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联首都科学院的会议厅内,首辅面前的茶杯已经凉了。
他盯着全息投影中那组复杂的三维分子结构图,眉头微微皱起。
投影旁显示着两组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
左侧是新型燃料的能量密度:70.5mJ\/kg,是传统航空燃油的1.5倍;右侧则是热量引擎的热效率:99.1%,燃烧残留物仅为纯净水和少量的二氧化碳。
楚博士,这两个数据都经过验证了吗?首辅的声音很轻,但在场所有人都听出了其中的震撼。
楚河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射着投影的蓝光:首辅,我在归墟实验室进行了交叉验证。燃料的合成方式得到了一位p32级研究员的亲自指导,而热量引擎的测试则由星际和平公司的超级AI布洛妮娅女士监督。
他调出一段视频,这是最后一次联合测试的完整记录。
视频中,一个仅有汽车发动机大小的金属装置安静地运转着,却带动了相当于十台航空发动机的负载测试台。最令人震惊的是,当工作人员将一杯燃料倒入燃料舱后,引擎竟然平稳运行了整整三十分钟。
这...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所长郑明远突然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微微发抖,这完全改写了能源化学的基本原理!
这到没有,它只是逼近了公司技术研发部提出的碳氢氧化合物的理论热值极限。楚河平静地解释道,醇二的本质是和酒精高度类似,但在特定条件下的燃烧可以释放出全部键能。而热量引擎则是无限接近了内燃机的极限,可以将这些能量近乎无损地转化为机械能。
“至于醇二的原材料嘛,就是乙醇和甲烷。”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国防部长突然拍案而起:化石燃料死灰复燃了?那核聚变算什么?时代又倒回去了?
那倒不是。楚河调出另一组数据,按照我在公司内部接触到的信息来看,在不考虑电能的情况下,如果以便捷和性价比来做标准,现阶段内燃机和化学燃料依旧是最合适大面积使用的基础能源。而且...
他顿了顿,按照计算来看,使用醇二和热量引擎技术,完全可以将我们现有的轨道运载能力,增加一个数量级。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明白这项技术的意义。它不仅能解决目前聚变堆小型化前带来的普及化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让千米级太空站的建设从幻想变成了可实现的工程。
虽然还做不到像公司那样搞出一个太空城,但在蓝星轨道上建个写字楼不是问题了。
首辅深吸一口气:楚博士,公司为什么会允许你带回这项技术?
楚河的表情变得复杂:实际上...嗯,严格来说,这是我独立研发的。技术研发部的总监符玄女士说,既然我能从公司公开的基础理论中推导出这个结果,那就证明我已经了它,按照公司的知识产权条例,我有权带走自己的理解方式。
这算什么?国防部长忍不住插话,公司难道不怕技术扩散?
公司似乎...鼓励这种扩散。楚河斟酌着词句,在归墟,任何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高阶技术的人,都会获得相应权限。符玄女士说,这叫筛选有潜力的种子
首辅与坐在角落的林默交换了一个眼神,这再次印证了林默之前的猜测。
郑所长,首辅转向能源专家,如果全力投入,我们多久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郑明远快速计算着:以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燃料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石化设施进行改造。三个月内就能实现日产万吨级,半年达到十万吨级。但前提是...他犹豫了一下,需要重组现有的部分能源产业体系,这可能会引发不小的震荡。
震荡总比后悔强。首辅果断拍板,立即集中全国顶尖工程师,楚博士你来牵头,开始技术的适配工程。
就在这时,首辅的私人终端突然亮起紧急通讯标志。
他接通后,会议室中央的全息投影自动切换为星际和平公司的官方频道。画面中,银发少女形象的星际和平公司发言人正站在太空花园的观景平台上。
“致全体蓝星文明成员”,她的声音带着特有的死鱼眼一般的韵律感,“根据文明适应性评估,首批太空居住资格名单现已确定。总名额8万人,具体分配如下...”
投影上浮现出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
东联:4万人
欧陆:1.8万人
新合:1.1万人
北钢:1.1万人
其他地区:0人
这...商务部长倒吸一口冷气,直接排除了一百多个国家?
银狼的影像继续道:“该分配方案基于以下标准:语言统一度(30%)、科研人员占比(30%)、工业体系完整度(15%)、社会稳定性(15%)、太空相关产业成熟度(10%)。详细评估报告已上传至各成员国的官方终端。”
画面切换为太空花园内部的全景扫描。无数生态穹顶在轨道上组成银色巨环,每个穹顶都对应着不同的生态系统。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区域,那里正在建设一个标有科技中心的巨型模块。
看来消息传得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得多。赵明远苦笑着看向窗外,科学院广场上已经聚集了数百名记者,长枪短炮的镜头齐刷刷对准了会议厅的方向。
首辅迅速下达指令: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人员准备一下,其他人暂时休会。
会议进入短暂的休息,也是留出时间让发言小组的人去处理一下记者的事。
在茶水间,首辅单独留下了楚河。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为办公室镀上一层金色。远处,太空花园正划过天空,其银色外壳在白天依旧清晰可见,宛如神迹。
楚博士,名单公布后,国际反应会非常激烈。首辅递给楚河一杯茶,你认为公司为什么会选择这样明显带有刻意的评分标准?
“这几乎给所有中小国家判了‘死刑’。”
楚河望向窗外的:首辅,我在归墟听过一个比喻。宇宙就像个严苛的导师,它只给准备好的人发放通行证。有些生命,注定只能在摇篮里度过一生。
他抿了口茶,公司公布的评估标准中,语言统一度占比最高,这很说明问题。
星际文明需要统一的思想载体?
是的。楚河的声音更低了,在归墟的实验室里,我看到过有关太空花园中央控制系统的研发记录。上面很直接的写了,所有公司的系统只接受汉语指令。因为汉语的信息密度和逻辑性,是目前所有语言中最适合作为星际通用语的。
首辅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茶杯:所以其他文明想要进入太空,首先得...
要么学习汉语,要么证明自己的语言更优秀。楚河苦笑,但后者几乎不可能。公司已经用数学证明,汉语的信息密度和学习效率已经是仅次于‘意识互通’的交流载体了。
“想要承载指数爆炸级别增加的新的知识,一个本体不会随着知识增加而复杂化的语言工具是必要条件。”
这个消息让首辅陷入沉思。如果说技术优势还可以追赶,语言这种文明根基层面的优势,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壁垒。
对其他国家来说,这是两难的选择。要么全盘汉化,要么自绝未来。
楚博士,这件事列为最高机密。首辅严肃地叮嘱,当务之急是确保热量引擎和醇二燃料的量产。至于太空花园...他望向窗外的银色轨迹,既然公司给了东联四万个名额,我们就必须确保这四万人都是最优秀的文明火种。
“我们总是要走出自己的路的,所以,我们需要先行者。”
“明白。放心吧首辅,我会尽力的。”楚河明白首辅话中的含义,不假思索地接下了这个重任。
“行,那就辛苦你先给其他人讲讲你对这个技术如何应用的想法。”首辅将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拍了拍楚河的肩膀,“至于我嘛...”
“先去应付一下那些小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