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上官瑞雪眼珠子转动,乌千君觉得自己的事情有苗头。
“你也找不到吗?刚才不是一副大言不惭的样子?”
“千君,既然已经到了下聘礼的阶段,那就是明媒正娶,小的没办法。”上官瑞雪不想淌这趟浑水,让这位千君觉得自己无能,应该会放自己回马场,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离开去找竹青。
“你知道孟子书是个什么样的人吗?肥头大耳的憨货,本千君至少也要嫁给王侯将军,他算什么东西!”乌千君忽然发脾气,上官瑞雪战战兢兢缩在角落。
“算了,我和你说这些干嘛,你也听不懂,去虞朝还有没有别的路?”
“回千君,小的来到大秦的暗河是肯定回不去的,至于别的路,我不敢说没有,也不敢说有。”
乌千君瞪了他一眼,看着亭子顶发呆。
过了一会,她才悠悠开口:“你说话很有条理,不似那些普通的下人,别装害怕了。换做别人,早就跪下了,你在马场没说实话啊!”
“小的知错,小的只是长话短说,小的总不能记流水账啊!王管家何许人也,我要是什么都说,那岂不是让千君和王管家笑话?”
“我不说,你就不跪是吧?还演?当我是傻子都话,你人头可就挂不住了,理由嘛,再简单不过,那晚……”
“千君大人有大量,小的以后誓死效忠千君,小的嘴巴最为严实,以后千君有任何吩咐,小的全部照办!还请千君留小人一命!”
“想活命,那就拿出诚意来,说,你在猎兽城到底是什么身份?还有什亲人?”
“千君,猎兽城官府要剪除上官府和杨府都是真的,而且已经做到,小人的的确确是上官府的支系,好不容易爬到一个不错的位置,还有幸拜师,做了点小事,被奉为法师。原本可无忧活一世,谁知官府发难,小的家人也全部被抓,生死不明。我也被通缉了。”
“被通缉了!那我要你何用!”乌千君眼见逃到虞朝的希望破灭,顿时坐了起来。
“千君可曾想过,虞朝和大秦没有来往,去到那边的确无人知晓,可千君的身份地位也没了,难道千君要去虞朝过小人如今这样的日子?另外,千君过于漂亮,恐怕是想做下人也做不了,反而会没有好下场!”
上官瑞雪听出了乌千君的失望,赶紧说明利害关系,同时表露出自己有能力帮助对方出谋划策。
听了上官瑞雪的话,乌千君眉头紧皱,她确实把事情想简单了,没有身份地位,逃出去会很惨。
过了一会,乌千君的火气消失,“那要是我带很多金银去虞朝呢?你不是说虞朝比较注重商业?”
“回千君,有钱最多也只是延缓吃苦的时间而已,有权有势的人把持住各种巨大利益,外人想去分一杯羹,谈何容易,除非是动用武力,敢问千君,是否有做生意的经验,又是否有从别人手里抢到利益的计策?”
“没有,你小子敢这么说,难不成你有?”
“没有,小人即使有在虞朝重振旗鼓的方法,也没用了,通缉令可是官府发的,回到虞朝,小的不但帮不了千君,还会连累千君。”
“你!”乌千君无法反驳,气得拿起另一本书,扔了出去。
上官瑞雪默默等待眼前这位千君消气,大约一刻钟后,他才慢慢开口:“千君,大秦尚武,又不限制女子入伍,何不参军,这样,即使有婚约在身,那也必须三年之后,三年,小的应该可以想到万全之策,前提是千君以后必须完全信任小的。”
“参军,凭我这三脚猫的功夫?还三年,一个月我都待不了!”
“如果小的可以保护千君呢?”
“你还会武艺?”
“会一点,勉强能保命,学过战阵之后,就敢保证千君的安全,如果还能学到兵书,也许还能让千君平步青云。”
听到这句话,乌千君用犀利的眼神凝视上官瑞雪。他如此笃定,是真有本事,还是想自己往上爬?又或者只是想保命,到时候还会管我死活?
盯了许久,上官瑞雪眼中毫无波澜,却透露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乌千君动摇了。可真要把自己的小命交给一个落魄的外来者,她还是不敢。
“小的知道千君怕什么,千君可先找些兵书与我,在你规定的日期内,必定交上一篇战略。千君可凭战略来决定是否相信小人。”
“那要多久?”
“就看千君的婚期有多急了,必须在一切注定之前,千君要拿到参军证明。”
“那给你10天!”
“千君能在明天给我兵书吗?”
“你要,今晚就带走!小莲,去找二哥,把他收藏的兵书都借来。”
“千君,这太明显了吧?夫人肯定会知道的。”
“小莲,先去和爹知会一声!”
“知道了,千君,小莲这就去。”
上官瑞雪默默听着,原来乌堡主也不愿把女儿嫁给孟家啊!那就好办多了。
“敢问千君一句,乌家堡,有多少嫡系参军了?”
