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国运战争第十天,爱情城。
爱情城的地理位置好是事实,而且占地范围大,人口数量多,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这样的城池如果遇到一个治理有方的领主,即便最开始经济低靡,也能很快依靠充足的粮食储备和青壮年劳动力迅速发展。
但很可惜,莉迪亚并不是这方面的人才。
她的治理理念是以战养战,这确实一种合理的理念,可放在爱情城这样商农极度不平衡的城池,显然不能用这么极端的方法。
再加上仅剩的金钱又被赛飞儿一扫而空,如今的爱情城竟是连一次出征议事的酒水都供应不上了。
这也没办法啊,莉迪亚非要发动战争,可发动战争你也要有钱吧,爱情城是粮食多,可王庭又不负责生产,粮食多也是百姓手上多。
你军队想要粮草供给?
可以啊!
但国库没这么多怎么办?
找老百姓买啊!
那买难道不要钱吗?
当然要啊!十个金币一个果子呢!
可王庭哪里付的出钱?侍卫宫女的工资都要发不起了!能养得起军队都是找地方大族借的粮食,战争胜利之后要收利息还的!
什么?如果失败了怎么办?
失败了那就淘汰呗,对此,莉迪亚倒也看得开,所以毫不犹豫就签了借条。
此时的王庭议事厅中,得意于筹到粮食的莉迪亚满怀骄傲的坐在上首,与麾下文武商议军情。
除了莉迪亚自己以外,在场的还有列奥尼达,斯巴达骑兵队长以及三家地方大族的代表。
放在真正的历史上,一半以上的地方势力占据朝堂,怎么看都是政权不稳的体现,但莉迪亚却完全没意识到。
在她看来,整个城池都是她说了算,怎么可能有人敢背叛她?
这也是足够天真了。
想想柯缕当时是怎么做的,一上来就给了元老院和地方大族一个下马威,中央集权制度,这可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用得着质疑吗?
“领主,我觉得出征一事还是缓缓为好。”
列奥尼达一开口便是莉迪亚不想听到的言论,没错,他和骑兵队长今天就是来劝莉迪亚放弃出兵的。
领主只是个小女娃,可能不懂这些,但列奥尼达不可能不懂啊!
爱情城如今的情况怎么可能能坚持到战争结束?
要是打赢了还好,要是打不赢……
“这话国王陛下就不要再说了。”
莉迪亚脸色一变,声音严肃道。
她称列奥尼达一声“国王陛下”是出于尊重,但不代表后者有资格左右她的决定。
这一仗,她是必须要打的!
“西奥又传回消息来了,奥赫玛的探子被救回去之后,他们的领主没有任何动作,似乎料定了我们已经不敢进攻了。”
“但,她会为她的狂妄付出代价!这一次,我们就打她一个出其不意!”
莉迪亚一拍桌子,站起身!
但列奥尼达的脸色却是越发凝重了。
虽然他没见过奥赫玛的领主,可论起狂妄,谁有他家领主狂妄啊?
领主口口声声说奥赫玛的领主一意孤行,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可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但出于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列奥尼达只能硬着头皮劝:
“领主,既然我们的计划已经被奥赫玛那边知晓,又怎么会让西奥继续传递消息?有没有可能,他已经被控制了?或者投靠了奥赫玛?”
“传递过来的信息,也是引我们走入陷阱的?”
“我觉得,我们还是稳扎稳打,先依托城池进行防御和发展,若是奥赫玛来攻便与他们打拉锯战;若是不来攻,则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将物价降到普通民众能负担得起的水平,”
列奥尼达这话一出,莉迪亚还没有所回应,地方大族的代表先不赞同了:
“领主大人,我等以为将军的计划怕是不妥。”
“怎么就不妥了?”
列奥尼达本就看不上这些个地方大族,这种时候竟然还要添乱?
爱情城战败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若是奥赫玛举兵来攻,难不成我们要出动出城迎战?”
“别的不说,就是那天救走探子的那支队伍的首领,就和我不相上下,这么一个能人说派就派出来了,可就奥赫玛卧虎藏龙,这样的对手,即便突袭也不一定能战胜,何况有准备的主动进攻?”
地方大族代表完全不甘示弱,他们是国运战争创造出来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列奥尼达,自然不会给他面子。
“守城无异于慢性死亡,更何况奥赫玛也不一定会进攻,难道我们就在城中等死吗?”
“将军别忘了,爱情城门口便是长江天险,我们完全可以以天险为庇佑,进可攻退可守,又何惧奥赫玛?”
这些人根本不懂什么打仗的道理了,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目的就是撺掇莉迪亚出兵。
至于为什么?自然是因为出兵地方大族能收获的利益是最大的。
如果成功,有了奥赫玛的金钱,他们的粮食便能高价卖给领主,但若是像列奥尼达说的那般发展经济,他们手上的粮食不就贬值了么,那可不行!
如果失败,那地方大族完全可以拥兵自重,直接将政权推翻,虽然收获的是一个烂摊子,但至少也是个摊子啊,总比现在要看别人眼色行事要好!
不管这场战争胜败与否,只要莉迪亚出了这个兵,地方大族的目的就达到了。
没错,这就国运战争模拟下的完全真实的乱世,城池里的居民和地方大族可不是对领主完全忠诚,一不小心就要阴沟里翻船。
可莉迪亚显然是没考虑这种可能:
“就按几位先生说的办,这一仗我们必须要打!”
“列奥尼达,命你率两千骑兵出击,本领主坐镇城中,一天后若是战局稳定,我会带着剩下的人快马赶上。”
……
长江岸边。
经过一天的行军,眼看天色已经趋近黄昏。
列奥尼达让骑兵队长给部队传信:
“传我命令,天色已晚,我们就在岸边扎寨,明天一早渡江。”
地方大族代表之一的多罗斯立马不赞同道,语气十分傲慢:
“将军怕是昏了头了,如今天色已暗,奥赫玛的斥候肯定收缩了探查范围,此时不渡江,难道要等明天一早当着斥候的面渡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