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站的高架出发层,永远充斥着一种匆忙的、带着离愁的喧嚣。引擎的轰鸣,行李箱滚轮碾过地面的急促节奏,广播里字正腔圆的列车信息播报,还有送行与被送行者之间或高或低的叮嘱与告别声,共同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空气都染上了几分粘稠的沉重。
出租车在落客区稳稳停下。冬别先一步下车,绕到另一边,替清绾拉开车门,又熟练地从后备箱拎出她那个小小的登机箱。箱子很轻,只装了三天的换洗衣物和洛阳的一些小特产。
“就送到这儿吧。”清绾转过身,面向冬别。她今天穿了件柔软的米白色毛衣,衬得肤色愈发白皙,脸上带着长途奔波前惯有的、一丝不易察觉的倦色,但眼神明亮,笑容依旧温软。三天的时光被酒店的舒适、街巷的美食和彼此的体温熨帖得格外饱满,此刻的分别,似乎也少了几分上次在进站口那撕心裂肺的沉重。
冬别点点头,将登机箱的拉杆递到她手里。他的目光胶着在她脸上,像是要将这三日里汲取的温存再多刻印一分一秒。清晨酒店落地窗前的阳光,午后小吃街熙攘人群里她满足的笑靥,夜晚依偎在沙发上看城市灯火时她发顶的馨香……这些鲜活的画面在眼前闪回,又迅速被眼前即将到来的分离冲淡。
他伸出手,不是拥抱,而是轻轻握住了她拉着箱子的那只手。指尖带着凉意,被他温热的掌心包裹住。
“路上小心。”他的声音不高,被周遭的嘈杂盖过些许,却清晰地落在清绾耳中,“到了给我发信息。”
“知道啦。”清绾反手捏了捏他的手指,带着安抚的力度,“别担心,很快的。睡一觉就到了。”她看着他眼底那抹熟悉的、极力克制的黯淡,像蒙尘的星子,心尖还是忍不住被轻轻揪了一下,但很快又被一种更坚实的笃定取代。“下个月,”她扬起脸,笑容明澈,带着不容置疑的承诺,“下个月我再来。或者,等我手头这个项目忙完,空一点的时候,我就抽时间过来看你。反正每个月都能见到的,对不对?”
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像一道微光,瞬间驱散了冬别心头那点不断蔓延的阴霾。是啊,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等待。有了明确的时间刻度——下个月。有了更灵活的期许——她有空就来。这承诺像一块沉甸甸的锚,瞬间定住了他因离别而飘摇的心绪。
“嗯。”冬别重重地点头,嘴角努力向上弯起一个弧度,眼底的黯淡被这承诺点亮了些许,“好。我等你。”
他松开她的手,退后一步,给她让出通往安检入口的路。
清绾拉起箱子,往前走了两步,又停下,回过头。冬别还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她,身形在人来人往的背景里显得有些单薄,却站得笔直。她对他用力挥了挥手,用口型无声地说:“进去啦!”
冬别也抬起手,用力挥了挥。
清绾深吸一口气,转身,汇入排队安检的人流。她刷卡,验证身份,箱子放上安检传送带。整个过程,她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身后那道专注而滚烫的目光,如同实质般烙印在她的脊背上。她没有再回头。她知道,只要一回头,看到他依旧站在那里目送的样子,好不容易筑起的平静堤坝,或许瞬间就会决堤。
直到顺利通过安检门,拿起自己的箱子和随身小包,走到相对空旷的候车大厅连接处,她才停下脚步,背对着外面喧嚣的落客区,摸出手机,几乎在解锁的瞬间就点开了那个熟悉的头像,拨出了视频通话。
铃声只响了一下就被接通。
冬别的脸瞬间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落客区不断驶离的车辆和匆忙的人影。他正朝着安检入口的方向张望,直到屏幕亮起,看到清绾的脸,他才像是终于找到了焦点,紧绷的下颌线微微放松,眼神牢牢锁定屏幕里的她。
“进站了?”他问,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车站特有的空旷感。
“嗯,进来了。”清绾将手机举高一点,镜头扫过身后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看,在里面了。等着检票就行。”
冬别长长地、无声地吁了口气,仿佛亲眼确认她安全进入候车区,才算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他调整了一下手机的角度,让自己和背景都清晰地出现在画面里。“我还没走,”他说,“等你上车。”
“傻瓜,”清绾心里软软的,“外面风大,你先回学校吧。我这边还要等一会儿呢。”
“没事,不冷。”冬别固执地摇头,甚至还把镜头对着自己身上那件厚实的羽绒服拍了拍,“穿得厚。陪你等。”
清绾拗不过他,也知道他此刻需要这份“陪伴感”,哪怕只是隔着屏幕。她找了个靠墙的、相对安静的角落,将行李箱放在脚边,背靠着冰冷的墙壁,举着手机,和屏幕那端的冬别“面对面”。
“午饭吃了吗?”她找了个话题。
“没呢,不饿。”冬别摇头,目光始终没离开屏幕,“你呢?饿不饿?站里有没有吃的?”
