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荒纪元
第十八章 晨光破晓
慕白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柔软的草地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脸上,暖洋洋的。身旁,陈默正用削尖的木棍串着野果,在火上轻轻翻动,果香混着草木的清香弥漫开来。
“你醒了?”陈默转过头,眼底的红血丝还未褪去,却漾着真切的笑意,“感觉怎么样?”
慕白坐起身,胸口的钝痛已轻了许多,她摸了摸衣襟,那里还残留着灵荒鼎金光的余温。“好多了,”她看向不远处正在收拾营地的小矮人们,他们绿皮肤上的疲惫被雀跃取代,正用石碗分装着灵荒鼎溢出的灵泉水,“阴煞长老……”
“被灵荒鼎彻底净化了。”陈默递过烤得微焦的野果,果皮上还沾着点点金芒,“黑风谷的余党也被赶来的守林人制服了,这次他们再没机会兴风作浪。”
慕白咬了口野果,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炸开,带着淡淡的灵气。她望向万灵窟的方向,那里已不再有黑气盘旋,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柔和的光柱直冲天际,与晨光交织成金色的纱幕。
“木老说,灵荒鼎会慢慢修复净土的灵脉,过不了多久,青木林的枯树就能发芽,暗河的水也会重新变清。”陈默挨着她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掌心的灵荒令,那上面的符文似乎比之前更亮了些,“对了,小矮人们想邀请我们去他们的部落做客,说要用最甜的蜜酒招待我们。”
慕白笑着点头,目光落在陈默手腕上那道尚未愈合的伤口上——那是与阴煞长老缠斗时被魔气所伤,虽已用灵泉水清洗过,仍留下浅浅的疤痕。她轻轻碰了碰伤口边缘,那里竟泛起一层淡淡的绿光,痒丝丝的。
“别碰,”陈默缩回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灵泉水很管用,已经快好了。”
这时,木老带着几个小矮人匆匆走来,绿皮肤在晨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陈默小哥,慕白姑娘,”木老手里捧着个陶罐,罐口塞着香草,“部落里的孩子们已经酿好了新蜜酒,就等你们过去了!”
陶罐打开的瞬间,甜香扑鼻而来,带着灵泉的清冽。小矮人们簇拥着他们往部落走去,沿途的景象已悄然改变——昨日还枯萎的灌木丛抽出了新芽,暗色的岩石上覆上了薄薄一层青苔,连空气都变得温润起来。
部落的石屋前,篝火正旺,小矮人们围着灵荒鼎的碎片(他们执意要将鼎身脱落的一小块碎片当图腾)跳起了古老的舞蹈,骨哨声与欢笑声混在一起,惊起了枝头的彩鸟。
慕白看着陈默被小矮人们拉去比试投矛,他笨拙的样子引得众人哄笑,灵荒令在他胸前一晃一晃,折射出细碎的光。她忽然想起初遇时,他举着灵木剑挡在她身前,后背被魔气灼出焦痕也不肯后退的模样。
“慕白姑娘,”木老端来两碗蜜酒,碗沿还沾着花瓣,“这酒里加了灵荒鼎的露水,喝了能安神。”
慕白接过酒碗,望着远处跳跃的火光,轻声问:“木老,你们早就知道灵荒鼎的存在,对吗?”
木老黝黑的脸上露出沧桑的笑:“老祖宗的石碑上刻着,当灵荒令与守林人的玉笛相遇,当外来者的勇气撞碎黑暗,沉睡的神鼎就会醒来。”他指了指陈默胸前的灵荒令,又指了指慕白腰间的玉笛,“原来石碑上说的,就是你们啊。”
蜜酒入喉,带着微醺的暖意。慕白抬头看向东方,天际的光柱正渐渐融入朝阳,将半边天染成金红。陈默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攥着支刚摘的蓝紫色小花,花瓣上还挂着露珠。
“给你的。”他把花递过来,耳尖微微发红,“木老说这叫‘晨光草’,只在灵脉复苏的地方才会开。”
慕白接过花,指尖触到他的掌心,两人都愣了一下。灵荒令与玉笛同时发出轻鸣,在晨光中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未尽的故事。
远处的灵泉叮咚作响,枯树抽出新枝,小矮人们的歌声乘着风飘向远方。慕白看着陈默眼里的光,忽然明白,所谓希望,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奇迹,而是有人愿意为了守护什么,哪怕遍体鳞伤也不肯放弃的勇气。
而这勇气,终将如晨光破晓,照亮每一寸被阴霾笼罩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