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府书房内,烛火摇曳,将崔佑璋挺拔的身影投在挂墙壁上。他手中拿着“秦公子”递过来的计划书,仿佛有千钧之重。
他起初确是带着几分审视甚至轻慢的态度打开它的。觉得区区商贾之流,即便有些奇思妙想,终究脱不开锱铢必较的商人思维。
他答应转交,更多是看在“秦公子”手中掌握的精盐和霜糖的技术,而且他总有一种感觉,这个秦公子一定还有其它的秘密!尤其是他在交给他计划书时说的那句意味深长的“于崔大人亦大有裨益”。
然而,仅仅翻过几页,他脸上的慵懒和心中的轻视便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的震惊与凝重,以及深深的佩服!
他不得不承认,这份计划书里的很多见解,一点也不比他这个自小浸淫于仕途经济学问中的世家子弟少,甚至高于他们。因为,因为他有私心!而秦公子却没有!
这哪里是什么商贾谋利之策,这分明是以盐为引的利国利民的策论啊!
文中开篇明义,指出盐乃“国之根基,民之命脉”,但其价值和意义远不止于朝廷税收和百姓食用。
也及其敏锐地指出了当前盐政最大的弊端——盐利的大部分并非流入国库,而是被层层盘剥,最终肥了掌握盐源、运输和销售的各大世家及其附属官僚体系。朝廷得了名声和一部分税收,世家得了实利,而百姓承受了高价和劣质盐。
接着,她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堪称“阳谋”的计划,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成立“官督商办”的精盐总坊,由皇家和户部掌控核心技术和资源,管理权直属于皇家\/摄政王。
实际生产和经营,则引入“竞标”机制。她详细阐述了竞标的规则,并非价高者得,而是需要考察投标商家的生产能力、资金规模、以往信誉,尤其重要的是——其背景成分,是否与特定世家大族绑定过深。
第二部分是,拆分利益链。将盐的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相对剥离。精盐总坊只负责生产出高质量、标准化的精盐,并以“基础价”定向销售给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商家和运输商队。
精盐的运营和运输的商队同,同样需要经过严格筛选。最后,各地的销售点也需重新审核资格,优先选择与世家关联较弱、信誉良好的中等商户或新兴商户。
第三部分是,“盐引”规则的革新。将过去世家大族轻易能拿到的官派“盐引”,转换成与具体产量、销售区域挂钩的“定额票据”,并且引入“保证金”和“考核淘汰”制度。无法完成定额或售卖劣质私盐者,严惩并永久取消资格。
第四部分是最让崔佑璋脊背发凉的一步,“利益再分配”与“阳谋”。计划书中明确写道,此改革初期必然会触动现有掌握盐利的世家利益,引起强烈反弹。
因此,需要主动拿出一部分利益,有选择性地“喂”给那些实力次一等、或有野心向上攀爬的世家或地方乡绅。
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制造竞争,比如抛出同一区域的销售权,让想染指的世家之间自己互相竞争……
计划书中冷静地分析: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联盟都是脆弱不堪。当有一个机会,能让其中一部分人获得比现在更多、更稳定的利益时,他们自然会主动去攻击、撕咬、吞噬那些原本占据顶层的家族。
而朝廷(摄政王)则稳坐钓鱼台,扮演规则制定者和最终裁决者的角色,逐步收回盐利主导权,并借此分化、削弱世家联盟的整体实力。
“这……这哪里是商贾之策?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是帝王权术!”崔佑璋放下计划书,长长吐出一口气,内心波涛汹涌。他仿佛能看到,若此策推行,将在世家之间掀起何等巨大的波澜。无数中等家族会为之疯狂,顶级世家很可能会因为前所未有压力和威胁而自乱阵脚。
而大虞朝的皇权与世家之间的权力之争将会拉开新的序幕……而变革一旦开始,所有的世家大族都会无一例外的被拖入到这架已经启动无情的绞肉机中,被撕的粉身碎骨!
与此同时,一个冰冷的问题直刺他的心脏:崔家的未来会怎样?而他将何去何从?
博陵崔氏,也是顶级世家中的一员,家族中亦有子弟在盐铁等相关职位上,从中获利匪浅。这套策略若执行下去,崔家的利益必然受损,而他作为世家子弟该如何选择?
他如果选择站队摄政王几乎等同于与家族决裂!他有勇气去掘自家的“根基”吗?
崔佑璋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天空中朦胧的月色,久久沉默。此刻,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一方面是自幼被灌输的对家族的责任和固有利益的巩固与维护;另一方面,他看到了这份计划书背后所展现的宏大格局,以及真正利国利民的宏伟理想和愿景!
身为世家子弟,没有比他更了解世家才是国家长久稳定和发展最大的威胁!但他也知道这是沉疴难治,因为他们这些世家子弟都有着各自的私心!让他们利国利民可以,前提是不能损害自身的权力和利益!
他知道萧墨玄若能掌握此策,将能如何快速地打开局面,稳定朝纲。可是他如果真的把这份计划书献到了萧墨玄面前,那就意味着他与家族的决裂!
他一直知道萧墨玄是一个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绝的性格!所以他只要动了对付世家的念头,那就是不死不休!而他所处的位置注定了与世家的对立。
他想到自幼萧墨玄一同长大的情谊,共同的抱负,以及如今风雨飘摇的朝局。皇帝病重,太子年幼,王爷摄政看似大权在握,实则如履薄冰。若不能尽快掌控局面,后果不堪设想。
“……我这算不算挖自家的祖坟?”崔佑璋喃喃的低声自语。他突然又想起了他每每为朝局心烦难解的时候,就会去秦家庄转转,去到那里之后他的心情就会莫名的感到轻松很多。
为什么呢?可能就是因为在那里的每个人的脸上和眼中都有着对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