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课间,县一中高中部的走廊飘着粉笔灰的味道,却被一阵嘈杂的议论声搅得变了味。张强斜靠在高一(5)班的门框上,双手插在校服口袋里,声音故意扬得很高,像要让整个走廊的人都听见:“你们知道沈浩那电脑哪来的吗?听说他爸妈开五金店的钱是投机倒把来的,连他卖海报赚的钱都没交税,全是黑心钱!”
周围几个男生跟着起哄,眼神往不远处的沈浩身上瞟。沈浩正靠在窗边看物理题,蓝白校服的袖口卷到小臂,指尖夹着的笔顿了顿 —— 他对张强的声音太熟悉了,初中时这人就总抢晓雅的单词卡,还把她的笔记本扔在泥里,当时他找过张强当干部的父亲,对方虽批评了张强,却也带着点 “小孩子打闹” 的轻慢,没想到高中又撞上了。
“你胡说!” 晓雅的声音突然从人群后传来,她攥着英语课本的指尖泛白,辫子上的紫色头绳因为用力拽着而微微晃动,“沈浩哥的钱都是正经赚的!他卖海报是帮同学带的,赚的都是辛苦钱,五金店的账本我见过,每次进货都记的清清楚楚,还有纳税凭证,怎么可能是投机倒把!”
张强转头看见晓雅,眼里闪过一丝不屑,又很快换成挑衅的笑:“你当然帮他说话了,谁不知道你喜欢他?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连补习都要凑一起,说不定早就早恋了,你说的话能信?” 这话像根刺,狠狠扎在晓雅心上,她的脸瞬间红了,从耳朵尖红到脖子根,想反驳却因为太激动而说不出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沈浩放下笔,慢慢走过去,把晓雅护在身后。作为带着前世记忆的老灵魂,他太清楚对付张强这种人不能硬碰硬 —— 对方仗着父亲是干部,总觉得没人敢惹,唯有拿出实据,才能让他彻底闭嘴。他看着张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说话要讲证据,你说我投机倒把,证据呢?你说我们早恋,又有什么证据?”
“证据?” 张强梗着脖子,却有点慌了,“大家都这么说,还需要证据?你家突然有钱买电脑、开五金店,不是投机倒把是什么?” 周围的议论声更大了,有几个同学开始窃窃私语,眼神里带着怀疑,毕竟在小县城里,“突然有钱” 很容易让人联想。
沈浩没再跟他争辩,转头对身后的晓雅轻声说:“别怕,我去拿东西,你在这儿等我。” 晓雅点点头,攥着他的袖口不肯放,直到沈浩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才慢慢松开 —— 她知道沈浩会解决,可还是忍不住担心,就像初中时他帮自己找回单词卡那样,每次都让她觉得安心。
苏晴是在去办公室送作业时听到动静的,她快步走到走廊,正好看见沈浩往教学楼外走,晓雅站在原地抹眼泪,张强还在旁边阴阳怪气。她立刻走过去,把晓雅拉到身边,帮她擦了擦眼泪:“别理他,沈浩会处理好的。” 她抬头瞪了张强一眼,眼神里带着学姐的气场:“你要是再胡说,我就去找你们班主任,让他看看你是怎么欺负同学、造谣生事的。”
张强被苏晴的眼神吓了一跳,却还是嘴硬:“我又没说错,本来就是……” 话没说完,就看见沈浩抱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走回来,里面装着一沓沓纸张,边缘都用回形针别得整整齐齐。
沈浩走到公告栏前,打开文件夹,先拿出几张泛黄的海报 —— 是去年他帮同学带的明星海报,上面还贴着进货单和出货记录:“这是我卖海报的凭证,进货从县城批发市场拿的,每张赚五毛钱,出货记录都有同学签名,你们可以随便问。” 接着他又拿出五金店的账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用蓝笔写着进货日期、数量、价格,红笔标着销售额:“这是五金店的账本,每天的收支都记的清清楚楚,旁边是纳税凭证,税务局盖的章,你们可以看。”
最后,他拿出一张打印纸,用胶水贴在公告栏中央,上面写着:“凭本事赚钱,光明正大,无投机倒把,无偷税漏税。我与林晓雅为邻居,自幼相识,一起补习只为考学,无早恋之事,晓雅可证,五金店账本、纳税凭证、海报收支记录均在此,欢迎查证。” 字迹工整有力,是沈浩特意用钢笔写的,每个字都透着坦荡。
周围的同学围过来,七手八脚地翻看凭证,有人指着纳税凭证上的公章说:“真的有税务局的章!” 还有人找到自己在海报出货记录上的签名:“这是我买海报时签的,当时沈浩确实只赚五毛钱!” 议论声渐渐变了,从怀疑变成了对张强的不满:“原来都是造谣啊,张强也太过分了!”“就是,没证据就乱说话,还欺负女生!”
张强看着眼前的证据,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还是不肯罢休:“就算你赚钱是正经的,你和林晓雅天天在一起,谁知道是不是早恋?她肯定帮你撒谎!” 晓雅听到这话,突然鼓起勇气,从苏晴身后走出来,声音带着点发颤却很坚定:“我没有撒谎!我们一起补习是为了考京华大学,沈浩哥帮我讲数学,我帮他改英语作文,都是为了学习,你要是不信,可以问我们班主任,问苏晴姐!”
