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白旗升起 - 荷兰投降
震耳欲聋的爆破声余韵尚未在空气中完全消散,那冲天而起的烟尘巨柱也仍在翻滚升腾,如同为热兰遮城奏响的末日挽歌。被炸开的城墙缺口处,砖石碎屑如雨点般簌簌落下,露出一个巨大、狰狞、边缘参差不齐的创口,仿佛巨兽被撕裂的血肉,将棱堡内部的结构和守军的恐慌,赤裸裸地暴露在明军面前。
“杀——!”
几乎在爆炸冲击波掠过的瞬间,参将吴志良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声嘶力竭的怒吼便压过了战场短暂的死寂。他手中染血的腰刀奋力前指,目标直指那道刚刚被科技与暴力共同撕开的死亡通道!
“天佑大明!先登者赏银千两,官升三级!全军突击!”
积蓄已久的战意,如同压抑的火山轰然喷发!等待多时的明军精锐,如同决堤的狂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那道缺口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总攻!冲在最前面的,是手持燧发枪、腰挂震天雷的掷弹兵和轻步兵,他们行动迅捷,一边冲锋一边向缺口两侧残存的荷军火力点进行压制射击。砰砰的枪声瞬间变得密集如雨点。
“砰!砰!砰!”
“轰!轰!”
燧发枪的齐射和手榴弹的爆炸在缺口内外交织成一片死亡的金属风暴,试图组织抵抗的荷兰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纷纷栽倒。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气瞬间弥漫开来,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荷兰守军被这精准而猛烈的爆破以及随之而来的迅猛突击彻底打懵了。他们赖以自豪的棱堡结构,在对方这种完全不合常理、近乎“妖法”的攻击方式面前,变得如此脆弱可笑。缺口附近的守军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军官声嘶力竭的呼喊被淹没在爆炸和喊杀声中,士兵们惊恐地看着如同神兵天降的明军从烟尘中冲出,斗志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
“顶住!为了公司!为了荷兰!” 一名勇敢的荷兰军官试图组织起一道薄弱的人墙,但随即被几支精准射来的燧发枪子弹打成了筛子。明军的新式步枪在近距离巷战中展现出了压倒性的射速和可靠性优势,绝非荷军手中那些需要复杂步骤的火绳枪可比。
战斗迅速从缺口向城堡内部蔓延,演变成残酷而激烈的巷战和逐屋争夺。明军士兵三人一组,五人一队,互相掩护,熟练地运用着平时严苛训练掌握的巷战技巧。燧发枪刺刀闪烁着寒光,手榴弹在房间和走廊内炸响,每一次短兵相接都伴随着怒吼、惨叫和兵器碰撞的刺耳声响。
然而,荷兰人的抵抗并未完全停止。被逼入绝境的困兽,反而爆发出最后的凶性。尤其是在通往城堡中心总督府的核心区域,一些顽固的荷兰士兵和雇佣兵,依托坚固的石质建筑和街垒,用火绳枪和长剑进行着顽强的阻击。他们深知,一旦城堡陷落,按照这个时代战争的残酷规则,等待他们的很可能就是屠杀和掠夺。
“小心左侧窗口!”一名明军哨长大吼着,同时扣动扳机,将一个从窗口探出身子的荷兰枪手击毙。但几乎同时,从街垒后方射来一排子弹,将他身旁的两名士兵打倒。
“盾牌手上前!火枪手掩护!爆破组,给老子炸了那个街垒!”吴志良亲临一线,声音沙哑却充满不容置疑的权威。几名手持包铁木盾的士兵立刻顶上前,身后火枪手持续射击压制。两名背着炸药包的工兵,则如同灵猫般借助残垣断壁的掩护,向街垒匍匐前进。
战斗呈现白热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明军虽然装备和战术占优,但荷军凭借地利和绝望的勇气,也给进攻部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战场仿佛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吞噬着双方士兵的生命。
就在这僵持不下、血腥味浓得化不开的关头,一阵异样的喧嚣从城堡面向港湾的方向传来。紧接着,是更加密集、如同爆豆般的枪声和震天的喊杀声,其中似乎还夹杂着一种令荷兰守军魂飞魄散的、熟悉的喊杀声——那是郑芝龙麾下闽粤子弟兵的乡音!
