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的理智,像一道闸门,关住了奔腾的杀意,也锁住了更深的痛苦。
布芙不再看那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的仇敌,将无尽的恨意和未尽的疯狂,死死摁回心底最深的角落,准备用更长的时间,更残酷的方式,慢慢清算。
“槐安和我断后,交替掩护,撤!”她调转马头,长刀一挥,发出命令。
老八营的兄弟们听到鸣金和布芙的命令,虽心有不甘,但令行禁止的习惯刻在骨子里,此时,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前锋变后卫,且战且退,阵型丝毫不乱。
布芙和槐安的兵如同磐石般顶在最前方,刀光闪烁,让西兀军难以靠近。
最终,在城头箭雨的再次掩护下,北焰骑兵如同退潮般,带着满身血污和疲惫,成功地撤回了关内。
沉重的城门轰然关闭,将追兵和漫天的喊杀声隔绝在外。
布芙转头看了一眼关外狼藉的战场,抹了把脸上的血污,眼神依旧冰冷,但那股求死的疯狂,似乎稍稍沉淀了一些。
她活着回来了,带着一身敌人的血,和一身新的伤痕。
左军师大为感慨,激动的手直抖,他历经沙场几十年,辅佐两代镇北侯,从未见过如此彪悍的一战,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打法!
以少敌多,身陷敌阵,虽全员负伤,但仅折了两成兵力,谁能做到?她布芙就做到了!
这是军事奇迹!
果然是“软的怕硬的, 硬的怕横的, 横的怕不要命的”;果然是“自己不想活了,对手就活不了”。
沈半山和谷地生都看傻了,仗还能这么打吗?这娘们也太彪了,想杀人就杀呗,自己命不要了吗?
西兀军气疯了,就好比,睡的正香呢,忽然有人扇了他一嘴巴子,被打懵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清醒了反应过来,穿上鞋想打回去,结果人家跑了。
大夏京都城,皇宫。
夜色深沉,御书房灯火通明。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像一记惊天炸雷,撕开了深夜的宁静,被严序颤抖着呈到御前。
永泰帝正在批阅奏章,烛火映着他略显疲惫却依旧清明的眉眼,他接过军报,只扫了一眼,脸色瞬间沉了下去,捏着军报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发白。
“混账!”
一声低沉的怒斥从牙缝里挤出,不是因为边关危急,而是因为军报上那句“元帅重伤,中毒昏迷”。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已是沉静如寒潭,唯有微微抽动的眼角泄露了内心的惊涛骇浪。
“来人!”
“宣程医正,即刻入宫!”皇帝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让他带上太医院最好的丹药,选两名得力太医,将手头所有事务移交副职,告诉他,朕命他星夜兼程,赶赴三门关!陆卿若有三长两短,他就不用回来了!”
内侍领命,几乎是跑着出去的。
皇帝站起身,在御案前快速踱了两步,随即站定,眼神已恢复帝王的清明与果决:
“速传: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即刻进宫议事!”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三位重臣便匆匆赶来,衣冠甚至有些凌乱,显然是从睡梦中被急召而来,脸上都带着凝重。
皇帝没有废话,直接将加急军报递给三人传阅,待他们看完,脸色也都变得极其难看。
兵部尚书率先开口,语气沉稳:
“陛下,西兀此次倾力来犯,陆元帅重伤,局势危殆。
臣建议,即刻从禁军、西林军,抽调三万精锐步骑,火速驰援三门关!
粮草军械,由两军先行支应,后续由中枢补足!”
户部尚书立刻接上,没有丝毫推诿:
“国库虽不充盈,但支撑北疆此战,绝无问题!
臣立刻核算钱粮,第一批饷银和粮草,三日内即可起运!
并下令北疆各州府,全力保障北焰军后勤,若有延误,严惩不贷!”
工部尚书拱手道:
“军械监库存的床弩、箭矢、火油,可立即装车运往北疆。
臣还会督促各匠作监,日夜赶工,优先供应北焰军!”
皇帝听着臣子们高效而务实的谏言,紧绷的脸色稍缓,走到巨大的疆域图前,手指点在三门关的位置,沉声道:
“诸卿所言,甚合朕意。就按此办理,要快!一切事宜,为北疆战事让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位重臣,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陆文铮,是朕的师弟,更是大夏的柱石!他在,北疆稳!如今他倒下,但北焰军不能乱!”
皇帝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近乎兄长对幼弟的偏袒与信任:
“忠勇伯布芙,她性子是野,办事是浑,但关键时刻,她比谁都靠得住!
传朕口谕:关防一切事宜,由布芙临机决断,全权指挥!若有阳奉阴违、不服号令者,布芙有权先斩后奏!”
这道旨意,等于将整个北疆的兵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一个年纪刚过二十,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女子手里。
兵部尚书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看到皇帝那毫无犹豫的眼神,又将话咽了回去,躬身道:
“臣,遵旨!”
皇帝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座浴血的雄关:
“告诉布芙,给朕放开手脚打!天塌下来,有朕给她顶着!也给朕传谕北焰军全体将士:
给朕狠狠地打!朝廷,是他们的后盾!要兵给兵,要粮给粮,要钱给钱!
朕,在京都等着他们凯旋!”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让三位重臣心神一震,齐齐躬身:
“臣等,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御书房内的灯火,亮了一夜。
一道道加盖玉玺的诏令,一道道调动兵马钱粮的文书,从这权力中枢飞速传出。
没有猜忌,没有掣肘,只有君臣一心,上下同力,倾尽家底,要稳住那道关乎国运的防线。
这一刻,大夏的朝廷,展现出了一个强大帝国在面临危机时,应有的效率和担当。
此时的三门关,小黑裹着一身寒气,护着累掉半条命的两个少年,终于踏进了元帅府。
那两个少年正是乌医老祖和他的药童。
这一路,走得惊心动魄。
一切源于西兀帝的羞愤和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