苏晴也站出来,语气严肃:“我可以作证,他们每次补习我都在,都是讨论学习,没有任何越界行为。张强,你初中就欺负晓雅,抢她的单词卡,现在又造谣沈浩,你到底想干什么?” 这话一下子戳中了张强的痛处,他初中欺负晓雅的事很多人都知道,现在被翻出来,周围的目光更鄙夷了。
沈浩看着张强慌乱的样子,想起初中找他父亲的场景 —— 当时他拿着被扔在泥里的笔记本,找到张强父亲的办公室,对方虽表面批评了张强,却轻描淡写地说 “孩子不懂事”,现在看来,正是这种纵容,才让张强越来越肆无忌惮。他平静地开口:“初中时你欺负晓雅,我找过你父亲,他当时说会管教你,看来你并没有听进去。如果你继续造谣,我不介意再找他一次,让他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也让他看看这些证据,看看他的儿子是怎么在学校造谣生事的。”
“你…… 你敢!” 张强的声音瞬间慌了,他最怕父亲知道自己在学校惹事,上次沈浩找过之后,他父亲把他狠狠骂了一顿,要是这次再被知道,肯定会更严厉地惩罚他。他看着沈浩手里的凭证,又看了看周围同学的目光,终于没了底气,转身想跑,却被刚过来的班主任叫住:“张强,你站住!跟我去办公室!”
班主任显然已经听说了事情的经过,看着公告栏上的凭证,又看了看张强慌乱的样子,脸色很不好。他对周围的同学说:“事情已经清楚了,沈浩同学是清白的,张强同学造谣生事,我会严肃处理。大家都散了,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说完,就带着张强往办公室走,张强走的时候,头埋得很低,再也没有了刚才的嚣张。
周围的同学渐渐散开,有人路过沈浩时还会说 “沈浩,你太厉害了”“别跟那种人计较”。晓雅看着沈浩,眼里满是崇拜:“沈浩哥,你真厉害,要是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沈浩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没事了,都过去了,以后他再敢找事,咱们就拿出证据,让他无话可说。”
苏晴走过来,手里拿着一瓶温水,递给沈浩:“喝口水,刚才肯定累了。” 她看着公告栏上的凭证,眼里满是欣慰 —— 沈浩总是这么冷静,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有条不紊地解决,这种沉稳,比同龄人成熟太多,也让她的心动得更厉害。她轻声说:“以后再有这种事,别一个人扛着,我和晓雅都能帮你。”
“我知道,谢谢你们。” 沈浩接过水,喝了一口,温水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暖暖的。他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可苏晴和晓雅的支持,让他觉得不再孤单 —— 前世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朋友,愿意站在他身边,陪他面对麻烦。
放学回家的路上,晓雅一直拉着沈浩的袖口,絮絮叨叨地说:“刚才张强脸都白了,肯定是怕他爸爸知道,下次他再也不敢造谣了。” 苏晴走在旁边,偶尔帮他们捡掉在地上的树叶,夕阳的光落在三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幅温暖的画。
走到晓雅书屋门口时,林母正在柜台后整理教辅,看见他们回来,笑着说:“听说今天在学校的事了,多亏了你啊沈浩,还有晴晴,帮我们家晓雅解围。” 沈浩笑着摇头:“阿姨,不用谢,都是应该的。” 晓雅则跑到林母身边,兴奋地讲着今天的事,眼里满是对沈浩的崇拜。
晚饭后,三人在书屋的里间补习。晓雅坐在沈浩旁边,手里拿着英语单词卡,却时不时偷偷看他,嘴角带着笑;苏晴坐在对面,帮沈浩整理今天的凭证,把它们按类别放进文件夹,动作很轻,生怕弄坏;沈浩则帮晓雅分析数学错题,耐心地讲解解题步骤,时不时抬头看苏晴,眼神里带着感激。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书桌上,落在三人身上。晓雅的单词卡、沈浩的错题本、苏晴整理的凭证,在灯光下摆得整整齐齐。沈浩看着身边的两人,心里突然觉得 —— 这一世的青春期,虽然有麻烦,有谣言,却因为有苏晴的支持和晓雅的依赖,变得格外温暖。他曾经以为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可现在才明白,有朋友在身边,再难的事,都能变成成长的养分。
苏晴整理完凭证,抬头看见沈浩的目光,心里一动,赶紧低下头,假装看题,耳朵却悄悄红了 —— 她知道自己对沈浩的心意,虽然不能说出口,可能这样陪在他身边,帮他解决麻烦,看着他开心,就已经足够了。
晓雅看着苏晴微红的耳朵,突然想起苏晴帮自己写情书的事,心里偷偷笑了 —— 她知道苏晴姐也喜欢沈浩哥,可她不嫉妒,因为苏晴姐总是帮她,像亲姐姐一样。她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好,有沈浩哥,有苏晴姐,一起学习,一起面对麻烦,一起朝着京华大学的目标努力,就是最幸福的事。
夜深了,苏晴起身准备回家。沈浩送她到门口,轻声说:“今天谢谢你,帮我和晓雅解围。” 苏晴笑着摇头:“不用谢,咱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她转身往家走,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心里满是甜蜜的酸涩。
沈浩站在门口,看着苏晴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苏晴对自己的心意,他怎么可能没察觉?可他不想打破现在的平衡,他想等晓雅再成熟一点,等他们都考上大学,再好好面对这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