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的检测结果,让周墨这里的探索停滞。
但对另一个人来说,新世界的大门才刚刚打开。
“不对,不对!你们只算了剪切力,却没算卯的退步!这道弧梁的应力,七成都会被它自己卸掉,你们这模型纯属杞人忧天!”
“还有这里,为什么要用焊接?一体锻压的构件强度是高,但韧性不足!”
“若是遇上风舞之状,它不是弯,是会直接脆断!远不如用穿榫之法,留它一分活动的余地,以柔克刚!”
清晨,实验楼里一反常态地挤满了人。
周墨端着杯豆浆走进去时,看到的是一幅奇景。
鲁班老爷子,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前,与一群来自国家工程院的顶级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激烈地辩论着。
那群平均年龄超过五十,个个头顶院士、教授光环的大佬们,此刻却像小学生一样,围着鲁班,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激动地在自己的平板上飞速计算。
“鲁班先生,我们根据您的斗拱结构原理,对这座千米级电视塔的顶部阻尼器做了优化模拟,发现抗扭强度竟然提升了12%!”
“这太不可思议了,它完全违反了我们现有的材料力学模型!”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老工程师,指着屏幕上一片闪烁的红色数据区,声音都在颤抖。
鲁班瞥了一眼,哼了一声:“你们的铁疙瘩太死板,不知道借力打力的道理。木头是活的,力也是活的,为何非要硬扛?”
说着,他随手拿起一支笔,在另一块电子白板上唰唰唰画了起来,一个无比复杂精巧,却又蕴含着某种奇异韵律的榫卯结构跃然板上。
“你们看,用此法,将塔顶的横向风力,通过这个结构,化为向下的压力,不就成了?”
工程师们全都围了过去,死死盯着那个结构。
有人立刻拍照记录,有人则冲回自己的电脑前,疯狂地建模计算。
周墨在门口,一口豆浆一口油条,看热闹看的起劲。
几分钟后,一个年轻的工程师激动地冲了回来,脸涨得通红:“成了!鲁老先生,您的转力榫模型,完美通过了17级风力的模拟测试!”
“性能……性能比我们之前的方案强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整个会议室爆发出巨大的惊叹和议论声。
那位领头的老工程师深吸一口气,走到鲁班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鲁班先生,晚辈们服了。您对力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公式和数据。我代表国家工程院,诚挚地邀请您,前往我院参观、指导!”
“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向您学习!”
这番话发自肺腑,周围的工程师们也纷纷点头,眼中满是敬佩和渴望。
鲁班老爷子本就想出去见识见识现代的建筑,如今对方又如此真诚邀请,正合他意。
“好!”老爷子一拍大腿,中气十足,“老头子我也想亲眼看看,你们说的那些能戳破天的铁房子,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
双方一拍即合,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周墨见状,把那位老工程师拉到一边:“王院士,你们是认真的?”
“认真的?周顾问,这简直是我们几十年未有之大机遇!”
王院士激动地握住周墨的手,“鲁班先生的营造理念,是对我们现代建筑学的一次根本性颠覆和补充!不,是升华!请您无论如何也要促成此事,这对国家太重要了!”
周墨心中了然,他立刻走到一边,拨通了张局长的电话。
“张局,好消息。工程院的专家们被鲁班大师彻底折服了,已经正式邀请他过去进行学术交流。”
周墨将情况简要说明,然后切入正题,“这事要办成,鲁班前辈的身份问题得解决,总不能是个黑户吧?路上出行也需要安排。”
电话那头的张局长,声音里透着压抑不住的狂喜。
“好事!天大的好事!身份证、专车、专人陪同、最高级别的安保和接待,所有问题,我来解决!”
张局长一口应承下来,随即话锋一转,“周墨啊,你办了件大好事。”
“既然鲁班先生愿意出山,你帮我再问一句,看他老人家……愿不愿意顺手,帮我们指点一下国内那些古建筑的修复工作?”
“很多古代的营造法式都失传了,我们只能修个形,修不了那个神。有他这位祖师爷在,那可是无价之宝啊!”
周墨回到会议室,将张局长的请求转达给了鲁班。
老爷子一听,想都没想,“修!必须修!几千年好不容易留下的东西,怎么能让它们烂掉!这活儿,我接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送鲁班走的那天,周墨的心情有点复杂,像是送自家老人去远方旅行,既高兴,又有点舍不得。
他把一个新买的背包塞到鲁班手里。
“鲁班大师,这是给您准备的。”
鲁班打开一看,里面是一部最新款的智能手机,一个超大容量的充电宝,还有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已经下载好了各种建筑设计和机械原理的软件。
“您可要每过个一两天就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啊,我已经把我的号码存进去了,不然我不放心。”
周墨又掏出一张银行卡,“这是用您的身份证开的卡,卡里我给您转了五十万,您路上用。”
“五十万?”鲁班眼珠子都瞪圆了,“要这么多钱作甚?老头子我吃穿用不了几个钱。”
“您不是要去全国各地看古建筑嘛,这坐车、住宿、吃饭,都得花钱。”
“再说,您看到什么好木料、好工具,也得买不是?”周墨把卡硬塞到他手里,“您就当是国家的科研经费,放心花。不够了再跟我说。”
旁边来特意来的张局长也笑着打趣:“鲁班先生,钱您就放心用。至于养老,更不用担心,国家全包了。您这趟学术交流,估计得走个几年,华国大着呢,您慢慢看。”
周墨就像个不放心的老妈子,围着鲁班絮絮叨叨。
“手机要记得充电啊,不会用就问陪同的同志。”
“天冷了要加衣服,别嫌丑,保暖最重要。”
“看到好吃的就多吃点,别省钱……”
鲁班一开始还嫌他烦,后来看着周墨忙前忙后,那双有些浑浊的老眼里,也渐渐流露出一丝暖意。
“知道了,知道了,你比我那婆娘还啰嗦。”老爷子嘴上嫌弃,却把背包紧紧抱在了怀里。
看着高铁缓缓启动,载着这位传奇工匠,驶向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周墨站在原地,挥着手,直到车影消失。
回程的车里,气氛有些沉默。
副驾驶,只剩下周墨和一直安静陪伴的朱允炆。
周墨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心里空落落的。
他忽然意识到,这些来自过去的人,正在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融入这个时代,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价值。
他转头看向朱允炆。
这位曾经的大明皇帝,如今穿着一身得体的现代休闲装,气质温润儒雅,正捧着一本《世界通史》看得入神。
“允炆。”周墨轻声开口。
朱允炆抬起头,合上书:“周哥,怎么了?”
“鲁班大师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周墨看着他,“你呢?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