“我也不饿,刚在酒店吃了早餐没多久。”清绾笑了笑,“对了,给你包里塞的那盒牡丹饼,记得回去和室友分分。还有那袋新安烫面角,放久了就不好吃了,你晚上当宵夜解决掉。”
“嗯,知道。”冬别应着。他想起早上她收拾行李时,像只忙碌的小松鼠,把各种她觉得好吃的东西往他背包里塞的样子,心里又是一暖。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话题琐碎得像沙滩上的贝壳——刚才出租车司机放的歌好老土;站里那个小孩哭得真大声;她发现候车大厅顶棚的钢结构还挺有设计感;他吐槽室友昨晚打呼噜像拖拉机……没有刻意找话题,也不需要。电流里流淌着彼此的呼吸声,背景里车站的嘈杂成了模糊的白噪音。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知道对方就在那里,能看到,能听到。
清绾偶尔会抬头看看巨大的电子显示屏,确认自己车次的检票状态。冬别的镜头也会随着她的视线移动,仿佛也在帮她盯着。每一次抬头低头,屏幕里他的脸都稳定地在那里,眼神专注,带着无声的陪伴。
时间在这样平淡的“共处”中悄然滑过。离清绾的车次检票时间越来越近。
“开始检票了。”清绾看着显示屏上跳动的绿色文字,轻声说。
“嗯。”冬别应了一声,声音低沉了些。
清绾拉起箱子,往检票口走去。她没有挂断视频,冬别也没有。镜头随着她的走动有些晃动,画面里是她匆匆的脚步、移动的地面、排队的人群背影。
“人多吗?别挤。”冬别的声音传来,带着关切。
“还好,排队呢。”清绾把镜头翻转,对着前方排队的队伍扫了一下,又转回来对着自己,“看,到我了。”
她将身份证和车票递给检票员。滴的一声,闸机打开。
“进去啦。”她对着镜头说,脚步未停,随着人流通过闸机,走向站台。
“嗯。”冬别的声音很轻,透过电流,清晰地传递着他此刻的沉默和不舍。镜头里,他身后的背景不再是落客区,而是变成了车站广场外更开阔的景象,显然他正缓步向外移动,但目光和镜头依旧牢牢追随着她这边的画面。
清绾找到自己的车厢,踏上列车。车厢连接处有些拥挤,她侧着身子,举着手机,画面晃动得厉害。
“找到座位了吗?”冬别问。
“快了,在找。”清绾一边应着,一边按着车票上的号码寻找。终于找到了靠窗的位置。她放好箱子,在柔软的座位上坐下,长长舒了口气。
“坐好了?”冬别的声音适时响起。
“嗯,坐好了。靠窗的位置。”清绾将手机固定在面前的小桌板上,调整好角度,让冬别能看到她,也能看到她身旁干净明亮的车窗。“看,位置不错吧?”
