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姥爷的话,江则丝毫没有犹豫就把儿子递给了媳妇。
姥爷说的没错,家里没有不让出过门子的姑娘回来过年的规矩。苏小米也被姥爷的话给感动了,带着两个儿子陪着姥爷看江则把车开出了村口。
看着车子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姥爷对苏小米说:“闺女,别在这儿站着啦,外面冷,咱进屋去。”
苏小米点了点头,一手拉着一个儿子,跟着姥爷进了屋。
一个小时后,江则的车开了回来。
诗诗抱着小树从车子后排下来了,小树看见了太姥爷,就兴奋地朝着屋子跑了进来。
诗诗跟在后面红了眼,怎么也没想到出嫁了的她还能回娘家过年。看着用尽全力把小树抱在怀里的姥爷,忍不住哽咽了:“姥爷!我回来了!”
“哎~~”
姥爷坐在那里也几近动容,一边点头一边机械的重复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江则回来就没闲着,看见大哥大嫂已经帮爸妈把饺子包好了,他就自告奋勇的去贴春联。
跟姥爷打了招呼,诗诗跟在一旁看着孩子玩玩具的苏小米也打了一声招呼:“二嫂。”
怕二嫂看见,诗诗很快转身,偷偷的抹干眼泪到厨房的空当儿就换上了笑脸:“爸妈,大哥大嫂。”
大嫂第一个笑呵呵的回应:“妹子回来了!我跟你大哥把饺子都包好了,等会爸把锅里的水烧开了咱们就可以开吃了。”
大哥跟着回应了一声:“诗诗。
诗诗听得出来大哥虽然说的不错多,但他的语气里都是因她回来的欢心。
赵婉莹带着围裙,直接捏了围裙的的一角把眼角的泪擦掉,不善言辞的老江坐在灶火前看了一眼闺女,只点了点头。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只要一出声就会暴露自己的嗓子已经哽咽了的事实。
中午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热腾腾的饺子,晚上一大家子围坐在饭桌前吃年夜饭。姥爷出资,江原主厨,江则打下手,老江只负责烧火。女人们不用进厨房,只在外面看着孩子玩耍。
晚辈们都不敢上桌,只等姥爷坐下才敢一一挨着坐了。
姥爷第一个端起酒杯,想起去年的那场闹剧,感慨不已:“今儿个,咱们一家人又团圆了,这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
赵婉莹比较心虚,但是在老爹面前,显然她还只是老爹的孩子。也就跟着举起杯,带着孩子们一起敬老爹。
安安和彤彤还有大虎小虎都是小学生了,一个个的很懂事,你一言我一语的跟太姥爷说一些吉祥的话,逗的太姥爷笑的胡子都跟着一抖一抖的。
小树快两岁了,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了,也跟着哥哥姐姐们学着举起杯,说几个“新年好”“恭喜发财”的词。
只有澄澄和澈澈不会,拿着酒杯跟太姥爷隔空比划。太姥爷看见了,立马举起刚刚放下去的酒杯,一点儿也不扫兴的和重孙们比划。
此情此景,一屋子人看的哄堂大笑。
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
孩子们在一旁嬉笑打闹,玩着游戏。诗诗靠在苏小米身边,轻声说:“二嫂,今晚你也别走了。等会用泡沫垫铺在客厅,然后把爸妈的被子抱过来铺在上面。咱们今晚都不睡了,熬年夜怎么样?”
苏小米还从来没有熬过一整个年夜,最多熬到凌晨就困了。听诗诗这么说,她也来了兴致。
江则和江原帮妈把锅碗洗好后,就拿着花生瓜子和糖果蜜糖橘进来了。
姥爷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茶杯和女婿聊春晚的小品,江原和江则进来给姥爷和爸递瓜子。
此时,诗诗已经把客厅的地上扫干净了,拿了之前买的泡沫垫子在地上,然后抱了两床厚被子铺了上去。她还要再铺床单,孩子们已经等不及了,一个个的脱完鞋就跑上去蹦了起来。
诗诗一阵无奈的笑了,苏小米说:“算了不铺了,就这样睡吧。”
大嫂是想回去睡的,不像小姑子和弟媳妇回去麻烦,也笑着说:“就是,别铺被单了,不然这几个孩子很快就给你掀了。”
诗诗想想也是,也就不管了。又进屋抱了一床盖被出来,和大嫂二嫂窝在被窝里陪着孩子们看春晚。
澄澄和澈澈九点多就已经开始揉眼了,苏小米让江则抱一个哄睡。江则这才想起来买的烟花还在后备箱,“等会的,让他俩看完烟花再睡。”
一听要放烟花了,几个大孩子又都穿上鞋跟着江则跑出了院子。
苏小米抱着澄澄,江则把烟花抱下来就进来抱澈澈,放烟花的事就交给大哥和大虎小虎了。很快,院子外面的烟花蹿上了夜空,孩子们兴奋地跑出去看烟花,大人们也纷纷跟了出去。
夜中五彩斑斓的烟花绽放,映照着每个人希冀的脸庞。澄澄澈澈这时也不困了,睁着大眼睛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又惊又喜的看烟花。
烟花放完,赵婉莹披着袄子,趿拉着拖鞋也挤进了地铺,小声的跟诗诗说:“我有件事今天忘记跟你说了。”
“啥事?”诗诗有些警觉。
“那个,你大姨给你介绍了一个对象,明天下午你去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