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川站在地图前,久久不语。忽然,他转身说道:“我们不能被动等待整训结束,应该立即组织几支精干小分队,以灵活战术破坏敌人的囚笼建设。”
“但整训计划...”萧参谋长有些犹豫。
“整训继续,”张百川坚定地说:“抽调特等射手和爆破能手组成特别行动队,由老耿的特务营统一指挥,这样既不影响大部队整训,又能有效打击敌人。”
罗政委思考后点头:“我同意,还可以让新组建的部队轮流参与这种小规模作战,作为实战训练。”
“好主意,”张百川眼睛一亮:“既能破坏敌人的囚笼政策,又能锻炼部队,一举两得。”
寒冬渐深,晋中地区的抗日军民在紧张训练中度过每一天。表面上,根据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平静,但有心人都能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一个月后,老耿指挥的小分队神出鬼没,专门袭击鬼子的筑垒队和物资运输队,大大延缓了囚笼建设的进度。
同时,在罗政委的领导下,根据地内的群众被更有效地组织起来。地下交通网不断完善,即使将来根据地被分割,各部队之间仍能保持联系。
这天深夜,张百川在司令部研究地图。萧参谋长走进来,递给他一杯热水。
“百川,还在研究破敌之策?”
张百川接过水杯,目光仍停留在地图上:“老萧,我总觉得筱冢义男的囚笼政策不会这么简单,他明面上停止大规模扫荡,暗地里一定在准备什么。”
萧参谋长点头:“我和你有同感,根据情报,鬼子正在向山西增调部队,特别是工兵和铁道兵部队,看来是要大力推行囚笼政策了。”
“我们必须抢在囚笼形成前,找到破解之道。”张百川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如果囚笼真的形成,我们十万部队将被困死在这里。”
“有什么想法吗?”萧参谋长问。
张百川沉吟片刻:“我在考虑,是否可以主动出击,打乱敌人的部署。”
“但整训还没结束...”
“所以需要精心选择目标,”张百川眼中闪过锐利:“既要达到战略目的,又要控制战斗规模,不影响整体整训计划。”
萧参谋长会意:“你已经有目标了?”
张百川微微一笑,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个位置:“这里风陵渡。”
萧参谋长凑近一看,惊讶道:“鬼子的物资中转站?但那里戒备森严,离我们根据地又远...”
“正因为如此,敌人才不会料到我们会袭击那里。”张百川信心十足:“而且,我打算使用全新编练的精锐分队执行这次任务,既检验训练成果,又不会影响大部队整训。”
萧参谋长思考后点头:“这个想法很大胆。不过需要与罗政委商议,还要上报总部批准。”
“当然,”张百川郑重地说,“明天我们就开会讨论。”
第二天,军区司令部内,张百川、罗政委和萧参谋长三人再次聚在一起。
张百川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所以,我认为袭击风陵渡,可以打乱敌人的囚笼建设计划,同时检验我们的特种作战能力。”
罗政委认真听完,提出疑问:“司令员,这个计划很有创意,但我担心的是,如果行动失败,会不会暴露我们正在进行的整训和精锐部队建设?”
萧参谋长也表达了自己的顾虑:“风陵渡距离我们根据地约200里,沿途要穿越多处敌占区。小分队如何安全抵达并返回?”
张百川从容应答:“这两个问题我都考虑过。关于行动失败的风险,我已经命令老耿准备了备用方案。即使风陵渡袭击不成,也可以转而攻击沿途的其他目标,不会空手而归。”
他继续解释:“至于行军路线,我已经让参谋处制定了详细计划。小分队将化装成伪军,利用我们新建立的地下交通网,分段前进。返回时另有安排。”
罗政委与萧参谋长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点头:“既然你考虑得这么周全,我支持这个计划。”
萧参谋长也表示同意:“我也同意,不过,行动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这是自然,”张百川松了口气:“这么大的行动,必须我们三人共同决策,我建议,立即开始准备工作,但最终是否执行,视情况而定。”
“谨慎是对的,”罗政委赞许道:“那就先准备起来,同时我加强对风陵渡附近的情报收集工作。”
冬季的晋中根据地暗地里却紧张地进行着各项准备,部队整训有条不紊,地下交通网不断扩展...
而在太原,新任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站在作战室的地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的碉堡和封锁线,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张百川,就让你先得意一段时间。等到我的囚笼完成,你就是有通天本领,也逃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