留一手的控制。封白情点亮蜡烛,看清了黑影的面容,竟是宫中的一名小太监。小太监惊恐地看着留一手和封白情,说道:“两位大人,饶命啊!我是奉了皇后娘娘的命令,来偷取封姑娘身上的一样东西。”
留一手和封白情心中一惊,皇后为何要派人来偷东西?留一手问道:“皇后要你偷什么?”小太监颤抖着说:“皇后娘娘说,封姑娘身上有一块玉佩,那玉佩关乎着前朝的一个大秘密。”
留一手和封白情对视一眼,他们都不知道封白情身上有这样一块玉佩。封白情说道:“我身上并无什么玉佩,你是不是弄错了?”小太监急忙说道:“不会错的,皇后娘娘说,那玉佩是封姑娘的母亲留给她的,一直藏在贴身衣物之中。”
封白情仔细回想,似乎想起母亲临终前确实交给她一个东西,但她从未仔细看过,一直以为是普通的物件。她赶忙在身上摸索,果然在贴身衣物中找到一块玉佩。玉佩造型古朴,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的纹路。
留一手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着。他总觉得这些纹路似曾相识,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小太监说道:“两位大人,求求你们把玉佩给我吧,否则皇后娘娘不会放过我的。”
留一手看着小太监,心中思索着。皇后为何对这块玉佩如此在意?这玉佩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就在留一手犹豫不决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留一手和封白情心中暗叫不好,看来是有人察觉到小太监久未回去,前来查看。
留一手迅速将玉佩藏好,对封白情说道:“看来此事越来越复杂了。我们先应付门外之人,再从长计议。”封白情点头,两人做好了应对的准备。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一场新的危机即将来临,而他们能否解开玉佩的秘密,又能否在这重重阴谋中找到一线生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