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水刺”的成功创出,如同一块绝佳的璞玉被初步雕琢出了雏形,但其内在的光华与锋锐,仍需匠人呕心沥血的打磨方能彻底显现。霍天渊深知此理,狂喜过后,迅速冷静下来。一门无法精准命中目标的法术,威力再强,也如同无的之矢,毫无意义。尤其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机会稍纵即逝,容不得半分偏差。
于是,在小比前的最后这段宝贵时光里,他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对“玄水刺”的深度钻研与锤炼之上,首要攻克的难关,便是——精准度!
他的“修炼场”再次转移,回到了那间简陋却承载了他无数汗水与希望的杂役房。白日里,他依旧需要完成必要的杂役工作,但每当夜幕降临,房门紧闭,油灯点亮,属于他一个人的特训便开始了。
他清空了房间一角,在那里精心设置了一套在外人看来近乎苛刻、甚至有些变态的靶标系统。他没有使用常见的木桩或石块,而是别出心裁地准备了数种极其细微的目标:
· 第一排,是在一块坚硬铁木板上,用最细的刻针钻出的数十个仅容发丝通过的微小孔洞,密密麻麻,毫无规律。
· 第二排,是悬挂在细线上的、薄如蝉翼的透明蝉翼纱,微风拂过便轻轻摇曳,难以捕捉。
· 第三排,则是漂浮在水碗水面上、细小的、随波逐流的萍藓碎片。
· 甚至,他还在墙壁上滴了几滴松脂,待其半凝固时,要求“玄水刺”必须精准地从松脂中心穿过,而不能破坏其整体形状。
他站在房间另一端,距离这些靶标从最初的五步,逐渐拉远到十步、十五步……直至房间的极限距离。然后,凝神静气,开始施展“玄水刺”。
最初的尝试,结果惨不忍睹。
那根细如牛毛的幽蓝水针,在他指尖凝聚时还颇为稳定,但一旦离体射出,便如同脱缰的野马,轨迹难以捉摸。明明瞄准的是铁木板左上角第三个孔洞,“玄水刺”却可能擦着孔洞边缘飞过,在木板上留下一条浅痕,或者干脆偏出半尺,钉在后面的墙壁上。对于那摇曳的蝉翼纱和漂浮的萍藓,命中率更是低得可怜,十次难中一次。至于穿过松脂而不损其形?那更是天方夜谭,往往松脂直接被击得粉碎。
失败,失败,依旧是失败。
霍天渊没有丝毫不耐,他的眼神反而愈发专注。每一次失误,他都没有立刻进行下一次尝试,而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如同镜面回放般,仔细复盘刚才施法的全过程。
“灵力在输出离体的刹那,似乎有一丝极其微弱的、源自经脉转折处的滞涩感,导致了方向的细微偏移……”
“神识锁定目标时,受到自身呼吸和心跳的微弱干扰,不够绝对平稳……”
“施展法诀时,右手无名指下意识的轻微颤动,影响了最终指向……”
“距离增加后,‘玄水刺’本身似乎会受到空气中微弱灵气流的影响,如同船只行于溪流,需提前预判‘流向’……”
一个个细微至毫巅的问题,被他从失败的废墟中挖掘出来。他意识到,精准度并非单纯的眼疾手快,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对自身灵力毫厘不差的掌控、对神识如臂指使的运用、对身体姿态分毫不差的稳定,乃至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和预判。
针对这些问题,他开始了更加苛刻、更加基础的针对性训练。
极致灵力控制: 他不再急于发射“玄水刺”,而是反复进行凝聚与消散的练习。要求凝聚出的每一根“玄水刺”,在其存在的短暂时间内,形态、能量波动必须保持绝对稳定,不能有丝毫颤动。他将灵力输出细分为上百个更微小的节点,逐一练习其稳定性和切换的流畅性,务求达到“念动即至,念息即止”的圆融境界。
神识淬炼与锁定: 他进行专门的“观微”训练。长时间凝视香头那一点明灭不定的火星,或者水中悬浮的一粒微尘,要求神识如同最精密的刻刀,牢牢将其“钉”在感知的中心,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包括自身的生理波动。他尝试在运转“灵影步”基础心法的同时,保持神识锁定的绝对稳定,模拟在高速移动中精准施法。
身体掌控: 他对着墙壁上的影子,反复演练施展“玄水刺”的整套动作。从灵力的初始调动,到法诀的完成,再到最后指尖的微动,追求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的绝对协调与稳定,消除任何不必要的、哪怕是微不可查的颤动。他甚至尝试在不同的姿势下——站立、半蹲、侧身乃至卧倒——施展“玄水刺”,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实战环境。
环境感知: 他不再局限于密闭的房间。在起风的夜晚,他来到户外,感受着风的方向与强弱,尝试发射“玄水刺”,并根据其轨迹的偏移,反推风力的影响,在心中构建起一套简单的“环境修正”模型。
这个过程枯燥、艰苦,且极度消耗心神。常常一次训练下来,他已是脸色苍白,汗透衣背,神识如同被抽空般传来阵阵刺痛。但他凭借着那股近乎偏执的坚韧,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量变,终于引发了质变。
数日后的一个深夜,霍天渊再次站在房间尽头。他目光平静如水,呼吸悠长近乎停滞,整个人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玄妙状态。他抬起手,指尖幽蓝光芒一闪而逝。
“嗤!”
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十五步外,铁木板上左上角第三个孔洞,中心位置极其突兀地出现了一个更为细微的贯穿小孔,孔洞边缘光滑无比。
他没有停顿,手指连点。
“嗤!”“嗤!”“嗤!”……
悬挂的蝉翼纱中心,无声无息地多了一个小洞;水碗中一片随波逐流的萍藓,瞬间被洞穿,沉入碗底;墙壁上那滴半凝固的松脂,中心被贯穿出一个针眼大小的通道,而松脂本身的形状,完好无损!
精准无比!百发百中!
霍天渊缓缓收手,看着自己这数日来的成果,脸上并没有出现狂喜,只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平静,以及眼底深处那抹愈发沉淀的自信。此刻的他,对于“玄水刺”的掌控,已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仅是可以命中,而是指哪打哪,分毫不差!
他能够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对灵力的控制、对神识的运用、对身体的掌控,都因为这次极限精准度的训练,而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是整体性的,不仅作用于“玄水刺”,同样作用于“灵影步”,作用于阵法刻画,作用于他修行体系的方方面面。
“玄水刺”,这门脱胎于基础“水箭术”的创新法术,终于被他打磨成了一柄隐匿、精准且致命的无形之刺。它将成为他手中,除了阵法之外,另一张足以让对手感到棘手与意外的王牌。
霍天渊吹熄油灯,盘膝坐于床上,开始每日例行的冥想调息。窗外月华如水,室内一片宁静。他的气息平稳而悠长,身心都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所有的准备都已就绪,所有的锋芒都已敛于鞘中。只待黎明到来,便可利刃出鞘,在这云雾山外门小比的宏大舞台上,一试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