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由得忐忑地望向面前的两人,期待两人的评语。
江启回过头看向赵庆学,两人对视一眼。江启望向乐宁,眼底是惊叹,道:“不错,你的分析都很有道理。我补充一点,这人性格上的缺陷明显在于,他在自己的家庭中,有人一定遭遇过暴力,而且极大可能是长期的暴力。”
乐宁睁大眼睛,眼睛里泛着光,低头拿着本子将这些都记录下来。
这是她的习惯,记录方便她查看,不需要强调要自己记住。作为一个公认记忆力不错的人,这是她给自己的省力方式。
赵庆学点了点头,紧接着说道:“凶手外貌不一定差,就是普通不起眼的外貌。普通的外貌让他有接触女性的条件,然后因为身上的特殊特质屡屡受挫。”
“如果是连环作案,按照失踪女性的年龄和身材,明显这个人有针对性。如果是单纯的恨,很少会圈定在一个很固定的年龄和身高身材圈子。”
乐宁继续记录。
到这里,案子的凶手已经初步有了刻画。如果后续调查推进,确认是连环作案,那么凶手基本不会逃离他们三个人的讨论范围。
“关于作案,凶手极有可能是居住在附近,并且是有选择性作案。”江启分析后,想到什么,将光明区的地图贴在白板上,用磁吸块固定。
他用手在地图上的周倩倩出事地点和新苑小区画了一个圆圈,再次说道:“这里到新苑小区距离不近,但路程情况复杂,并且路上很多不适合开车,所以他极有可能是步行,没有交通工具。”
“行动能力范围有限,又熟悉周围的情况,凶手可以框定就居住在附近?”乐宁看了看新苑小区和周倩倩所在的厂区说。
赵庆学“嗯”了一下道:“凶手应该还有一处相对独立的居所,最起码隔音还不错,方便他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
江启闻言在整个区域画上一个圆圈,眯了眯眼道:“难道是新苑小区的人?”
选择抛尸在熟悉的地方,也很合理。
凶手其实很喜欢重返现场,看见警方找到尸体调查,除了害怕还会产生刀尖行走的刺激感。
乐宁抿唇微微低头,半阖着眼陷入沉思。
三人又讨论了一会儿,讨论半天,最终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流程。
凶手有一点跟踪了解死者的倾向,是有预谋的作案行为。在意识到死者身上没有联系方式,不和姐姐一起行走的时候,选择了出手。
他没有携带工具,使用了最原始的方法击晕受害者,将受害者带到了自己在附近的居所,在进行接近两天的折磨后,暴虐的杀戮欲望,想要掌控生死的权利欲望涌现,再次将受害者打晕,带到了自己预设的地点杀死,也顺便完成抛尸。
他对周边熟悉,是周边的常住人口。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可能有看刑侦电视剧的习惯,没有在现场留下太多痕迹。
“最后是水箱的问题,我有一个疑问,凶手知道水箱可以弄开,是不是他可能维修或者清洗过水箱,或者看见过别人维修清洗。”赵庆学在最后补充道。
乐宁看了自己的记录说:“现在有两个走访调查的方向;一、他曾在工厂回周家的路上逗留,且不止一次。二、他曾经旁观或参与水箱的清洗维修,了解水箱情况。这两个调查方向我们都可以进行走访调查,和群众确定可能的杀人凶手。”
“可以。”
“很好。”
江启和赵庆学前后点头,赞同乐宁的说法。
结束这些后,乐宁有些犹豫道:“我想调查一下出事楼栋一楼的住户,联系房主开门看看。可以吗?”
警察要搜查屋子,不经过人允许是不太好的事。
可要是房主允许,这件事就无伤大雅,只要房主愿意配合警方。
不过作为实习民警,乐宁要做这件事,需要面前的两人同意。
说句很难听的话,就是他们答应,就需要对这件事负责。
赵庆学沉思了一下,有些犹豫。
“可以,直接联系房主开门去看。”江启果断回复说。
乐宁脸上浮现出笑意。
赵庆学见状还能说什么,只能配合点头说:“我陪着你一起去,两个人出警。”
“好!”乐宁兴奋回复。
乐宁没想到这么顺利,朝江启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顺便也感谢他早上公交车上的不计较之恩。
不管好话坏话,背后说人总是不好的,还是江队长大气。
江启挑眉,松开环抱住的双手道:“动起来吧,我也要带人询问周倩倩的姐姐,看看能不能获得更多细节。最后确认一下失踪者的情况,判断是否进行并案调查。”
三人简单商议后,开始各自负责各自部分。
赵庆学让乐宁用刑侦办公室这边的电话联系了房主,让他去房子那边等着,两人开车过去。
乐宁在打电话的时候,他顺手进了江启的办公室,熟门熟路拿走了他放在办公桌上的车钥匙。
走出来等了一会儿,两人出发。
直到坐上刑侦这边配的车,乐宁才回过神赵庆学做了什么。
“赵哥你没有开车过来?”车子启动,乐宁好奇问。
她最想问的还是为什么赵庆学这么熟练,一看就是顺手惯了。
这就是老油条的熟练吗?
赵庆学眼睛一瞥就知道乐宁在想什么,他解释道:“所里车不够了,我坐车来的。至于队里的车,我习惯了拿江启的,这人一向谨慎,他的车绝对是油够性能好,最少出岔子的。”
乐宁眼睛微微睁大,江启真是个谨慎的人。
这样的话,他行动力肯定也很惊人,他的车大概已经送去修了。
赵庆学见她对江启好奇,开车顺便说了一些江启的事迹,话语内容有褒有贬。
不过乐宁能听出来,赵庆学大多时候还是褒奖。哪怕是贬低,看起来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是他自己不太喜欢的细枝末节。
乐宁更愿意形容他是在夹带私货,明贬暗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