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赤地千里逢甘泽,良种济世获官声
太阳像个烧红的火球悬在头顶,连续二十天没下过一滴雨,县城周边的土地裂得能塞进手指,路边的野草枯成了灰褐色的一团,风一吹就簌簌掉渣。往日里能映出人影的稻田,如今只剩下干裂的土块和蔫黄的稻穗,几个老农蹲在田埂上,看着自家的庄稼,眉头拧成了疙瘩,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绝望——再不下雨,今年的收成怕是要颗粒无收了。
“唉,这日子没法过了!”村东头的王老汉用锄头戳了戳地里的土,锄头尖“当”的一声撞在硬土上,火星都溅了出来,“我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旱的天,这稻子才刚抽穗就枯了,下半年一家子吃什么啊!”
旁边的李大叔也叹了口气,眼神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不远处的合作社田地——那里竟是一片让人惊喜的翠绿!合作社种的当归、党参长得郁郁葱葱,叶片饱满,连旁边试种的几亩小麦都挺拔精神,麦穗沉甸甸的,和周围的枯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是这片焦土上开出的一朵希望之花。
“李大叔,你们合作社的地咋这么不一样啊?”王老汉惊讶地站起来,指着那片翠绿,“难道你们有啥秘方?也教教我们呗,不然这庄稼真的保不住了!”
李大叔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往合作社的方向走了两步:“哪有啥秘方,都是托苏姑娘的福!苏姑娘给我们的种子是用特殊法子培育的,耐旱得很,这二十天就浇过两次水,你看长得多好!我家那两亩小麦,比往年没旱的时候长得还壮实呢!”
这话一出,周围的老农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真有这么好的种子?苏姑娘在哪?我们也想试试!”“要是真能救庄稼,就算多花点钱我们也愿意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尘土飞扬中,几匹快马朝着合作社的方向奔来,为首的是县衙的差役,后面跟着一顶青色的轿子——是县尊亲自来了。
苏婉清和萧墨尘正在合作社的打谷场上整理种子,听到动静,连忙迎了上去。轿子落地,县尊撩开轿帘走下来,他穿着一身便服,却难掩身上的官气,只是此刻脸上满是焦急,刚下轿就直奔旁边的试验田,蹲下身仔细查看地里的小麦。
“这……这小麦竟长得这么好?”县尊的手指抚过饱满的麦穗,又摸了摸脚下干裂的土地,脸上满是震惊,“连续二十天无雨,普通庄稼都枯了,这片麦子怎么还这么精神?苏姑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县尊,”苏婉清上前一步,语气从容,“这片小麦种的是我合作社培育的耐旱种子,用特殊的灵泉水浸泡过,能锁住水分,增强根系的吸水能力,就算十天半月不浇水,也能正常生长,还能抵抗轻微的病虫害。之前我已经在合作社试种过两季,效果都很好,这次旱情,正好能让大家看看种子的效果。”
萧墨尘在一旁补充道:“县尊要是不信,可以看看旁边的普通麦田,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我们这种子不仅耐旱,产量还比普通种子高三成,之前给赵员外家送了些,他家的试验田也长得很好。”
县尊果然走到旁边的普通麦田,看着枯蔫的麦秆,又回头看了看合作社的翠绿,脸上的震惊变成了惊喜:“好!好啊!苏姑娘,你这种子可是救了百姓的命啊!要是能在全县推广,就算再旱,百姓们也能有收成了!”
周围的老农们听到这话,纷纷围了上来,对着苏婉清连连作揖:“苏姑娘,求您救救我们的庄稼吧!我们也想种您的耐旱种子!”“苏姑娘,多少钱一斤我们都买,只要能保住收成!”
苏婉清连忙扶起大家,笑着说:“大家别客气,我培育这种子就是为了帮大家应对天灾,不是为了赚钱。县尊要是同意推广,我愿意把合作社的种子拿出来,按成本价卖给大家,还会派伙计去各村指导种植,保证大家都能种好!”
“好!好!”县尊当即拍板,语气激动,“苏姑娘深明大义,本官代表全县百姓谢谢你!我现在就下告示,在全县推广你的耐旱种子,县衙会拿出银子补贴,让百姓们免费领取种子!另外,你的婉清药膳坊为百姓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本官决定,给你减免半年的税费,以后你运输药材走官路,免收过路费,采购原料也优先对接县城的商户,让你能更好地发展生意,为百姓多做实事!”
这话一出,不仅苏婉清惊喜,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欢呼起来:“县尊英明!苏姑娘好人有好报啊!”“这下我们有救了,再也不怕旱情了!”
李大叔激动地抓住苏婉清的手:“婉清姑娘,你真是我们的活菩萨啊!要不是你,我们今年真的要饿肚子了!”张婶也跟着说:“以后我们就跟着苏姑娘种药材、种耐旱庄稼,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苏婉清看着眼前欢呼的百姓,心里也满是温暖。她转头看向萧墨尘,两人相视一笑,眼神里满是默契——之前培育种子的辛苦、送种子给赵珩的谨慎,此刻都有了回报。萧墨尘悄悄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温热的力量,无声地传递着支持:“我就知道,你的种子一定能帮到大家。”
当天下午,县衙的告示就贴满了县城的大街小巷,上面写着“推广耐旱种子,免费发放,县衙补贴,苏婉清姑娘指导种植”,百姓们闻讯赶来,县衙门口排起了长队,拿到种子的百姓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苏姑娘”“活菩萨”。
婉清药膳坊的名声也因此传遍了全县,不仅药膳生意更火爆,连药皂、药茶的订单都多了不少。有几个邻县的商户听说了耐旱种子的事,还特意赶来县城,想从苏婉清这里购买种子,推广到自己的县里。
傍晚时分,苏婉清和萧墨尘坐在合作社的院子里,看着夕阳下的麦田,晚风拂过,麦穗轻轻摇晃,像是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没想到这种子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苏婉清靠在萧墨尘的肩上,语气里满是欣慰,“以后就算再遇到天灾,百姓们也不用怕了。”
萧墨尘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声音温柔:“这都是你的功劳,你总是想着百姓,老天也会眷顾你的。对了,陈武传来消息,太师的巡查使还没到县城,不过周贼最近在县城活动频繁,可能在密谋什么,我们还是要多加小心。”
“我知道,”苏婉清点点头,眼神变得坚定,“不过现在我们有县尊的支持,有百姓的信任,还有赵先生的帮助,就算巡查使来了,我们也能应对。以后我们不仅要把药膳坊开好,还要把耐旱种子推广到更多地方,帮助更多百姓,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夜色渐深,合作社的灯亮了起来,伙计们还在忙着整理种子,准备明天送到各村去。远处的村庄里,也传来了百姓们的欢声笑语,像是在庆祝这场“及时雨”般的希望。
苏婉清的耐旱种子,不仅在旱情中救了百姓的收成,更让她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和百姓的爱戴,为她的事业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而这份“济世利民”的名声,也像一道护身符,为后续应对太师的阴谋、对抗瘟疫的危机,埋下了最珍贵的民心根基——当百姓都站在她这边时,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