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人柔和却不容置疑地将墨月与其他弟子隔开,如同将一颗蒙尘的明珠暂时置于匣中,留待最后绽放华彩。墨月从善如流,维持着“顾司黎”那特有的谦逊温婉,微微垂首,安静地立于一旁,仿佛只是人群中不起眼的一个。
殿内诸位大帝对此安排并无异议,目光虽偶尔扫过她,带着探究,却也很快移开。火眉老者看似急躁,此刻却展现出难得的耐心与温和,他随意点向离他最近的一名弟子,声若洪钟却尽量放缓:“从你开始吧,无需紧张,心中如何想,便如何说,畅所欲言即可。”
能被选入此地者,皆是仙界年轻一辈的翘楚,心性修为俱佳。被点名的弟子略一定神,便从容开口,讲述起自身对大道的理解与感悟。
一人讲罢,另一人自然而然地接上。从剑道的锋锐无比,到丹道的生生不息;从阵法的周天演变,到符箓的沟通天地;有人阐述五行生克之妙,有人探讨阴阳平衡之理;有人追求力量的极致,有人沉醉于法则的玄奥……
每位弟子的“道”或质朴,或精深,或独特,或中正。殿内诸位大帝皆面带平和笑容,静静聆听,无人出声打断,也无人急于评价。他们如同浩瀚的海洋,包容着这些涓涓细流。
数千人的论道,井然有序,一个接着一个。时间在此刻仿佛失去了意义,无人焦躁,无人走神。整个大殿沉浸在一种玄妙的氛围中,只有论道者的声音回荡,以及无数道念在无声地交流、碰撞、印证。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一场心灵的洗礼。
……
与此同时,远在月族势力范围之外。
吴凡凭借着从那名陨落金仙储物戒中得到的放逐之地秘法残篇与灰色晶石,在药灼大帝以无上法力巧妙遮掩其本源气息后,成功地伪装成了一名放逐之地的外围爪牙。他顶着“伊正”那张充满怨恨与卑微的脸,周身刻意运转秘法,荡漾出阵阵令人不适的灰败气息,竟真的骗过了月族内部那些真正的叛道者。
起初,净世盟众人极力反对他行此险招。但吴凡提及当年墨月曾以精纯灵气包裹浊气进行研究的往事,药灼大帝与轩辕晋的祖父——无上尊者轩辕至,这两位见识广博的巨头联手推演,竟真的想出了一个取巧的法子:不将浊气引入体内循环,仅以特殊法门引动灰色晶石的气息外放,再配合精神层面的模拟,便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当然,此法依旧凶险,稍有不慎便可能被晶石中精纯的浊气反噬。幸而吴凡心性沉稳,做事缜密,经过反复试验确认此法在谨慎操控下暂无风险后,才毅然决定冒险一试。轩辕至更是取出了一件珍藏的、出自神界的微型空间折叠门,助他瞬间跨越无尽悬岛,悄然抵达月族附近的悬岛。
如今,吴凡已凭借对真正伊正性格的深刻了解,以及恰到好处的拍马奉承与做小伏低,不仅成功打入了放逐之地在月族的据点,更赢得了新派来的一名小头目的些许“好感”。他修为虽不高,却因“机灵懂事”、“忠心可嘉”,竟被分配到了看管囚禁月芙之地外围的职责,在一众爪牙中,地位隐隐高了一筹。这为他后续探查月芙具体情况、寻找营救契机,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
……
自在天殿宇内,论道仍在继续。
数千名天才弟子逐一阐述己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引得诸位大帝微微颔首。墨月安静地听着,大部分感悟与她所修之道虽有印证,却并未引起太大波澜。直到一位身着素白长衫、气质清冷的男子开口。
他所言并非某种具体的功法或法则,而是阐述一种“万物皆虚,唯念永恒”的奇特理念。他认为,天地万物,乃至法则本身,皆是由无数生灵的意念、愿力交织、沉淀、显化而成。修行者锤炼神魂,壮大神念,并非为了操控外物,而是为了最终超越这由集体意念构成的“虚妄”世界,抵达那唯有纯粹自我意识存在的“真实永恒”。
这番言论可谓离经叛道,甚至有些惊世骇俗。不少弟子听得眉头紧皱,显然难以认同。然而,墨月却心中一动。她想起了自己心镜所映的“太初归墟”道境,那水面下的破碎光影,那五行霞光的流转,何尝不像是某种宏大意念的显化与演变?而她所追求的剑道极致,那“忘我一剑”,某种程度上,不也正是要超越招式、法则的束缚,回归最本源的“意念”一击吗?
这男子的道,与她隐隐有着奇特的共鸣。
当最后一名弟子讲述完毕,整个大殿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那位一直安静站在美妇人身旁的青衣女子身上。
美妇人微微一笑,柔声道:“小家伙,轮到你了。”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落在了墨月身上。大佬们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兴趣与期待,想听听这位能引动时间法则共鸣、被安排压轴的弟子,究竟有何不凡。而其他弟子们,则充满了好奇与些许不服,想知道她凭什么能成为这论道的压轴之人。
在万千目光注视下,墨月缓缓抬起头,脸上依旧带着“顾司黎”式的、略显羞怯的谦逊笑容,但那双眸子深处,却是一片沉静与坦然。
她上前一步,对着诸位大帝与在场同门微微一礼,声音清越,不疾不徐:
“弟子顾司黎,资质愚钝,于大道一途,感悟浅薄,并不似诸位师兄师姐那般,有明确精深之道可述。”
开场白谦逊至极,却让所有人的精神更加集中。他们知道,这绝非简单的自谦。
墨月顿了顿,继续平静地说道:
“弟子所思所悟,并非某种特定的‘道’,而更像是一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