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刚喊散朝便被杨晨打断,此举朝堂从未有之。
太子授业恩师乃为李纲,李纲腿脚不便,李承乾还时常搀扶李纲上朝议政,朝堂中人无一不知此事。
李世民看到杨晨此举也顿感疑惑,便开口道:“太子少师乃为李纲,你有何话说?”
杨晨道:“臣恳请陛下重新聘请太子少师,赐死李纲。”
李承乾暴怒,指着杨晨怒骂道:“李纲乃我之师,你有何权利口出狂言?”
李世民听到杨晨的话后脸色也不好看,问道:“李纲乃当朝大儒,学识比之孔颖达也不遑多让,太子所犯之错何须迁怒他人。”
杨晨冷笑道:“臣以为太子今日之发言并非意外。”
魏征昨日醒后每每想起自己被杨晨怼得哑口无言便咬的牙根疼,此刻看到杨晨不知死活竟对太子少师当代大儒李纲伸手。
“太子少师之学识,得到三代帝王认可,教导过三位太子,可不是你这无毛小儿可以随意揣测的。”
杨晨看着又蹦跶出来的魏征,虽然知道他是对事不对人,但你这老是上赶着把脸往我手上凑咱也不能不伸手不是。
“那魏大人,请问前两位太子是谁?”
魏征不假思索道:“前隋太子杨勇,隐太子李建成!”
“那请问魏大人,这两位太子品性如何?”
“杨勇生性好色,喜好奢侈,生活作风不检点,还与一些奸佞小人交往密切,不听劝谏,隐太子…”
魏征作为李建成的幕僚当然知道,李建成虽不如杨勇那么不堪,但同样喜好饮酒贪图享乐与小人交往密切,不听劝谏,不然也不至于让李二将位置夺了去。
“那两位太子结局如何?”
朝堂顿时如寂然无声,只有倒吸冷气的声音。
杨晨不说还好,现在他们细细一琢磨两位太子全都被废,再想想两位前太子的种种举止和性格。
再看看自己眼前这位,冲动易怒,听不进去谏言的模样,若是再长大些…
李世民只感觉嘴唇干裂,下意识间咽了口口水。
李承乾看到群臣古怪的目光只感觉气血上涌,指着杨晨怒骂:“你什么意思,本王从不贪恋女色,也未曾干出出格之事,你竟敢咒本王?”
杨晨不卑不亢地回道:“小人岂敢妄言?不过是借古喻今,望殿下以史为鉴。昔年魏征大人辅佐隐太子,苦谏无果,终酿悲剧。如今殿下若拒听忠言,难保后人不会在史书上写下相似篇章。”
李承乾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杨晨面前,在群臣震惊的目光中一拳轰在了杨晨身上。
杨晨身形倒飞而出,狠狠撞在大殿柱子之上,倒在地上不断哀嚎。
殿内鸦雀无声,唯有李承乾粗重的喘息声和杨晨痛苦的哀嚎在空旷的大殿回荡。
李世民死死攥着龙椅扶手,指节泛白,眼前的景象让他仿佛看到了玄武门那片血色残阳。
若是当年父皇严加管教。
若是太子少师不是李纲。
若大哥不下毒欲取自己全家性命。
又怎会有玄武门兄弟相残的场面。
“逆子!”李世民猛地起身,一脚将龙案踹翻在地“来人,立刻将太子禁足东宫,无诏不得外出!”
李承乾被侍卫架住时仍在挣扎,脖颈青筋暴起:“儿臣不过教训一个狂徒,父皇为何护着外人?”
他转头怒视杨晨,嘴角带血却仍咬着牙道:“你等着,本王定要你...”
“够了!”
李世民抓起砚台狠狠朝着李承乾脚下,墨汁溅在李承乾身上显得颇为狼狈。
李承乾浑身颤抖,被侍卫驾着出了大殿。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阴沉的扫视群臣,欲要抓住什么。
李世民扫视了许久道:“散朝!中书侍郎杜正伦留一下!”
杨晨跟着散朝的大臣,准备偷摸离开回杨府去看自己的两位夫人。
李二一直不给自己见长乐的机会,自己也不能整日不归家不是?
“杨大人留步,陛下有请!”
杨晨叹了口气,不回头都能听出这声音正是太监大总管王德的声音。
随着王德再一次回到了熟悉的甘露殿。
“杜爱卿,今日之事你可看到了,太子乃是国本,朕本欲让李纲教导太子学识,奈何朕识人不明,致使小人荼毒太子心智。”
“朕打算为太子重新挑选一位良师,以挽回局面。魏征性情太过刚直,恐于教导太子一事上多有不妥;虞世南虽擅长诗词缮写,却在育人方面有所欠缺。”
“爱卿你曾担任给事中一职,熟念政务,能教导太子更好的处理奏章,且你的才学丝毫不逊色于他人。朕以为,由你教导太子,实乃合适之选。”
杜正伦立刻跪地,额头触地,声音铿锵有力:“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定当竭尽所能!太子乃国之储君,关乎社稷兴衰,臣虽才疏学浅,但愿以毕生所学,辅佐太子明事理、辨忠奸。”
他抬起头时,眼中满是坚定道:“太子殿下被奸佞小人荼毒心智,臣定以赤诚之心,循循善诱,不负陛下重托!”
李世民微微颔首,紧绷的面容稍有缓和:“有你这番心意,朕便放心了。太子顽疾,非朝夕可愈,你需有耐心。明日起,便入东宫授课吧。”
杜正伦再次重重叩首:“臣遵旨!”
甘露殿外,杨晨看着眉头紧皱的杜正伦缓缓远去,看那蹒跚的身影便知道他对此事并无太大信心。
杨晨刚进入甘露殿,便看到李世民眼睛直勾勾的看向自己,似是要将自己看透一般。
“既知道李纲之底细,为何不在私下告诉朕,反而搬到朝堂之上?”
杨晨不慌不忙,上前半步,声音铿锵有力:“李纲之罪,罄竹难书。但太子与李纲朝夕相处,师生情谊已深。若骤然处置李纲,太子心中必生怨念,甚至可能将陛下的良苦用心视为对他的打压。”
“再者,李纲在朝堂耕耘多年,门生故吏众多,若不公开其罪状便贸然更换其太子少师的官职,难免会被有心人曲解为陛下滥用君权,引得百官寒心。”
“那你觉得该如何处置李纲?”
“陛下,小人觉得可以让御史台收集李纲之罪行,只要有完备的证据,相信太子殿下会理解陛下所为!”
李世民鼓掌三声,平静道:“你的确巧舌如簧,若不是朕知道李纲没有你所说的那么不堪,怕是也会被你的言论误导,就算如此依旧不得不将李纲撤下。”
杨晨顿时额头冷汗直冒,历史上的李纲多次规劝两位太子,奈何无一人愿听他言论,说到底太子被废还真和人家没啥关系。
“行了,叫你来就是告诉你你小子吃食做的不错,两日后是太上皇寿宴,届时你入宫掌勺为太上皇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