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崔大可被安排在食堂。尽管他心里有些疑问,但见刘照天终日忙碌,也就没多问。刘照天有意冷落他,食堂同事因他是客人,也不怎么让他干活。崔大可也乐得清闲,知道自己在这儿待不久。
刘照天清楚,人一闲下来就容易生事。他正等着崔大可犯错。
崔大可果然没让他失望。这几天,刘照天注意到他与一位四十多岁、打扮妖艳的女人走得特别近。那女人常来找崔大可聊天。
刘照天侧面打听后得知,这女人是厂里赵副厂长的妻子,但作风不正,曾被赵副厂长当场撞破。赵副厂长想离婚,她却一直拖着不办手续,每到发工资的日子就第一个来领走赵副厂长的工资。
刘照天不禁感慨,崔大可确实有女人缘,才来几天就能搭上这样的人物。
他意识到,这或许是留下崔大可的最佳机会。
从那天起,刘照天开始时不时与赵副厂长交流。因他有意迎合,赵副厂长对他好感渐增,接连几个晚上两人都一起小酌。
那天,刘照天故意把话题引到了婚姻上。
赵副厂长苦笑着摇头:“刘工,你大概也听说了我的事吧,一个男人活成这样,实在憋屈!”
“那天下午我回家取文件,正好撞见他们在一块儿,那男的连衣服都没穿就跑了。”
刘照天看着赵副厂长说完,猛灌了一口酒。
赵副厂长又缓缓说道:“我们本来感情就淡,我顺势提了离婚,谁知她直接摊牌——离婚可以,但我必须净身出户,每个月还要给她四十块生活费。”
听到这儿,刘照天不由得想起院里的贾张氏,虽然天南地北,这两人做事却如出一辙。
他示意赵副厂长继续。
“我这媳妇有点背景,打不得骂不过,离也离不了,只能硬扛。每个月的工资,还都被她直接领走。”
刘照天压低声音说:“我看她最近跟我带来的崔大可走得挺近。说句不该说的,你觉得他俩能不能成?”
赵副厂长一下子酒醒了一半:“刘工,别开玩笑了,谁摊上这么个媳妇谁倒霉,可别让她祸害你手下的人。”
刘照天却笑了:“谁祸害谁还不一定呢。你就不觉得奇怪?我们这趟来的都是技术员,怎么多了个厨子?还是个不会做菜的厨子。”
赵副厂长点头:“我们也纳闷,原以为是你们吃不惯这边伙食,后来听厨房的人说,他只会蒸馒头,别的啥也不会。”
“那……这是哪位领导的亲戚?还是来镀金的?”
“他?屁的背景!在厂里就喜欢用强,姑娘家顾名声没举报他。我这次出差久,放他在厂里不放心,才干脆带出来。”
赵副厂长叹道:“没人举报,确实拿他没办法,顶多调个岗位。”
他一脸感激:“刘工,既然这人不是好东西,那我坑他也放心。只要这次能解决我的麻烦,你就是我的恩人!以后有事你尽管开口,我拼了命也给你办到。”
刘照天摆摆手:“没这么严重。他俩要成了,咱们也算一起解决两个麻烦。到时候麻烦你把崔大可的档案调过来就行。”
赵副厂长又皱眉:“可他们还没到那一步吧?我们能怎么办?”
刘照天道:“你直接把崔大可乐意约到你家,就说你想给我送礼,但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他十有会答应。”
“接下来就看你的手段了。”说完这句话,刘照天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些卑鄙。
这件事刘照天没再插手,但第三天凌晨,他就收到了系统提示任务完成的消息。
刘照天知道事情已经办妥,便安心地睡了个回笼觉。等他到厂里时,已经听说了情况。
他没有去找赵副厂长打听,只是向身边的技术员问了问。
听说这事在厂区都传开了。一名技术员说:“赵副厂长也太狠了。”
“今天一大早,他叫人把家里的床直接抬到了家属院楼下……”
“崔大可和赵副厂长的媳妇在床上被冻醒的。当时围观的人据说都有四五百。”
刘照天听了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赵副厂长这一手真够绝的!
又有人插嘴说:“崔大可醒了还不认账,吵着闹着要见你。”
刘照天直接问:“现在崔大可在哪?”
“喏,正往我们这边过来呢。”有人回答。
刘照天果然看见崔大可朝自己走来。
一见刘照天,崔大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边哭边说:“刘主任,救救我吧!我不想留在这了,我想回京城。求您帮我说说好话,我知道您本事大,只有您能帮我了。”
刘照天一脸恨铁不成钢地说:“崔大可,你太让我失望了。我本来很看好你,特意把你安排进这次任务。你就这么报答我?睡人家媳妇?你怎么不去睡人家妈呢?”