原来,就在陆师发动总攻的同时,一直在海上待命、早已等得不耐烦的郑芝龙部精锐水师陆战营,在看到城破烟起信号后,立即乘坐小艇,对热兰遮城临海的码头和薄弱城墙发起了猛烈的登陆突击!守军的注意力完全被陆上的主攻方向吸引,临海防御异常空虚。郑家军如同猛虎下山,几乎未遇像样抵抗便成功抢滩,并迅速向城内纵深穿插!
“郑家军的兄弟们杀进来啦!红毛夷完蛋啦!”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在明军阵中传开。
本就摇摇欲坠的荷军防线,在腹背受敌的打击下,终于彻底崩溃了。前后夹击的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幸存的荷兰士兵的抵抗意志被彻底碾碎。他们开始成建制地丢弃武器,跪地乞降,或是惊慌失措地逃向城堡最后的核心——总督府。
“完了……全完了……” 热兰遮城总督揆一,面如死灰地站在总督府的窗前,望着城内四处燃起的烽烟和如潮水般涌来的明军士兵,听着耳边越来越近的喊杀声和投降的哭嚎,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他手中紧握着一柄装饰华丽的燧发手枪,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手指因用力而发白,却迟迟无法扣下扳机。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巴达维亚总公司追责的畏惧,最终战胜了军人的荣誉感。
“当啷”一声,手枪掉落在地。揆一瘫软在椅子上,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骨头,用尽最后的力气,对身边同样面无人色的副官嘶哑道:“升……升起白旗吧……我们……投降。”
片刻之后,一面巨大的、用床单临时拼凑的白旗,颤颤巍巍地从热兰遮城中央钟楼的顶端升起。在夏日的海风中,那面白旗无力地飘荡着,如同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殖民野心的墓志铭,格外刺眼。
“将军!快看!红毛夷挂白旗了!”一名眼尖的明军把总兴奋地指着钟楼方向大喊。
激烈的枪声逐渐平息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明军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和“万胜”的呐喊。仍在负隅顽抗的零星荷军据点,看到这面白旗,也终于放弃了抵抗,纷纷扔出武器。
吴志良抹了一把溅在脸上的血水和汗水,长长地舒了一口憋了许久的浊气,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看了一眼身旁因为激动和疲惫而脸色潮红的赵士桢,用力拍了拍这位年轻技术官的肩膀,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赵博士!看见没?你这格物之学,胜过十万雄兵!此战首功,非你莫属!”
赵士桢望着那面白旗,又看了看周围欢呼雀跃、却浑身浴血的将士,以及遍地狼藉的战场,心中百感交集。科技的力量固然巨大,但最终征服这片土地的,依旧是这些勇敢士兵的鲜血与生命。他深深吸了一口混合着硝烟、血腥和胜利气息的空气,郑重地对吴志良躬身一礼:“将军过誉了。此乃陛下圣明,将士用命,格物院上下同心之果。学生……只是尽了本分。”
很快,明军士兵彻底控制了热兰遮城的所有关键节点。荷军残部被解除武装,集中看管。垂头丧气的揆一总督及其主要幕僚、军官,被押解到吴志良和刚刚入城的郑芝龙部将面前。
揆一颤抖着双手,捧上了自己的佩剑和总督印信,用生硬的汉语艰难说道:“我,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员总督揆一,代表热兰遮城全体守军,向大明帝国……无条件投降。”
吴志良接过那柄象征着殖民权力的佩剑,目光锐利如刀,扫过眼前这群失败的征服者,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自即日起,台员岛重归大明版图!尔等侵我疆土,虐我商民,罪孽深重!然,我皇明陛下仁德浩荡,依古礼,‘缴械不杀,投降免死’!现将尔等暂押看管,听候朝廷发落!”
是夜,热兰遮城内燃起了巨大的篝火,映红了天际。明军将士们围着篝火,分享着缴获的食物,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尽管疲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兴奋。持续数月的远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在这一刻,结出了最丰硕的果实。
消息通过快船,迅速传向澎湖,传向福建,并将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飞报北京紫禁城。
大明崇祯二年夏,台员光复。 这座被荷兰人窃据三十八年的宝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帝国的东南海疆,剔除了一枚巨大的毒钉,通往南洋的大门,已轰然洞开。而这场胜利,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征服,更是新兴的大明科技、军事体系对旧有殖民模式的碾压性胜利,标志着东方巨龙已然苏醒,并将以其独有的方式,开始重新塑造世界的格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