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刚才的青年。
乐宁看了看,这雨布遮盖的东西挨着他们家的墙放着。
她直接问道:“这是你家的东西?”
“是。”
青年眉眼间带着阴郁,回答却十分直接。
乐宁继续说道:“这里巷子不够宽,这个车停在这里会不会不方便。”
听到乐宁似乎是想管这件事,青年皱了皱眉说:“里面只有个老太太在住,她出门旁边的道够用了,我们停这里也跟她说了。”
乐宁本来是不确定这里放着的是车,听到自己说出的话他没反驳,顿时颔首说道:“那就好,不然造成不方便,邻里之间还容易吵架。”
青年只冷硬说了句不会的之后,就上前掀开了一截雨布,从三轮车的驾驶位拿出一把钥匙后,转身离开。
“这人脾气有点硬啊!”纪博文在乐宁身旁说道。
乐宁笑着点点头,随后说道:“看着十八九岁,也正常。”
两人不再讨论,乐宁走了几步看了一下车的位置后,才走进巷子里。
里面一共五户人家。
这里的房子其实类似是一个四合院,用墙分成几个部分,加上一点加建,从不同的方向开门,所以有了这种算起来有些奇特的巷子住户分布情况。
这家人三轮车进去一点就有一户人家,乐宁他们敲门没人应后,转而敲了斜对面的门。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敲门。
是一个耳背的老太太,大概八十多岁。
她颤颤巍巍拿出户口本,交代家里有哪些人,现在他们在什么地方住。
登记结束后,他们又陆续敲了其他家,都是没有人的。
“看来和那人说的一样,只有一个老太太住。”纪博文说。
在他说话的时候,乐宁的眼神打量着整个巷子,目光落在那辆带着棚子的三轮车上。
“走吧。”
过了一会儿,乐宁说道。
纪博文点头,他们再度往其他住户去。
敲门询问,循环往复。
北巷这边和南巷那边情况差不多,家里成年男女偏少,大多都是老人和少量家庭妇女。
也有男人在家的家庭,一部分是因为找不到工作,一部分是好吃懒做,不过都是少数。
快登机调查结束的时候,纪博文明显有些急躁了。
“这还没有线索,是我们忽略了什么吗?”他有些怀疑,乐宁他们的猜测对不对。不过这会儿肯定不能这么说,他只能说是不是他们忽略了什么。
他声音压得极低,想知道乐宁有什么主意没有。
乐宁偏头看他,微微侧目瞥向身后的位置,随后眼神才看向纪博文。
他们已经搭档了好几个月,默契已经形成,一瞬间纪博文的面色变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轻松,声音放大到正常道:“这一早上,终于快弄完了,快点快点,弄完回去。”
“是的,还有个两三户就结束了。”乐宁低头看了看册子说。
两人动作变快了一些,仿佛真的迫不及待要完成任务一般。
同时乐宁能感觉到,他们说完话后不久,那股若有似无的视线消失。
结束拉开车门上车的时候,江启和赵庆学已经在车上等着他们了。
纪博文瞪大眼睛好奇地盯着乐宁,他的直觉告诉他,乐宁肯定知道哪家有嫌疑。
他没办法了,每家他都仔细观察了。在他眼里每家都没什么嫌疑,更别提做出准确的判断。
要知道,判断错误的话,他们这么多人的抓捕行动肯定会打草惊蛇,要是再想找到这伙人,难度就太大了。
所以没有把握,他们都不会说出口。
迎着众人期待的眼神,乐宁眼神动了动,翻开册子,利落圈出嫌疑人的地址和名字等等信息。
“这家。”她直说道。
纪博文的记性不错,侧了侧身子看了一眼,蹙眉道:“怎么会是他们。”
江启的眼神看了一眼乐宁,又落在纪博文身上。
“这家人,一个小一个残,女人年龄倒是符合,可看着身形不是很像啊。”纪博文手放在下巴上,低声说道。
他也没有反驳,他只是疑惑乐宁为什么这么选择,并且试图思考出她这么选择的原因。
可思考了好一会儿,他依旧没有答案,只能盯着乐宁,希望她给一个理由。
赵庆学和江启不知道内情,听到纪博文的话,也好奇地看着乐宁,想听听她怎么说。
怀疑别人,自然不能靠直觉之类的。
乐宁望着他们,顿了顿说道:“那个男人没有瘫痪,虽然他床下没有鞋子,但鞋架上有。”
“他以前的鞋子?”纪博文说。
乐宁继续说:“但布鞋的鞋跟却带着折痕,而且轮廓塌陷,一看就经常用。瘫痪病人就算偶尔需要下床需要鞋子,也基本不会有折痕,鞋子能保持挺立的轮廓,他们都是直接由家属给他们穿上鞋子,然后直接放他在轮椅上,或者将他抱到客厅之类的。”
她说完后看向三人,继续补充:“最重要的是,鞋子有他们家院子墙角的灰。”
这句话,可以说一锤定音。
这时纪博文也开口了,他看向乐宁说:“你这样说的话,我记起来了,他们墙角我也注意过,和墙面颜色还不一样,似乎以前那里放过什么东西,挪开后打扫了一下。”
“对的。”乐宁说。
江启看着两人,思索后再次说:“还有什么可以佐证吗?”他需要更多证据,避免因为失误造成不可挽救的结局。
纪博文再次卡壳。
乐宁却说道:“有的。我全程没有见到过那个女人的脸,她在刻意躲避我们看见她。不过我还是看到了一部分眼睛,和我的画像有一定相似度。”
“最重要的是,这个家庭是有车的,虽然是三轮车,但是带顶棚的三轮车。如果他们真是人贩子,十分方便转运。”
“巷子里人来人往,他们不怕被发现吗?”纪博文疑惑,顿了顿,“最重要的是,他们家一览无余,根本藏不住人,看样子也没有地窖之类的。”
那个巷子平时人不少,很容易被看见。
邻居包庇更是不可能了,那里那么多户人都包庇,得给多大的好处啊!
乐宁望向他,拿出纸笔简单几笔描绘出那个巷子住户分布情况。
她指了指北巷分支的巷口,画出停三轮车的地方,然后说道:“这后面这个门,距离三轮车只有一米左右的距离。如果从外面看,就算里面正在抬着人开门进去,也是看不见的。”
至此,几人眼中已经没有任何不解。
纪博文垂下眼睑,思索后喃喃道:“巷子里基本没人住,老太太耳背又不常出门,这更加方便了他们作案。”
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争议。
江启拍了拍乐宁的肩,一切尽在不言中。
“行动。”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