冬别看着屏幕里她安稳坐下的样子,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是真正落回了实处。他走到了广场边缘一处相对安静的栏杆旁停下,背靠着栏杆,将手机拿得更稳些。“嗯,很好。”他低声说,目光贪婪地流连在屏幕里她的眉眼间。
列车缓缓启动,轻微的晃动感传来。窗外的站台开始平稳地向后退去,速度逐渐加快。城市的高楼、广告牌、信号灯……如同流动的光影,在清绾身旁的车窗外飞速掠过。
“车开了。”清绾看着窗外流动的风景,轻声说。
“嗯。”冬别应着,看着屏幕里她映在车窗上的、有些模糊的侧影,和她身后飞速流逝的城市光影。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涌上心头。她在移动,奔向远方;而他站在原地,目送她离开。但此刻,他们又通过这方小小的屏幕,奇妙地连接在同一个时空里,共享着这离别的瞬间。
“睡一会儿?”冬别问,“昨晚……没睡够吧?”他想起昨夜两人依偎在酒店落地窗前,聊到很晚,看灯火看累了才沉沉睡去。
“不困。”清绾摇摇头,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屏幕里冬别的脸上。阳光透过疾驰的车窗洒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眼底带着一丝长途旅行前的清醒,“想……再跟你说说话。”
“好。”冬别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他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自己靠得更舒服些,仿佛做好了长久“陪聊”的准备。“想说什么?”
说什么呢?清绾看着屏幕里他清瘦的脸庞,看着他那双映着车站广场光线的、专注看着自己的眼睛。三天相聚的点点滴滴在心间流淌,最终汇成一种踏实而温暖的涓流。分别的愁绪被“下个月见”的承诺冲淡,被此刻这持续不断的陪伴熨帖。她忽然觉得,千言万语,都不及此刻的相望来得安心。
“也没什么特别的,”她笑了笑,声音在列车行进的轻微噪音里显得格外柔和,“就……想看着你。你也看着我。这样……就很好。”
冬别的心像是被这句话温柔地攥住了。他看着屏幕里她温软的笑容,看着她眼底映着的、属于他的小小倒影,喉结滚动了一下,所有离别的酸涩都被一种更深沉、更踏实的暖意取代。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沙哑和满足,“我看着你呢。”
于是,通话没有终止。两人就这样隔着几百公里(即将变成上千公里)的距离,隔着冰冷的手机屏幕,静静地对望着。列车在轨道上疾驰,窗外的风景从城市的钢筋森林,逐渐过渡到开阔的田野、起伏的山丘。冬别站在车站广场的边缘,身后是渐渐西沉的冬日暖阳,将他挺拔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们不再刻意寻找话题。电流里只剩下列车行进的规律轰鸣、车站广场偶尔传来的车笛声、以及彼此清浅而平稳的呼吸声。这呼吸声交织在一起,穿过无形的电波,成了此刻最温暖、最真实的连接。
清绾偶尔会指着窗外飞掠而过的某片特别的云彩,或者一座造型奇特的桥梁,分享给他看。冬别则会告诉她广场上飞过了一群鸽子,或者哪个方向又开走了一列火车。更多的时候,是沉默的对望。他看着她靠在车窗上,眼神渐渐染上旅途的困倦,长长的睫毛如蝶翼般轻轻颤动。她看着他站在空旷的广场上,背景的光线由明亮转为暮色四合,晚风吹动他额前的碎发。
时间在无声的陪伴中被赋予了奇异的弹性。离别的物理距离在不断拉长,但心灵的连接却在这持续的“共在”中变得愈发紧密而踏实。
不知过了多久,清绾的眼皮越来越沉,头一点一点地,终于支撑不住,靠在冰凉的车窗玻璃上,沉沉睡去。屏幕里,她恬静的睡颜清晰可见,呼吸均匀绵长。
冬别没有叫醒她。他只是将手机拿得更近了些,目光如同最温柔的网,细细描摹着她沉睡的轮廓。屏幕的光映亮他深邃的眼眸,那里盛满了几乎要溢出来的眷恋和一种无声的守护。
他依旧站在原地,站在暮色渐浓的车站广场边缘。手机因为长时间的视频通话,背面已经有些微微发烫,像一颗在他掌心持续跳动的小小暖炉。
他看着她沉睡,看着窗外的光影在她脸上不断变幻。疾驰的列车载着他最珍视的人奔向远方,但他知道,下个月,那趟南下的列车,又会载着她,跨越千山万水,回到他身边。
而此刻,这发烫的手机和屏幕上她安稳的睡颜,就是他手中紧握的、对抗离别最温暖的刻度尺。量出的不是距离,而是下一次重逢前,彼此用心跳和呼吸填满的、充满希望的等待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