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昔回响”建立的单向通讯通道,如同在锈锚岛这艘航行于迷雾中的孤舟上,点亮了一盏虽不耀眼却至关重要的航标灯。它并未带来立竿见影的强大力量,却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方向与底蕴。
在接下来的数周里,经由那个稳定的量子通道,“往昔回响”如同一位恪守协议、惜字如金的古老导师,开始断断续续地向锈锚岛传输数据包。这些数据并非完整的科技蓝图或威力巨大的武器设计,更多的是经过筛选的、关于旧世界历史碎片、特定环境改造理论、高效能量利用原理以及部分基础材料科学的深度解析。它们像是散落的拼图碎片,需要锈锚岛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努力去理解、消化并重新组合。
杨萤和她领导的技术小组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亢奋状态。这些来自旧文明巅峰时期的知识,其视角和深度都远超“守护者”数据库中那些相对通用的部分。她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并将其与从“守护者”处获得的技术、以及锈锚岛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融合。很快,一些切实的成果开始显现:
岛屿的能量屏障进行了又一次优化,其能量利用效率提升了近百分之二十,在维持相同防御强度下,能耗大幅降低;一种基于新理论的小型化、高效率的土壤辐射中和装置被设计出来,开始在有限的区域内进行试验,效果显着;甚至利用一些关于材料应力与能量场互动的原理,对“磐石号”及其他载具的结构进行了局部强化,使其耐久性得到了提升。
这些变化是细微的,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岛民们虽然不清楚具体的技术细节,但他们能感受到屏障的光芒更加稳定,田地里作物的长势更加喜人,外出探索的载具也似乎更加坚固。一种名为“信心”的东西,在一次次微小的进步中,悄然滋长,逐渐驱散了战争和未知带来的阴霾。
黄凌和苏茜则将这些技术红利,迅速转化为“星火同盟”的发展动力。在黄凌的主持下,一次小范围的同盟技术共享会议在锈锚岛召开。杨萤谨慎地分享了部分经过简化、易于理解和应用的环境改造与能源优化技术给风铃屿和绿洲站的代表。她没有透露“往昔回响”的存在,只说是锈锚岛技术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份“礼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风铃屿和绿洲站的代表在亲眼看到试验田的成果和拿到部分图纸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援助,更是一种强大的信心注入。他们看到了跟随锈锚岛所能获得的切实利益与希望,同盟内部的凝聚力空前增强。甚至一直选择封闭自保的白石砦,在得知消息后,也通过隐秘渠道表达了希望重新接触的意向。
星火,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北部荒原上悄然燎原。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黄凌、杨萤等核心成员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往昔回响”传递的信息中,除了知识,还夹杂着一些隐晦的警告碎片。它们提及了旧世界末期几个因争夺“摇篮”遗产而迅速崛起又骤然陨落的军事集团,描述了某些失控AI造成的生态灾难,并反复强调“力量需与认知匹配”。
更重要的是,在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数据包深处,杨萤解析出了一段极其简短、却令她脊背发凉的记录片段。那似乎是一段来自旧世界深空监测网络的、未被证实的警报日志,只有寥寥数语:
“……检测到非本地星系引力波特征……模式匹配度7.3%……疑似‘收割者’文明早期侦查单位活动痕迹……坐标丢失……风险评估……极高……”
“收割者”……这个充满不祥意味的词汇,与之前“观察者”的冰冷中立截然不同,它带着一种赤裸裸的、毁灭性的恶意。虽然记录残缺,且无法证实,但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警钟,提醒着他们,星空之下的威胁,远不止一个暂时退却的“观察者”。
与此同时,阿雅的身体在持续的静养和杨萤的精心调理下,终于有了明显的好转。她可以离开轮椅进行短时间的行走,精神力的恢复也让她能够进行更长时间、更稳定的感知。她没有再尝试主动联系“往昔回响”,而是按照杨萤的建议,开始系统性地梳理和熟悉自己蜕变后的感知能力。
她发现,自己与地脉能量的共鸣变得更加细腻和深入。她可以模糊地“感觉”到更大范围内能量场的总体“健康状况”,甚至可以隐约捕捉到一些强烈的、带有特定意图的能量扰动——比如,北方黑石堡方向,那股依旧在不断积聚、带着贪婪与暴戾意味的“压力”;以及,在更遥远的、超越她感知范围的东方,似乎存在着某种……更加庞大、更加古老的“沉睡”感,与地脉能量紧密相连,却又有所不同。
这一天,阿雅正在那棵老榕树下进行日常的感知练习,黄凌和杨萤在一旁商讨着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资源开始跟不上了,”杨萤指着数据板上的一份清单,“新的技术应用,尤其是能量核心的强化和那些环境改造装置,对稀有金属和特定能量的消耗很大。我们现有的储备和贸易渠道,支撑不了多久。”
黄凌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远方:“看来,是时候考虑主动探索一些旧世界标注的、可能存在资源的遗迹了。‘往昔回响’提供的历史数据里,有几个地点值得关注。”
就在这时,原本闭目感知的阿雅,忽然睁开了眼睛,脸上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不安。
“怎么了?”黄凌立刻注意到了她的异常。
阿雅微微蹙眉,小手不自觉地按在胸口晶石的位置,感受着那平稳的搏动。“不知道……刚才有一瞬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什么东西?”杨萤追问。
“很遥远……很模糊……”阿雅努力描述着那种转瞬即逝的感觉,“不是地脉……也不是黑石堡的那种‘压力’……更像是什么……很大……很沉的东西……在很深的地方……翻了个身……”
她指的方向,是东方。
黄凌和杨萤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阿雅的感知从未出错,这种描述,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往昔回响”警告中提及的、那些沉睡的旧日灾厄,或是……更糟的东西。
星火虽已燎原,但荒原之下的暗潮,似乎也正在蠢蠢欲动。资源的需求、黑石堡未解的威胁、星空之外“收割者”的阴影,以及东方那未知的“扰动”……所有的线索,都仿佛在将锈锚岛推向一个更加波澜壮阔,也必然更加危机四伏的未来。
黄凌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优先清单上的资源探索计划提前。同时,加强对东方区域的远程监测。”他做出了决定,“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更快地强大起来。”
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在这暗潮汹涌的时代,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星火,照亮前路,也迎接任何可能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