“你先别哭了,说说对方要你怎么做,我再帮你想办法。”
崔大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赵副厂长说,要么我俩结婚,要么就把我送去派出所。”
“他说了有什么用?人家女方愿意和你结婚吗?”刘照天没好气地问。
崔大可回答:“我不知道她愿不愿意,但如果我不按赵副厂长说的做,他肯定会把我送进派出所的。”
这时,刘照天看见远处的赵副厂长朝他点了点头。
得到赵副厂长的示意,刘照天知道该自己上场了。
“崔大可,我现在也没什么办法,毕竟我在这儿人生地不熟。他们要想整你,办法多的是。”
“你自己选吧:要么在牢里待一辈子,要么就把人家娶了。你自己决定!”
说完,刘照天转身就走,没再理他。
到了晚上,就传来崔大可逃跑的消息。听说女方家已经报警,女方也指认崔大可迷晕并非礼了她。
三天后,传来崔大可被抓的消息,听说判了十八年。刘照天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没去打听抓捕细节,料想那过程一定十分曲折离奇。
崔大可的事告一段落,厂里的改造工作仍在稳步推进。刘照天他们来的第二十六天,改造后的生产线开始试运行。
钱厂长特意放了一挂鞭炮,说是讨个开门红的彩头。之后他亲手合上电闸。刘照天与钱厂长站在车间中央,听着机器轰鸣,看着工人有序忙碌,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这些天的辛苦没有白费。
观察一阵,见一切正常,他们走出车间,来到厂长办公室。
刚落座,钱厂长便感慨:“刘工,虽然今天才试运行,但看工人状态和机器运转,这次改造八成是成功了。”他神情恳切地说:“虽然谢了很多次,但还是要再说一次谢谢。”
“今晚我和厂领导请你们一行人吃饭,也算补上之前欠的接风宴。”
刘照天也很高兴:“没想到这么顺利,多亏钱厂长全力配合。”
钱厂长见他开心,便接着说:“互相配合罢了,只要厂子能更好,一切努力都值得。”忽然他神色严肃起来:“刘工,有没有考虑留下?你要愿意,我这厂长的位置让给你也行。”
他语气低沉:“我父母、亲戚几乎都为这厂子奉献半辈子,他们都盼着厂子越来越好。从我当厂长那天起,他们就把希望压在我身上。我每天殚精竭虑,睡不安稳,恨不得睁半只眼睡觉。”
“实在觉得累了,也想歇歇。你要来接任,我立刻退位让贤,回家带孩子,过过普通日子。”
听出他不是说笑,刘照天只好推辞:“我实在没法长留。我才结婚不久,这次出来媳妇就抱怨很多。”
“而且我的心愿是让更多厂子像包安钢铁厂一样,通过改造重现活力。”
钱厂长朗声笑道:“好吧,是我格局小了。希望你能早日实现理想。”
当晚,庆功宴兼接风宴如期举行。刘照天凑到赵副厂长身边,低声问:“你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赵副厂长点了点头:“我前妻那边的亲戚都来了,虽然觉得我做得过分,但最后还是没说什么就离开了,大概也不会想着报复。”
“他们把我前妻安置回了老家的小县城。唉,总算解脱了。”
“只是我心里还是有点过意不去,害得崔大可被判那么多年。”
刘照天听了,劝了几句:“他没冤枉到哪里去,反正也不是什么好人,区别不过是在这儿坐牢,还是回京城坐牢罢了。”
见赵副厂长依然愁容不展,刘照天知道劝也无用,只能靠他自己想通。随后便和大家一起吃饭喝酒。
不得不承认,草原人的酒量实在惊人。刘照天靠着自身特殊体质,也不过和众人喝了个平手。
他带来的技术员,没喝多久就倒在了桌底下。
喝得尽兴后,大家围成圈,载歌载舞。
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刘照天不禁想起前世听过的一句话: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只有一个民族喝多了爱吹牛,其余五十五个,喝多了都喜欢唱歌跳舞。
渐渐地,刘照天也喝多了,跟着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欢笑。
不知何时,他也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还在招待所房间里,只是宿醉后头痛得厉害。用凉水洗了把脸,才觉得好受些。
刘照天清楚,再过几天,只要新生产线运行稳定,他就该回去了。
这一周的试运行中,设备运转平稳,工人们也在积极适应新生产线带来的变化。
听说刘照天一行要离开,钱厂长特意托关系为他们弄来了卧铺票。大家实在不想再坐车颠簸回去,便婉拒了钱厂长派人开车相送的好意。
晚上,钱厂长亲自开车送他们到火车站,下车后紧紧拥抱了刘照天。
在他耳边低声说:“欢迎你下次再来,希望到时候还能给我们厂带来新的变化。”
刘照天点头,在心里默默回答:“一定会的。”
行李已通过邮局寄回北京,众人轻松上了车。
除了刘照天,同行的都是技术人员,一路上没人打牌,全在讨论设备该如何调整、优化,如何精准控制工况。
看着眼前这群专注的人,刘照天忽然明白:为什么中国缺席世界一百多年,却能在短短几十年里迎头赶上。
应该是他们没错,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奋斗,几十年后我们的华夏民族才能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火车缓缓驶入京城站。出发时一行十三人,归来时却只剩下十二个。
但谁也没有提起为何少了一人,归家的喜悦早已掩盖了所有无关紧要的小事。