“上一辈有六叔,我这一辈只有三哥,其他都是庶出和旁系,三哥稍微好一点,是个传令校尉,不领兵,六叔是百夫长,却是后勤兵。其余的人,都没什么出息。”
听完简单的介绍,上官瑞雪心里有了一些底,除了将门世家和王公贵胄,想要获得军职,那就必须从士兵做起,这一点,太好了。
“千君,麻烦再找一本女子军营的详细解说,还有,最近的女兵团将领的背景和基础资料。”
“女子军营好说,将领资料不可能,只有名字和来历,其他的,瞎打听会被认为是奸细。”
“那就能知道多少,就告诉我多少。”
看着上官瑞雪所问的问题都很靠谱,乌千君不由得又信任了几分。
随后,乌千君又问了上官瑞雪许多私人问题,比如娶妻生子没有,师父葛道人到底是何许人也,青云门的令牌是什么东西。
上官瑞雪把已经不再列为对象的几人都说了出来,只把还在的四人隐瞒了。葛道人和青云门都老实交待,因为他自己也不是很了解。
乌千君一听,不是偷情就是奴妻和妾,还这么多,顿时对上官瑞雪有些鄙视。回头一想,一个色鬼,没娶妻?于是暗中对上官瑞雪提防起来。
上官瑞雪回到屋里,一直等到午夜,小莲和另外一个丫鬟才把书都送过来。
第二天,就有人来通知他,10天之内不用干活。到了第九天,上官瑞雪基本看完了所有书,躺在床上总结。
女子兵团源于五百年前的一次危机,当时宋国兵临都城,眼看就要沦陷,一位平时就喜欢和战争有关的一切的郡主,临时组建了一支女子队伍。
她让部分女子假装难民出逃,然后去色诱对方的士兵,剩下的也扮做难民出城,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才坚持到援军到达,击退了宋国。
其余四国完全看不起女子组成的军团,利用敌人轻敌,女子军团多次获胜,也就一直沿袭到现在。
四国知道大秦女子兵团的战斗力非同一般,不再轻敌,所以之后就没什么像样的战绩,到现在,主要也是负责后勤补给,或者协助作用。
参军女子不得小于十六岁,只服役3年,然后必须回家嫁人,等有子嗣之后,有重大功劳的,想返回军营,也可以回归。
有千君、少奶奶、夫人之类的参军者,可以带一名男性扈从,扈从自费。
扈从全部集中训练,跟随大军随行时,遇到敌军后,可以参战,但击退敌人后不可追击,只保护撤退。其余时间,都只是驻扎在旁边,平时只能书信来往。
如果主子能够到达千夫长,就可以进营当亲卫,但不允许和任何女子发生关系,否则斩立决,主子也会被牵连。
当下大秦有五个主战兵团,其中四个兵团各进攻一个国家,一个兵团灵活支援。而女子兵团主要负责后勤,麾下除了女子,也有部分男子后勤部队。
女子军团偶尔参与骚扰、追击、要道埋伏等任务,攻坚、撤退掩护、对垒等正面厮杀不会让女兵团上。
当前,女兵团的最高将领是大秦数百年的将领世家白家的嫡长女,叫白昊英,年龄22,未婚。副将、偏将是谁、有几个,都没有资料。
兵法,上官瑞雪其实没有仔细看,因为没有什么《孙子兵法》、《太公兵法》这一类的传世巨着。大多都是某位杰出将领的自传,有参考价值,但是不多,因为这些武将并不善于写作,没有像样的总结。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上官瑞雪更专注于地图和装备。
大秦现在能一国打四国,就是装备比较领先,尤其是独有的韧甲,除了怕火烧,防刀枪、弓箭的效果都是他国的两倍,而且还能漂浮在水上,大大提高了可作战范围。
所以,大秦的士兵都有两层甲,内层防火绵甲,外层韧甲。至于武器,差别不大。
防火绵甲不怎么透气,所以容易出汗,在确保对方不会火攻时,大家会都不穿,所以大秦总喜欢冬天作战。
宋齐梁陈也不知道是各自之间也有矛盾还是别的原因,竟然不会利用这一点。
另外,骑兵作为最主要的兵种,大秦远强于四国,因为大秦后方没有其他国家,所以战马充足,那四国最忌惮的就是大秦的骑兵,可惜女兵团没有骑兵。
关于地图,上官瑞雪发现只要地图准确率高于85%,系统就可以收录,到达实地后,系统会自动修正,这也大大减少了上官瑞雪的工作量。
整理好所有信息,第十天,上官瑞雪动笔。
第一条:给女兵团组建一支轻骑兵,不需要很多人,1000到2000即可;
第二条:组建一支斥候部队,男女不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第三条:利用夏天双方交战很少,出其不意,搞几次奇袭;
第四条:凡出战,必定伪装成男子,剩下时间还是以后勤部队为主;
第五条:在边境地区招收混血女子,到他国卖艺或者营生,不为打听消息,只是为了消磨他国男儿的战斗意志;
第六条;注重气候、天气、地形和人文。
各国在大气候上还有一些研究,但小气候和天气则是一片空白。
至于地形,各国虽然看重,但受限于装备和习惯,许多地形双方都不愿意用作战场。
关于人文,上官瑞雪只写了一句话:不抢夺、征召物资必须给钱、尊重习俗和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